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都昌多寶沙山上曾經燈火通明.那神密的面紗!

馬良在駐防地老爺廟的西山繁衍生息。140多年後其後裔馬伯榮(生於1465年)、馬伯序(生於1478年)於明弘治年間,分別遷往柑園西舍和坂上東舍,兄弟倆的後裔合集成馬家堰村。

據說馬家堰的此次遷村也是迫於無奈。那時的西山也就是現今人們常說的沙山,有雷姓和馬姓兩個村莊,以山頭而分有“雷上馬下”之說。某夜,狂風大作,“過鳳”而襲,其實“過鳳”現在的解釋就是颱風引起的沙塵暴,一夜之間飛沙將雷姓村莊覆掩,馬姓村莊的良田和房屋被侵襲得幾無生存之便,只得遷徙至12裡外的現村址。1970年代興盛一時的老爺廟型砂廠,在江南最大的沙漠地的深處,淘挖出直徑達2尺的柱基磉墩,可推測馬姓村莊曾經在沙地上的人煙。馬家堰的祖先葬在老爺廟的山後,並存有墓碑,清明時節馬家堰村民還會銘記“祖宗墳墓必祭”的家訓前來祭掃。

明末清初,馬家堰因湖邊水運之捷繁盛一時,人稱“馬家街”。馬家堰村彼時男丁就有千餘人,正月初一在祖堂給上年出生的男丁上譜,某一年有99人,擇添上一個女嬰,“百子譜宴”熱鬧非凡。元宵節馬家堰人到20餘里外的傅橋馬家畈鬧龍燈,48面大鑼聲震林樾,700餘人的隊伍浩浩蕩蕩,疊了七層桌子戲獅,盛極一時。

據說這樣的村莊佈局來自一個“五馬破曹”的傳說。清代中期,馬家堰與曹家塘相鄰而居。某日,一風水先生經過曹家塘,向一正在石碓臼麥的婦人討口水喝,婦人忙得不耐煩地拒絕了,風水先生很氣惱,順路來到了馬家堰。村裡長者熱情地招待他小憩,風水先生感念馬家堰人的好客和厚德,又狹隘地生出一份“害人”之心,便面授機宜:馬家堰依“五墩拓村”,喻“五馬破曹”,必旺!“五馬破曹”是流傳民間的一個故事,說的是劉備和曹操爭奪漢中,關、張、趙、馬、黃五虎上將騎著戰馬大破曹營,京劇《定金山》演繹過此故事。曹家塘後來果真是“滅”村了,當然不是風水先生的秘笈所致,而是因為“瘟神”血吸蟲的作祟。

在馬家堰周邊,因“小蟲”而致“大滅”的村莊還有範壠張村。張村出了個張大路,元未在軍營為小吏。某年,張大路押戒軍糧順鄱陽湖水路入長江,他趁著亂世竟起了私心,將軍糧和軍餉“大路不走走小路”,偷運至故里。爾後用當朝的那種三角形的錢幣,在家鄉大興土木。張大路新建的宅院天井就佔了一畝二分地。張大路的墓穴與西山長伴,馬家堰當地至今還留傳一句俚語“張大路拋大網”,用來形容不切實際的好大喜功。據說範壠張村因病疫遷移至了現在的北山鄉亭下張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