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愤怒的背后,是爱和信心的匮乏,家长一味指责会让孩子更受伤


对于孩子发脾气,各位家长是怎么看的呢?在大多数家长的眼里,孩子有脾气就意味着是“坏孩子”“不听话”的表现。但家长们认为的事实就是事实吗?有许多心理学家都研究过孩子为什么会发脾气,最终得到的结论就是——孩子愤怒是一种求救信号,因为孩子感受不到家庭对自己的爱,从而产生了愤怒。孩子的愤怒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恐惧,所以孩子发脾气更像是一种预警,在告诉家长们自己需要关注,需要家长们的爱和帮助。美国的心理学家就说过:孩子的怒气背后通常是可怕的经历。简单来说,孩子们的愤怒都是事出有因的,并不是无缘无故形成的。

孩子愤怒的背后,是爱和信心的匮乏,家长一味指责会让孩子更受伤

不知道大家之前观看过一档叫《育儿大师》的节目没有,有一期的孩子就是我们口中说的“暴躁孩子”在节目中,孩子也没有掩饰自己的脾气,对父母动不动就发火哭闹。一开始大家都对这个孩子的脾气感到不满,但随着节目的推移,大家猜知道孩子在三岁之前是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但爷爷奶奶并没有对他重视,始终处于“放养”的阶段,到现在家长们才知道,由于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失了父母们的陪伴,才造成了脾气暴躁的原因。

一、孩子的愤怒是一种求救信号

1.是缺少关心的一种求救信号。

许多家长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都会选择用“冷处理”的办法,让孩子单独待在一个地方,等脾气消散了再出来,其实这种解决办法对孩子是非常不利的,父母们并没有去关心孩子为什么会发脾气,缺少了应有的关心,就会让孩子成为一个“火药桶”,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从此一直恶性循环下去。

2.

是缺少爱的一种求救信号。

孩子们对家长发脾气,其实也是一种试探方法。试探家长对自己的爱,如果家长们置之不理的话,孩子们就会认为父母不“爱”自己,不重视自己。那么当下一次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忽略的时候,就会再一次发脾气,企图用这种方式重新夺回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从而让发脾气变得具有反复性。

孩子愤怒的背后,是爱和信心的匮乏,家长一味指责会让孩子更受伤

当我们知道孩子的愤怒是一种求救方式的时候,我们就不应该再对孩子进行冷处理的方式,从孩子愤怒的背后去了解他们内心的需求,尽早改掉孩子用发脾气去宣泄自己情绪的习惯。

二、孩子愤怒并不可怕,最怕的是亲子联结断裂

1.忽视愤怒会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

孩子出现愤怒是为了保护自己,那么当父母选择去忽略孩子愤怒的时候,父母这种忽略会让孩子误认为家长是不理解自己的,从而会诞生出一种不安全感,慢慢的随着这种不安全感的增多,孩子会逐渐关闭自己的内心,断绝和父母交心的通道,当孩子主动断绝这条路之后,父母也无法进入到孩子的内心,从而造成亲子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误会越来越深。

2.失去对父母的信任。

上面已经说到了,当孩子选择断绝和父母交心之后,随之而来的就会降低对父母的信任,信任是建立在交流的基础上的,当交流没有了,信任又从何而来呢?孩子对父母失去信任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变得更加不可控制,管教也变得难上加难。对孩子来说,失去对父母的信任,就像是内心世界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最亲近的人他们都不愿意去信任,那么自己的世界就容易被欺骗和伤害占满,孩子渐渐的会对周围的人和事都充满敌意。

孩子愤怒的背后,是爱和信心的匮乏,家长一味指责会让孩子更受伤

3.亲子链接断裂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脆弱和敏感。

孩子们一开始对世界的了解都是基于父母,当这种链接断裂之后,孩子们对世界的认知就会断裂,间接的造成情感上的缺失,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虽然外表看不出来,但他们的内心是“千疮百孔”的,别人的一句坏话,都有可能会成为情绪崩溃的开端。

孩子喜欢发脾气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同样的想要解决孩子乱发脾气的毛病,家长们也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治疗孩子的“伤痛”呢?

三、心理学家:“看见”是疗愈的开始

1.给孩子一个平静的环境。

父母们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经常都在说,孩子会模仿家长们的行为习惯,如果家长有着大喊大叫、随意发脾气的习惯,那么孩子也会在不经意之间模仿到家长们的行为,我们的脾气是和孩子的脾气息息相关的,所以家长在家里应该尽可能地去避免愤怒的宣泄,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孩子能够在这个环境之中思考、表达、犯错、探索。

孩子愤怒的背后,是爱和信心的匮乏,家长一味指责会让孩子更受伤

2.让孩子看见自己的愤怒,认识愤怒。

在孩子没有生气的时候,家长们可以问一下孩子“当你生气的时候,你会怎么办呢?”根据孩子对愤怒的认识,来做出应对。比如说孩子说当自己生气的时候要打人,家长们就应该指出打人是不正确的行为,并告诉孩子正确宣泄情绪的方法,和引导自己情绪的方法。或者可以用一些儿童读物,让孩子对愤怒有清楚的认识。

3. 让孩子尽可能地用说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大多数孩子在愤怒的时候都会选择用沉默的方式来对抗家长,所以家长们要做的应该是让孩子在发脾气之前,把导致自己愤怒的原因说出来。让孩子把自己的情绪通过语言表达出来,那么相对应的,家长更应该尽早开始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让孩子知道一些情绪的表达方式,比如说“我很不开心,我很难过……”

孩子愤怒的背后,是爱和信心的匮乏,家长一味指责会让孩子更受伤

情绪能够影响孩子整个成长过程,孩子们是否会被情绪影响,是否会因为情绪走向“弯路”,想要避免这些情绪带来的副作用,家长们的教导至关重要。

今日互动话题:你的孩子喜欢在家里发脾气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