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何被称为酷刑发明家?一张纸被他玩出花,犯人根本顶不住

说起旧社会的酷刑,恐怕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老虎凳、辣椒水之类。这些酷刑残忍有余,创造力却稍显不足。

毕竟在刑罚领域从来都不缺乏创意和脑洞,比如说在中世纪的欧洲有一种酷刑,行刑方法是把几只老鼠放进铁皮桶中,然后把桶绑在受刑者的肚子上。

由于老鼠天生适应阴暗的环境,所以起初并不会有任何异常。但在这时行刑者会对桶底进行加热,当温度逐渐升高,桶内的老鼠会因为无法忍受而试图逃脱。

朱元璋为何被称为酷刑发明家?一张纸被他玩出花,犯人根本顶不住


善于打洞的老鼠最终会将受刑者开膛破肚,活活咬死。

在酷刑方面,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是一位创意大师。据传说由朱元璋发明的酷刑就有剥皮填草、抽肠、弹琵琶、梳洗之刑等。

这些刑罚只是听名字就让人不寒而栗,更不用说亲身体验了。

在朱元璋的众多发明之中,有一项刑罚看起来颇为文雅,刑具不过是几张纸而已。受到这种刑罚的人,浑身上下不会出一滴血,但是在发明后的百年间却从来没有听说有人能扛得过去,这是为什么呢?

朱元璋为何被称为酷刑发明家?一张纸被他玩出花,犯人根本顶不住


这种刑罚就是贴加官千万别被它貌似温柔的表象欺骗,从本质上来说,这种刑罚的残酷程度和上面提到的种种酷刑没有任何区别。

贴加官的操作方法是这样的:把受刑者紧紧捆在一张特制的大床上,具体场景可以参考古时候阉割手术的手术现场,大概就是那个样子。

在这时候,行刑人就要拿起一张事先备好的桑皮纸,“啪”地一声盖在受刑者脸上。

假如你非要问,如果受刑人这时候张开嘴巴把纸吹走怎么办?那我也不知道,可能要把受刑人的嘴巴给堵上吧。

如果你还要问,堵住嘴巴还有鼻孔,用鼻孔猛地呼气也能把纸吹走啊。那我就更不知道了,不过讲道理的话,应该不会再把鼻孔也给堵上,毕竟如果这么做了,那受刑人直接就给憋死了,接下来也就没有贴加官什么事情了。

所以说,最靠谱的猜测应该是靠行刑人的手法,那就是行刑人盖纸之前,要预先在口中含上一口烧刀子,在把纸盖上去之后立马将口中烈酒喷出。

朱元璋为何被称为酷刑发明家?一张纸被他玩出花,犯人根本顶不住


这套动作要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在受刑者反应过来的时候,脸上的桑皮纸已经被酒雾打湿,严丝合缝地服帖在受刑者脸上。

这时,受刑者会突然感到脸上一凉,口臭味和酒味一齐窜入鼻孔,呼吸有些困难,同时耳朵听到行刑人念叨着:一贴加你九品官,升官又发财。

朱元璋为何被称为酷刑发明家?一张纸被他玩出花,犯人根本顶不住

紧接着,行刑人会一边念念有词,一边重复之前的操作,一张张地把纸贴在受刑人脸上。随着桑皮纸越贴越多,受刑者将会彻底无法呼吸。在大多数情况下,贴到第五张纸的时候,受刑者就会因缺氧窒息而死了。

当然,如果执行贴加官的目的是为了逼供的话,受刑人只要蹬腿就算是招了,行刑提前终止;如若不招,那就贴死为止。

行刑完毕,将已有些发干的桑皮纸揭开,就能得到一张人脸模具,就像戏台上跳加官所戴面具一般,因此得名:“贴加官”。

朱元璋为何被称为酷刑发明家?一张纸被他玩出花,犯人根本顶不住

贴加官这种刑罚用纸来做刑具,看起来十分文明,但是据说在朱元璋把它发明出来之后的百余年里没有一个人能够承受得住,用在逼供上面无往而不利,十分好用。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恐怕和贴加官的受刑对象大有关系。

在明代,贴加官主要针对宫廷官吏或内侍实施,这些人往往都不具备坚定的意志力,很难抵抗住这种慢慢施加上来的痛苦。

在大脑缺氧接近死亡的时候,他们的心理防线很容易就会被击溃,自然也就有什么招什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