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解封”后,今天迎来首批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武汉“解封”后,今天迎来首批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初,全国大部分造血干细胞捐献和移植案例暂缓,影响最为严重的就是“封城”76天的武汉。刚刚,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传来:4月22日中午12时整,在吉林长春一家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当血红色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正经由细长导管,从两位捐献者体内缓缓流入收集袋,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造血干细胞采集正式开启。

雪峰和宇宁分别是中华骨髓库第9548、955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能够在同一天为武汉的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让两位男子汉都非常激动。他们也是武汉“解封”后的首批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封城”期间,武汉所有造血干细胞移植计划被迫叫停,亟需移植造血干细胞的重症血液病患者们在病情和疫情的双重生死线上苦苦挣扎。危急当前,武汉医护人员们殚精竭虑,用精良的医术和医者仁心,尽全力稳定血液病患者的病情,期盼着重获新生的机会。

这次在武汉结束“封城”后迎来重生希望的,分别是两位武汉受捐患者,其中还有一名7岁的男孩。在这惊心动魄的70多天里,两名患者熬过了无数艰难险阻,顽强地等待着最后一点希望……如今,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得知自己即将救助“解封”后的首例武汉白血病患者时,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雪峰说:“这是赶巧了,就算没有我,也会有别人救助他,但既然是冥冥中的那份缘选择了我们彼此,那我就会帮人帮到底。”

雪峰是一名80后,目前在吉林市一家综合性市场从事管理工作。为人豪爽大方的他,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仗义”。

他有一个7岁的儿子,他一直希望儿子也能够像他一样古道热肠、乐于助人。

回忆起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和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初衷时,雪峰坦言,他就是想通过参加这种公益事业来给自己儿子树立一个榜样,在儿子幼小而纯净的心灵中种下公益、责任、担当、助人的种子。

“我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那天正好是我儿子的生日,选择这个日子,就是想让他知道自己父亲做的这个事是有意义的,是能够真正帮助到别人的事。我不奢望我的儿子今后如何大富大贵,但我希望他首先能够做一个善良的、有爱心的、能够为别人解忧助困的人,他最起码得像他爸一样仗义啊!”雪峰笑着说,原本在这次捐献之前,儿子闹着要陪他一起去现场,但考虑到疫情风险,最终未能成行。

得知受捐者是一名小男孩时,雪峰沉默良久,他亲笔给这位患儿和家属写了一封信。

信中写道:“亲爱的孩子、素昧平生的家长朋友,孩子这次能够得到重生的希望,请不要过多的感谢我,首先要感谢你们全家自身的不离不弃,守望坚持;其次要感谢武汉的医院和医生们,是他们在疫情如此严重的危急时刻为孩子争取到了获得移植的机会;第三是要感谢中华骨髓库上上下下为这次捐献全力以赴的付出。”

雪峰希望这个不幸而又万幸的孩子和他的家庭在得到救助后,能够将这份爱延续传递下去。

今天的另一位捐献者宇宁出生于1994年,曾经是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在几年的从警生涯中,他把人民警察“铁肩担道义,全心为人民”的职责诠释得淋漓尽致,走上无偿献血之路并加入中华骨髓库也是他在从警期间的一份珍贵回忆。

“真的没想到,我会这么幸运地和一位武汉的患者匹配成功,我一定要救他,这是我的责任和使命。”这是宇宁无比坚定地真情表达。

从小酷爱体育锻炼的宇宁,因为追逐心中的梦想而选择成为一名健身教练,也收获了强健的体魄。

“我的身体很好,我有信心救他,能够挽救他人的生命使我感到无上光荣,我愿意做这件事,也希望有更多年轻的朋友能够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这件有功德、有意义的善举中来,挽救更多的病患。”。

宇宁的捐献之路并不平坦,直至入住采集医院之前,他的家人还没有完全支持,但矢志救人的宇宁一边耐心地向家人解释,一边毅然决然地投入到捐献救人的善举中。

“我可能是他唯一的希望了,我如果不救他,那不仅是对他不负责,对他的家庭不负责,也对不起在武汉那么严峻的形势下依然为他生命保驾护航的医生们以及夜以继日的中华骨髓库工作者。我不能这样言而无信,就算家人不同意,我也一定要捐献我的造血干细胞去挽救他。”宇宁坚定地说。

“借得大江千湖水,研为翰墨颂善德,您的大爱善举,重燃了我们对于生命的渴望,您的善举胜过雪中送炭、胜过冬日暖阳。”接受捐助患者的这段话,道出了对捐献者最真挚的感谢。

记者从中华骨髓库了解到,今天下午,待造血干细胞采集顺利完成后,工作人员将携带这两份带有捐献者体温的“生命火种”,第一时间飞赴武汉。预计这两份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有望在今晚或明天输注到两名武汉白血病患者体内。

图片来源:北晚新视觉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刘欢

编辑:匡峰

流程编辑:王梦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