#渭南身邊事#雙樓屈村——兒時記憶裡最深刻的故鄉之一(之六)

#渭南身邊事#雙樓屈村——兒時記憶裡最深刻的故鄉之一(之六)

(如今的雙樓屈村 2020年4月6日攝)

在我們家下放到農村這十五年裡,我和妹妹算是最幸福的人,因為我們三個一直都是在讀書階段。我姐上完初中後,也是因為我們家“富農”問題成份,最後也沒有被推薦上高中,初中畢業後也是早早的回到村裡參加生產隊勞動了。

在雙樓屈村學校讀小學這段求學時光,我的學習成績一直在班裡排名第一,語文數學幾乎每次考試都是100分。尤其是語文課,每當老師教新課時,班裡同學還沒有認全課文裡生字時,我就已經能夠把課文背過了。開始語文老師還不相信,通過幾次考核,最後才知道我比同班同學在這方面有特殊“能力”。因為我放學回家後,經常就會把老師還沒有教到的課文提前學習了,加之有不會的生字,我的母親就會教我,所以我比村上的同齡孩子多認識一些字。從那以後語文老師就把領讀課文的任務交給了我。

從我戴上紅領巾那一刻起,我從少先隊小隊長一路走上了少先隊大隊長。校長喜歡我,同學喜歡我,我也沒有給父母家人丟臉。學校舉辦活動,校長老師總讓我上臺發言。

在我讀小學時,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在學校校長和班主任的鼓勵下,我們學校的第一張“大字報”竟然出自於我這個小學四年級孩子之手。

那一天,學習組織我們四五年級學生步行8里路,去公社觀看電影《決裂》。看完電影后,學校讓我們每個人寫一篇觀影感。第二天,我們班主任帶著我去校長辦公室,校長給我說我們想讓你給我們學校寫一張“大字報”。

“大字報?什麼大字報,大字報的內容寫什麼呢?”那個時代那個年齡,我顯然對“大字報”似懂非懂,更不知這個所謂的“大字報”有何政治意義。

“主要就是揭露我們學校修正主義教育路線及其一些做法。比如只重視學生學習,而不重視學生體育課等等……”校長一臉嚴肅的告訴我。

最後在校長和班主任老師的“言傳身教”和“精心指導”下,我鋪開大白紙,拿起毛筆,照著提前寫好的稿子,完成了我們學校第一張“大字報”的書寫任務。至今我都清楚的記得那張“大字報”的標題和內容。標題為“向我校修正主義教育路線開火!”。“大字報”的內容是:我們學校只重視學生德智教育,卻不重視學生體育教育,學校既沒有乒乓球案子也沒有籃球架子。這和當時提倡的“德智體全面發展”方針是相悖逆的。我的第一張“大字報”貼出後,各個班級先後就有許多“大字報”出現,內容大體都差不多。後來,時間不久,我們學校就買了籃球,建立了簡易的籃球架子;又用磚頭水泥壘了兩個水泥的乒乓球桌案;我們總算有了正式的文體運動器材了。


#渭南身邊事#雙樓屈村——兒時記憶裡最深刻的故鄉之一(之六)

(如今村上的活動中心 2020年4月6日攝))


在我成年後,每每再去回想“大字報”這件事,一方面感到荒唐可笑,另一方面也能理解當時學校校長讓我這麼做肯定也是形勢所迫,不得已而為之。有時我將兒時的這段經歷講給我的同事時,他們就會善意的譏諷我“沒有看出來呀,原來你小子小時候還是造反派小將!”

兒時農村生活是艱苦的,但是同時我兒時在農村的讀書生活又是快樂有趣的。特殊年代特殊經歷,既給我幼小的心靈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也對我在整個人生的成長過程中對社會的認知判斷以及性格秉性、價值觀等產生了間接或者直接的影響。

縱觀整個人類社會發展歷史,沒有那一個家庭在歷史進程中沒有遇到困苦與艱難;沒有那一個人在其一生中沒有經歷過風風雨雨、坎坎坷坷。遇到的困苦與艱難越多,越能使一個家庭事後變得日益強大;經歷的風風雨雨、坎坎坷坷越多,越能讓一個人的性格變得堅強,也越能促使其早日成熟。所謂的“百鍊成鋼”“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便是如此。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面對我們困苦的人生經歷,面對我們挫折的人生歷程,我們沒有理由去抱怨社會,更沒有理由去抱怨我們所成長的家庭與環境;我們只有直面現實,挺起腰桿,咬緊牙關,執著向前,與我們的家人一起同舟共濟,共度難關,我們才能讓父母家人生活的更加健康更加幸福更加快樂。

我很羨慕出生於改革開放後的“80後”“90後”,還有當今的“00後”,他們是幸福的一代人,更是幸運的一代人。他們沒有他們的父輩所經歷的那個年代的生活體驗,他們甚至也難以理解從那個特殊年代裡走過來的人們。我希望他們有時間去了解一下那段歷史,去讀一些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作者撰寫的那個年代的一些真實的故事書籍。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那段歷史,我堅信對他們認知中國現代歷史,更好的健康成長一定是有益的。


#渭南身邊事#雙樓屈村——兒時記憶裡最深刻的故鄉之一(之六)


#渭南身邊事#雙樓屈村——兒時記憶裡最深刻的故鄉之一(之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