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陳氏太極拳圖說》——第四講:太極態與太極拳2

解讀《陳氏太極拳圖說》

——第四講:太極態與太極拳

太極拳名家 康偉 本刊記者 龔建新

龔建新:今天我們好像真正明白了你之前總說的“認知模型”是什麼意思了。如果我們套用上面這個例子,那就是說我們看到的這個一天一地的空間並沒有變,而由“無極狀態”到“太極狀態”,只是我們對這個空間狀態的認知產生了變化。

康偉:是這樣的,古人最初對這個自然空間的認知,就是天地之間的一個空間,一物皆無,隨著對自然世界的不斷感知,人們逐漸認識到這個空間不是一物皆無,而是在這裡面存在著我們上次說過的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諸多“妙有”,是那些“妙有”組成了這個空間,逐漸產生了“無中有有”的認識層面,從“一物皆無”到“無中有有”,人們對這個自然世界的認知深度產生了變化,對這個自然世界的存在狀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為了明確的區分這兩個階段的認知概念,人們就把最初“一物皆無”的認知概念叫做“無極”,而把之後“無中有有”的認知概念叫“太極”,那麼最初認為這個自然空間是以“一物皆無”的狀態存在的,這種狀態叫“無極狀態”,而後面認識到了這個空間其實是以“無中有有”的狀態存在的,這種存在狀態就叫“太極狀態”,人們的認知發展是從對“無極狀態”的認知階段逐漸產生了對“太極狀態”的認知,所以這樣一個認知的過程被描述的“無極生太極”或“太極者,無極而生”。

但無論人們的認知如何改變,這個自然世界的本體是沒有變的,只是人們的認識深度不同而已。即那個自然空間就是這些“妙有”組成的,這些“妙有”其實就是這個空間的存在狀態,就像我們上面說的分子和原子的關係一樣。

解讀《陳氏太極拳圖說》——第四講:太極態與太極拳2

所以人們又說“無極即太極,太極即無極”。其實在告訴我們那個自然世界的本質沒變,只是人們能認識到什麼層面,能感知到什麼狀態。“無極生太極”就是在無極的狀態下逐漸認識和感知到了“太極狀態”,是我們的古人對自然事物不斷認知過程描述而已。

而這個兩個狀態又用了兩個圖形把它們表示出來,就是前面講的“無極圖”和“太極圖”。所以“太極圖”那個圓圈裡面就有東西了,代表人們認識到了無中的“妙有”了,而這些“有”雖然各不相同,但無非都只是兩種性質。

所以圖中的一黑一白所表示的陰陽兩性就代表了所有“妙有”的存在,“太極”這個認知模型也就完整地呈現在人們面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