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沧桑故事|从购物看社会的发展变迁

这几天大街上的商铺和饭店开始逐渐营业了,人间又有了烟火气。原先最为平常的景象,在这个特殊时刻竟然让人觉得特别亲切和别样祥和。商场也基本上正常开业了,往来进出的人物虽然戴着口罩,但时尚青年、大姐宝妈们等红尘男女们又开启了人间的正常生活。

生活需要重启,生活也需要买买买。

不说当前疫情,随便说说我家的沧桑故事,见证一下在浩淼无涯的历史长河中普通老百姓的悲欢离合,和那些并不如烟的往事。


我家的沧桑故事|从购物看社会的发展变迁

爷爷的故事

爷爷小的时候,就象歌词唱的那样,“一蓬衰草,几声蛐蛐儿叫,伴随他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儿冰糖葫芦就算过节”。爸爸经常给我讲起爷爷的故事,讲起旧社会那悲惨的生活。


爷爷出生在民国初年,那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天下兵荒马乱,民生凋敝。并不是很富裕的爷爷家还遭遇了土匪的洗劫,我的祖爷爷也在这场变故中得了大病,爷爷他们家基本上成了家徒四壁,七八口人,经常连饭都吃不饱。爷爷的青少年时期,基本是在缺衣少吃中度过的。后来常听爷爷讲,他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吃上一顿白面馍馍。


谈到购物,那基本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去一趟县城,先是挑上一担土产,然后再换回自家必须的日常用品。那时的中国,县城里才开始有了绑在电线杆子上的“话匣子”,爷爷和他的伙伴们在采购完几样必须的日用品后,经常蹲在话匣子下奇怪地琢磨半天,然后就在稀奇和质疑“人是怎么钻进里面”的困惑中完成这次采购经历。那时候,爷爷的最大的乐趣就是一年能够多进几次城,然后能蹲在电线杆子下听几次奇妙的“话匣子”。


我家的沧桑故事|从购物看社会的发展变迁

父亲的梦想

父亲出生在解放前,他的一生主要经历了建国前后、十年“文革”和改革开放。但他主要的经历和经常向我们讲起的还是他改革开放前的生活。

那时候,全国人民虽然已经翻身作了主人,但由于新生的共和国建国不久,再加上此后的三年自然灾害及“文革”等天灾人祸,生活在“人民公社”的人们还是经常吃不饱饭。

那时候,日常用品和一些其他货物不用专门进城去买了,在农村“供销合作社”就可以采购了。但由于在当时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社会物质资料和商品极不丰富,各种物品全部凭“票”供应,购买粮油肉蛋及副食品,需要“粮票”和“肉票”,购买布料缝制衣服(那时候农村人们的衣服鞋被几乎全都是自己缝制)需要“布票”。


有一年冬天,父亲赶着马车出省去山西拉煤(在我们老家,煤是冬天主要的取暖和日常生火做饭燃料,是老百姓生活生存的“战略”物资),走得人困马乏,虽然身上带了几块钱,想买一点东西充饥,但由于只带有“地方”粮票,没有“全国”粮票,结果只好饿着肚子走了一整天。那时候,父亲最大的购物梦想就是盼望商品能够自由流通,“‘有钱’能买上东西”。


我家的沧桑故事|从购物看社会的发展变迁

我的便利生活

到我“出场”的时候,已经是上世纪70年代。自认为还吃过苦的我和父辈及父辈的父辈比起来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了。当我上学及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我国社会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社会生活用品极大丰富,商品流通的革命形式——Supper Market(超市)正在继百货业之后以雨后春笋之势迅速在全国“漫延”。商店或超市里货品琳琅满目,人们日常所需及各种奢侈品应有尽有,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除极少数的地方保护之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商品实现了自由流通,老百姓也可以了自由迁徙,大学毕业生和农民工可以选择到自己喜欢的城市去打拼。人才、物流、资金流实现了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和配置。

时间走到二十一世纪的一零年代,在父辈时候,一些连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如PC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高清电视等,现在均已成为了老百姓尤其是城市家庭再普通不过的日常用品。这个时候,我家里用的物品有来自于本地商店的,有来自于朋友从国外代买或寄回的,有来自于国内外的免税商店的。我日常最频繁的购物行为就是每周到楼下的超市去采购一周的吃穿用度商品。电子商务的发展,人们足不出户,坐在家中就能购买到国内外的优质商品,实现了读中学时英语课本中描绘的在屏幕前轻轻一点,商品便展现在眼前并实现成交的梦想。


我家的沧桑故事|从购物看社会的发展变迁


下一代的梦想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社会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甚至是社会阶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新的行业、新职业不断涌现,与新技术、新经济相关的“数字”财富英雄大量产生。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新的技术正在进一步改变人们的生活。

下一阶段的购物梦想是什么呢?我想可能会是以下几种假设:人们坐在电视或电脑前,听着舒缓抒情的音乐,看着主持人亲切的、逼真的3D解说,通过传感器,物品可触可摸,色香味俱全,满意或选中的商品、服务就会在第一时间及时地由管家式的专门服务人员送达……人们坐在客厅中实现了“逛商场”的感受。——这一“梦想”或许来不及称之为“梦想”,就会被迅速实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