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價比凸顯 公募看好港股核心資產

今年以來,港股市場受衝擊幅度可謂不小,然而近一個時期以來,南向資金似乎對港股產生濃厚的興趣,港股自身也迎來一波反彈。對於香港市場,部分公募機構認為,未來港股機會大於風險,特別是該市場的估值性價比優勢值得關注,港股中的科技與消費核心資產值得重點關注。

南向資金持續流入

受疫情發酵影響,全球金融市場2月以來出現劇烈震盪,港股也受拖累出現調整。但是內地的南向資金正在持續加大對港股的配置,統計顯示,2020年2、3月,南向資金合計流入港股市場約2000億港元。自3月20日回升以來,恆生指數的反彈幅度接近10%。

對此,融通基金表示,南向資金持續流入,主要是因為從長期價值投資的角度來看,港股估值跟A股和美股比較,仍具有吸引力。雖然短期內全球風險偏好下行導致海外資金流出港股,但南向資金代表的中資機構普遍認為未來港股的機會大於風險。

國投瑞銀基金在二季度市場展望中指出,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隨著復工復產的逐步推進,中國經濟有望先於其它經濟體企穩,人民幣匯率也將有所支撐。預計港股市場企業的盈利預期將出現階段性改善,資金流出壓力將有所緩解。但海外疫情仍有不確定性,全球經濟承壓,未來還需關注海外疫情對國內經濟與政策的反向衝擊。考慮到港股具有“離岸”特徵,其受外圍風險釋放的影響仍將較為明顯。

招商基金在二季度策略中提示,港股投資需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美元指數的表現,港股指數表現與美元指數的反相關性極強(美元指數弱時港股指數表現強);其次,由於港股市場大量企業的收入主要來源於內地,與內地經濟的基本面走勢密切相關;第三,港股市場有大量來自海外的資金,受到國際資本流動的影響,在短期也需要密切關注全球市場的走勢和流動性情況。

港股成價值窪地

性價比突出,是當前投資機構對於港股市場幾乎一致的看法。

博時基金表示,恆生指數成分股2020年一致預期每股盈利(EPS)增速-6.18%、股息率3.99%;2021年EPS增速11.85%、股息率4.47%。2020年恆生指數成分股的市盈率約為10.54倍。對比歷史情況,當前估值處於歷史低位,且企業基本面邊際相對於一季度正在持續好轉。從基本面和估值的角度出發,該基金認為,港股市場環境、資金環境均存在積極因素,估值吸引力突出,是全球的價值窪地。

景順長城基金指出,目前從性價比角度看,更看好港股。該市場中無論成長股或是價值股,估值優勢都很明顯。大部分公司的估值還處在歷史中值附近,與A股和美股不同,港股的估值近幾年並未出現明顯提升,從港股市場獲取收益背後所承擔的風險不高,性價比較好,相關投資組合應該不會有較大的回撤壓力。

南方基金表示,港股2018-2019年已連續兩年在全球主要股市中漲幅相對較為落後。在目前低利率環境下,相比於其他主要股市,港股估值層面仍然處於底部區域。

融通基金分析,從基本面角度看,特別是從近期對上市公司的調研來看,很多公司業績並沒有像市場預期的那麼悲觀,目前市場對疫情所引發的影響已有較為充分的反映,同時風險偏好處於歷史底部區域。從估值水平、股息率等角度來看,港股處於低位,仍是價值窪地。

關注消費與科技

具體到投資領域而言,港股中的科技與消費是內地公募最看重的板塊。

博時基金認為:“消費和科技是港股最為優質的核心資產。”由於全球央行釋放了巨大的流動性,資金將會湧向這些核心資產。可關注的板塊包括必選消費;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可選消費;受疫情影響較小,甚至受益的在線(互聯網、遊戲、在線教育)、軟件、物業管理、醫藥;低估值且能提供穩定高股息的銀行、地產股等。

國投瑞銀基金表示,相關投資策略是挖掘成長性行業裡的龍頭企業,並長期持有,通過平衡成長性和估值之間的關係來把握整體市場的機會。在當前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全球資產波動較大的背景下,建議投資者主要從以下幾個角度去發掘投資機會:首先,分析哪些行業雖受到短期衝擊較大,但中長期仍有較好的成長性,尋找在危機中更能“抗寒”、行業恢復相對較快、可以鞏固市場份額或擁有更高市佔率的優秀行業龍頭公司;其次,發掘“危”中的“機”,判斷哪一個行業能夠從整個趨勢的改變裡受益以及受益的時間長度和空間大小;另外,與此同時,有些行業在短期內會受到比較大的衝擊,加上市場“防禦過度”,極低的估值已經反映了悲觀假設,若未來市場對經濟預期有所改善,這些行業的估值具有一定的擴張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