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用名词术语(十八)

中医常用名词术语(十八)

五邪

五种病邪的合称。指“虚邪”、“实邪”、“贼邪”、“微邪”、“正邪”等五种。这是从五行生克关系来说明五脏受病的情况。凡病邪从生我 (母)的方面传来,称为“虚邪”;病从我生(子)的方面传来,称为“ 实邪”;病邪从克我的方面传来,称为“贼邪”;病邪从我克的方面传来,称为“微邪”;本脏受到同一属性的病邪侵犯而致病的,称为“正邪” (见《难经五十难》)。临床上,病邪的虚、实、微、贼等性质,主要 从临床表现的轻重而定,不应据此生搬硬套。指风、寒、湿、雾、伤食 等五种病邪(《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証》。指中风、伤暑、饮食劳 倦,伤寒,中湿(见《难经四十九难》:「有中风,有伤暑,有饮食劳倦,有伤寒、有中湿,此之谓五邪」)。

虚邪

致病邪气的通称。因邪气乘虚而侵入,故名。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五邪”之一。某脏发病,邪气从“母病 及子”传来的。

微邪

指邪气轻微,致病也轻浅。“五邪”之一。某脏发病,邪气从该脏“ 所胜”的方面传来的。

实邪

指邪气盛。“五邪”之一。某脏发病,邪气从“子盗母气”传来的。

奇邪

邪气的性质奇特,发病规律与一般不同。《素问.三部九候论》:「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与一般病邪的含义通,皆指不 正之气。

清邪

处于空间的雾露邪气。《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証》:「清邪居上,浊 邪居下」。

浊邪

多指湿浊之邪。《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証》:「清邪居上,浊邪居下 」。参见“湿浊”条。

客邪

泛指侵害人体的邪气,因邪气从外而来,故名。

合邪

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邪气结合侵犯人体,或从病症表现出其病因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邪气。如湿温、燥热,风寒湿等。

贼风

语出《灵枢贼风篇》等。指风邪。“虚邪贼风”的简称。泛指四时不正常的气候,因它们具有贼害的性质,会使人致病,所以名之为贼风。

阴邪

指六淫病邪中的寒,湿等邪气。因它们致病易伤阳气,阻滞气化活动, 故名。指侵犯阴经的邪气。

阳邪

指六淫病邪中的风、暑、燥、火等四种邪气,因它们致病多表现为阳热証候,易伤阴津,故名。指侵犯阳经的邪气。

邪害空窍

空窍,指耳「目、口、鼻等器官。病邪侵害这些器官所出现的病变,如风寒引起鼻流清涕,鼻塞不通;风热、火邪引起眼目红赤、耳病; 燥邪引起鼻咽干燥等。

外感

病因和病症分类,指感受六淫,疫疠之气等外邪。这些病邪或先侵犯人体皮毛肌肤,或从口鼻吸入,或同时受病,都是自外而入,故名。

新感

感受病邪后,很快发病的,称为新感。若内有伏邪,由新感触动而发病的,称为“新感引动伏邪”。新感与伏气的区别在于:新感温病,随感随发,初起有恶风畏寒表証;伏气初起即有内热症状。参见“伏气温病”条。

伏气

指病邪伏藏体内,经过相当时期而发病。郁热内发,最易伤阴。病变部位有深有浅,有发于少阳、阳明、少阴和厥阴等经的不同。邪郁越深,病情越重。发病时由里达表,病程常缠绵多变。参见“伏气温病”条。

病因,六淫之一。常与其他病邪结合而致病,如“风寒”“风热”、“风 湿”、“风燥”等。风为阳邪,发病症状每有游走性和多变性。《素问风 论》:「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 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病症。参见“内风”或“风气内动”。

风为百病之长

风邪是导致多种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六淫”中把风列于第一位。临床上风邪引起的疾病最为广泛,外感病中,风可以和多 种邪气相合,如风与寒相合就成风寒;与湿相合就成风湿;与热相合就成风热等等。指疾病变化过程中常会出现风的症状,如 眩晕、抽搐,肢体震颤,麻木等。《素问风论》:「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 」

外风

指外感风邪,参见“风”条。

内风

病变中出现动摇眩晕的一类病症,不属外感风邪。《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由火热炽盛而化,或血虚阴亏,气血逆乱而 生。多属病理良化过程中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眩晕、昏厥、抽搐、震颤、麻木、口眼喎斜等。参见“风气内动”。

微风

语出《素问调经论》。感受风邪而发病轻微者。临床表现为肌肉蠕动, 无脏腑气血的见症。

伤风

伤于风邪而发病,习称伤风感冒。临床表现有“风寒”或“风热”等不同类型。参见“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条。

六淫之一。寒属阴邪,易伤阳气而影响气血活动。人体阳气不足,卫气不 固密,就易受寒邪侵袭而病。较常见的如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骨节疼 痛或腹痛泄泻等症状。机能衰退的病症。参见“内寒”条。

外寒

指外感寒邪。由于寒邪侵袭肌肤,阳气不得宣通透泄,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和脉浮紧等症。指人体阳气虚弱,出现形寒畏冷或 容易感冒的病症。《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

内寒

指阳虚气弱,脏腑功能衰退,引起水液运化障碍,浊阴潴留的病症。《素问.调经论》:「阴盛则内寒。」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液调节,肾阳为 人体阳气之本,故内寒多因脾肾阳虚所致。临床表现为吐泻,腹痛,手足逆冷,冷汗自出(内寒患者的分泌物或排泄物大多清稀而冷,),脉沉迟 等。《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中寒

寒邪所中。平素阳气不足,突然遭到寒邪侵袭,出现四肢厥冷,六脉沉细或迟紧等症状。中焦虚寒,由于阳气不足,脾胃机能衰退,出现腹痛喜按,畏寒肢冷,口淡泛恶,食少便溏等症状。

夏季的主气,六淫之一。暑为阳邪,致病有季令的特点。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口渴、心烦、多汗、脉洪数等;暑邪又易耗气伤津,故常出现身体疲 倦,四肢乏力、口干等症。“长夏”多湿,暑邪每易夹湿,常出现胸部胀闷,恶心呕吐或泄泻等症。


中医常用名词术语(十八)

湿(湿气)

六淫之一。湿属阴邪,性质重浊而粘腻,它能阻滞气的活动,障碍脾的运化。临床表现:外感湿邪,常见体重腰酸,四肢困倦,关节肌肉疼痛,痛常限于一处不移;湿浊内阻肠胃,常见胃纳不佳、 胸闷不舒、小便不利、大便溏泄等症。运化功能障碍,水气停滞 的病症。参见“内湿”条。

外湿

指感受外界湿邪而言。如气候潮湿,久居湿地,或感受雾露之邪,或涉水 淋雨,或长期在水中作业等。湿是一种阴邪,性贸重浊而粘腻,最易阻碍 气的活动。临床表现为头重如裹,颈项酸痛,胸闷腰酸、四肢困倦、关节 疼痛等。

内湿

指体内水湿停滞而言。是由于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所生的病症。临床 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腹胀、小便少、面黄、下肢浮肿、舌质淡苔润、 脉濡缓等。

水气

指水液停留体内而产生的病症。多因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所致。《金匮要略》所说的水气,主要是指“水肿”。

湿毒

指湿气郁积日久成毒而言。湿毒积于肠而下注,可致“湿毒便血”,症见粪便有血水,或便血而色紫暗不鲜,但腹不痛;若湿毒下注,郁于肌肤, 则小腿部易生疮痈,称为“湿毒流注“,症见疮形平塌,根脚漫肿,包青或紫黑,溃破后脓水浸渍蔓延,久不收口。

湿浊

即湿气。因湿性重浊粘腻,每于病位停留滞着,阻碍轻清阳气的活动,故 名。

秽浊

污秽混浊之意。多用于形容“湿浊”或腐败污秽之气以及“山岚瘴气”等;也用于形容某些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或身体散发的特殊气味。

恶气

病邪。泛指六淫或疫疠之气等(见《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恶气不发,....」)病理性产物。如《灵枢.水胀篇》:「....癖而内着,恶气乃起,瘜肉乃生。」这里指的是因气血阻滞而产生瘀浊的一种病理性产 物。

浊邪害清

浊邪,指湿浊邪气;清,指轻清的阳气上通于头面的孔窍,如耳、目 、口、鼻等。湿为重浊的邪气,与热邪相结合,湿热蕴积而上蒸,轻清的阳气被阻遏,以致孔窍壅塞,出现神识昏蒙、耳聋、鼻塞等症状。

燥(燥气)

六淫之一。燥气易伤津液。临床表现为目赤、口鼻干燥、唇焦、干咳、胁痛、便秘等,其中証侯偏热的为“温燥”,偏寒的为“ 凉燥”。阴津亏损的病症。参见“内燥”条。

内燥

指体内阴津耗伤而出现干燥的症候,多因热病后期,或吐泻、出汗、出血过多,或用药不当等而引起。临床表现为骨蒸潮热、心烦、唇燥、舌干无津、皮肤干燥、指甲干枯等内热伤阴症状。

六淫之一。温热、暑热等均属火的病邪,其性质属阳,病症都表现为热性。《素问.五运行大论》:「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生命的动力,为阳气所化,属生理上的火。如“君火”、“相火”、“少火 ”等。病理变化过程中,机能亢进的表现。凡感受各种病邪,或七情内伤,五志过极,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化火,生理上的火过亢,也会转化为病理上的火。临床表现分实火,虚火两类。实火多因病邪亢盛,多见于急性热病,主要表现为高热、多汗、烦渴、燥狂、面目红赤、或咯血,衄血、舌红、苔黄燥、脉数有力等。虚火多因阴液亏损,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烦燥失眠,梦遗失精,五心烦热,两颧潮红,盗汗、咳嗽痰血、舌红绛苔少,脉细数或虚数等。

火邪

六淫病邪之一。泛指病变过程化火的表现。参见“火”条。

邪火

同生理的火相对而言,凡病因中的火邪,病变中产生的火热现象均属之。 参见“火”条。

郁火

泛指阳气被郁而出现脏腑内热的症状。通常指“木郁化火”。

火毒

(热毒) 指火热病邪郁结成毒。在各科病症中,尤以外科的一些疮疡肿 毒(包括化脓性炎症)的形成和发展,往往与火毒有关。如疔疮,丹毒,热疖等。指烫火伤感染。

温邪

多种热性病致病外因的总称。临床常见的几种温热病如春温、风温、暑温、伏暑、湿温、秋燥、冬温、温疫、温毒和瘟疟等的病因,均属温邪的范 围。

温热

病因,即“温邪”。有的以邪轻的为温,邪重的为热;逐渐感受的为温,急速侵袭的为热;发于冬春的为温,发于夏季的为热。实际上差别不大。病名,即温病。如《温热经纬》即以此作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分类名称。病因由于热而不挟湿的,称为“温热”,如风温、温燥等。湿热 合邪的,称为“湿热”,如暑湿,湿温等。

风寒

指风和寒相结合的病邪。临床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浮紧等。参见“风寒感冒”条。

风热

指风邪挟热。临床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口渴、舌边尖红苔微黄、脉浮 数,甚则见口燥,舌干,目赤、咽痛、衄血等。参见“风热感冒”条。

风湿

病因。指风和湿相结合的病邪。病名。即风湿所致的病,亦称“风湿症”。《伤寒论》:「风湿相博,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 ....」。参见“痹証”各条。

风寒湿

指风、寒、湿三种邪气的相合。痺証就是这三种邪气夹杂而致病的。《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病邪侵入肌肤、经 脉、关节等,阻碍气血运行,出现酸痛、麻木、肿胀、关节重着等症状;侵入内脏,可出现伛偻、心悸、气喘等内脏痹証。由于风、寒、湿各 种邪气的偏胜,临床症状也各有差别。参见“痺証”各条。

风燥

指风与燥两种邪气的相合,多感于秋燥时令。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恶寒无汗、鼻塞、唇燥、咽干、干咳、胸满、胁痛、皮肤干涩、舌苔白薄而 干、脉浮涩等。

寒湿

指湿浊内困肠胃、损伤脾阳、或患者平素脾肾阳虚而致水饮内停,均可出现畏寒肢冷、腹胀、大使稀塘,或天亮前泄泻,或浮肿等病症。病因。即寒与湿相合的病邪。致病则卫外的阳气不行,血流不畅,发生肌肤疼痛、关节挛痹等症。

暑热

病因,即暑邪。《素问.五运行大论》:「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外感暑邪的发热病症。参见“暑热症”条。

暑湿

即暑热挟湿。以胸脘痞闷、心顶、身热、舌苔黄腻为主証。如暑湿困阻中焦,则见壮热烦渴、汗多尿少、胸脘痞闷,身重困倦;如暑湿弥漫三焦, 则见咳嗽、身热面赤、胸脘痞闷、大便稀臭、小便短赤、甚或咯痰带血;如内蕴暑湿而外感风寒,则见头痛身热、恶寒无汗、身体拘急不舒,胸闷 心烦,舌苔白腻等。

燥热(燥火)

指感受燥气,损伤津液,以致化热化火。多见目赤,牙龈焮肿、 咽痛、耳鸣、或鼻衄、干咳,咯血等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