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子初踏醫林,張先生妙手回春治頭眩

雲夢山下的村落,依然靜謐安好,看不出時代的動盪飄搖,山雨欲來。

穀子初踏醫林,張先生妙手回春治頭眩

穀子家升起了村裡的第一縷炊煙,他早早地生火煮飯,給家人備了早餐。因為今天他開始跟診了,或許有機會跟先生出趟遠門,見見世面。

穀子是張先生最滿意的弟子,別看他年齡最小,卻是背書最刻苦,領悟最快的一個。張先生雖然是不動聲色,從不當面誇讚,但總給他“吃小灶”,一有機會就傳授他講義中沒有的醫理,一有問題總讓他試著回答,耳提面命,恩威並施,穀子如飢似渴的汲取醫學的甘露。

縱是十分喜愛穀子,先生卻一直不讓他侍診,讓他以兩年為期,學不完指定課程,不光不能跟診,還會讓他回家務農,穀子年齡見長如果不能學有所成,豈不是白白浪費了勞動力,還有銅板。

穀子初踏醫林,張先生妙手回春治頭眩

還有一層意思是,在學完《醫學三字經》、《藥性歌訣四百味》、《傷寒雜病論》《黃帝內經》、《醫宗金鑑》這些書目之前,醫理藥理都不通,即使跟診也會如墜五里霧中,照樣畫瓢都很困難。

如今兩年期滿,超額完成學業,穀子終於可以侍診在先生身旁,既興奮又激動。

求診於張先生的都是十里八村的鄉親,不到萬不得已,誰也不會花錢去看大夫,所以穀子在診室裡見到了許多奇奇怪怪的病人,大多病的不輕,他心生惻隱,更加堅定了學醫的信念,也更加信服敬佩先生的醫術。

穀子初踏醫林,張先生妙手回春治頭眩

第一次跟師出診

半晌時分,有一個青年男子急匆匆進了診室間,對先生再三輯手而拜,說家裡有急症病人,請了很多大夫也不見好轉,朋友力薦我請您去看看,願出三元診金。

先生並不為錢動,穀子家三輩為木匠,學費尚能出得幾個銅板,他的同學多是窮苦佃農,一家出幾鬥小麥,先生也並不嫌棄,鄉里鄉親也多用糧食來抵診金,二十年來先生以仁心仁術護佑了這方百姓。

三元診金當真是非常高了,先生見是急症也便應允,他看完診室內候診的老人,遣了尚能支撐的病人,叫上穀子隨這個男子登上村頭的一輛車。

“我姓吳,家住縣城,病人是家母,我簡單說一說我母親的病情。”在路上男子就迫不及待的開始問詢。

“您說,吳先生”張先生語氣溫潤。

“我的母親脾氣本來就暴躁,現在她年近半百,性情更加急躁易怒,自從入了秋之後,逐漸覺得氣往上攻,頭脹頭暈,自己感覺就像坐船一樣,動不動就會暈厥過去,不得不臥床不起,就這樣還經常覺得天旋地轉。”

老師不斷點頭,穀子也聽的入神。

“我們已經請了好多有名的大夫醫治,剛開始也能見一點效果,但總是反反覆覆,輕輕重重,發現每次用一點人參就能好一會,沒多久又開始暈頭轉向,後來人參不斷加量,加到每天服用五錢,我們家經營點小本生意也不夠這樣的無底洞啊,家財花銷大半了,若是見好也就值了,可不僅沒有好起來,反而更加危重了。”

“怎麼了,有什麼變化”先生插話問道。

“最近母親出現煩渴的情況,頭就像用刀劈一樣疼,飲食也大不如前了,而且還腹瀉嚴重,眼看著瘦下去了,身上一點力氣沒有,請的大夫都說無力迴天,我們都不指望了,甚至棺材都準備好了。可母親還沒有嚥氣,治療就不能斷,就在這時我十分信任的一位朋友力薦先生您,希望您能盡全力救治生母。”

“吳先生不必過於憂慮,生死有命,我先看看尊親再說。”

穀子初踏醫林,張先生妙手回春治頭眩

張師處方開藥

先生看過病人之後,說或許可以挽救餘地,吳家欣喜,疏方:代赭石、龍膽草、蘆薈、黃連、蜀漆、丹皮、赤芍、牡蠣、龍骨、五味子,特別囑咐病家在煮好的藥湯裡兌進去兩個豬膽囊膽汁。

穀子把這張方子像印章一樣刻在心裡,雖然兩年的學習知道每一味藥的功效,但從沒見哪張古方是如此配伍的,他腦子裡有無數的問號亟待先生抹去。

先生看出穀子的疑問,從坐上返回的汽車就開始給他講解。

“其實在來的路上我已經有大體的判斷了,病人喜歡發火,人在發怒時氣血會在頭上下不來,內經裡說,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這就叫‘厥巔疾’”

“哦,我知道,厥就是氣逆導致的,氣和血如果都逆行到頭的話就會眩暈。”

“沒錯,這個病人這個年齡段肝腎虧虛,上盛下虛,少陽膽經也有問題,膽經聯絡腦,肝膽火就會循經上攻頭,所以她頭疼的厲害。”

“那她為什麼會口渴的這麼厲害呢,還腹瀉?”

“肝為風,火得風,火更大,火盛津液虧竭,木氣承克脾土,所以會出現腹瀉的症狀。”

“哦,我明白了。那方子的立意是不是就是重鎮潛藏肝火呢?”

“沒錯,就是仿內經生鐵落重墜的原則,用了代赭石,代赭石也是一種鐵礦石,還有龍膽草、蘆薈、黃連來潛降陽氣,用蜀漆、丹皮、赤芍讓堆積在頭上的血周流起來,用牡蠣、龍骨、五味子來收斂神氣。”

“這些藥物我還是懂一些的,老師您為什麼要用豬膽汁這味藥呢?”

“病人少陽膽火太大了,估計把膽汁都耗竭了,所以她才吃飯沒有胃口,用膽汁給她補起來,也算是以形補形,以類相補吧。”

“哦,老師我懂個大概了,不過需要再理一理。”

“嗯,學醫就像蓋大樓一樣,基礎打牢之後才能往上累磚蓋瓦,以後你見識的多了,自然能遊刃有餘的處方開藥。”

穀子初踏醫林,張先生妙手回春治頭眩

十幾天後吳先生又來請先生給他母親複診,歡喜相告,他的母親吃第一劑的時候就感覺輕鬆很多,也不發熱了,也不覺得藥苦,連喝了十幾付,逐漸的吃飯有食慾了,也不拉肚子了,身上有力氣了,已經能下床活動,真是從鬼門關闖了過來,只是現在還覺得身輕不穩,活動時間長了就覺得疲勞。

先生怕之前的藥性太寒涼,所以把豬膽汁、蘆薈、龍膽草去掉,加了人參、當歸補養氣血,繼續調養了一段時間最終痊癒,吳家把先生視若上賓,又送錢財,又送匾額,都被先生回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