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波”跑贏了“地震波”,新媒體小編要跑贏什麼?

北京時間6月17日晚10點55分左右,四川宜賓發生了6.0級地震。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利用電波比地震波傳播速度快的原理,在地震造成破壞前,通過廣播、電視、App等渠道,向用戶發出全自動秒級響應的地震預警警報,為避險爭取了寶貴時間,受到網友們的齊聲稱讚!

“電波”跑贏了“地震波”,新媒體小編要跑贏什麼?


“電波”跑贏了“地震波”,新媒體小編要跑贏什麼?


“電波”跑贏了“地震波”,新媒體小編要跑贏什麼?


“電波”跑贏了“地震波”,新媒體小編要跑贏什麼?

經歷了這件事,我們不禁為自己生活在融媒體時代感到慶幸。和2008年汶川地震不同,先進的技術讓地震逃生不再“聽天由命”。地震預警系統的聯動指揮、終端設備的及時響應、移動手機的極速傳播,使得預警和救援工作順利展開。要是放在傳統媒體時代,幾十秒的預警時間恐怕連消息都發不出去,更別提收到預警進行自救了。

“電波”跑贏了“地震波”,新媒體小編要跑贏什麼?


融媒體的發展助力地震預警工作取得了重要突破,那麼我們關於地震的報道是不是也要與時俱進、力求突破呢?融媒體環境下的報道形式有了更多選擇,比起簡單地陳述事實,媒體還可以圍繞下面2個方面進行策劃,為用戶提供更多價值。

一、普及相關知識,闢謠“偽科學”

舉個例子,網傳的很多地震預測法,如“磁鐵可以預報地震”“條狀雲帶是地震雲”等,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而對於真正的預警信號,多數居民反而事先不知情,這實際上削弱了它的真正預警作用。因此推廣正確的地震預警信號,一定會成為新媒體接下來的重要任務。

此外,對於聳人聽聞的謠言,比如這次的“成都地鐵停止運營”“8級餘震”“地震局大樓被震裂”等,主流媒體應該及時澄清並聯系相關部門及時刪除,安撫當地居民。


“電波”跑贏了“地震波”,新媒體小編要跑贏什麼?

“看蘇州”App的科普和闢謠專題

二、短視頻演示自救方式

預警給了當地居民幾秒到幾十秒的自救時間,但如果大家不知道這段時間應該幹些什麼,而是一味恐慌的話,預警也就變得沒有意義了。

媒體除了普及基本的地震自救知識外,還可以結合本次地震的案例,策劃系列短視頻或圖文,告訴用戶在不同時間內應該採取怎樣的自救方式。


“電波”跑贏了“地震波”,新媒體小編要跑贏什麼?


“電波”跑贏了“地震波”,新媒體小編要跑贏什麼?

“人民視頻”《12秒求生指南》

此外,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媒體也要主動協調政府和其他社會資源,將災害預警功能內置到電視、手機App中,推進打通災害預警的“最後一公里”。

更多有趣內容,敬請關注公眾號“hoge厚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