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縣本地人為什麼把“北眾村”叫做“約啥奮(音)”村?

一、引言:

襄汾縣永固鄉有個行政村名曰“北眾村”,但在襄汾人嘴裡卻變成了“約啥奮(音)”村,距北眾村稍遠處的人也有說成“約吒奮(音)”的,何也?因為該村歷史上曾長期使用“羊舍坊”這一村名。而“約啥奮(音)”是“羊舍坊”的方言發音,“約吒奮(音)”是變音。簡說如下。

二、簡說北眾村

北眾村,襄汾縣永固鄉的下轄村,耕地面積五千餘畝,主要農產品為小麥、玉米、棉花、蘆筍。村人在村南襄趙公路旁建有高大的青石牌樓一座,上刻“羊舌故里”四個大字;牌樓側旁立有一亭亦尤為顯眼,亭下有青石碑一塊,刻有“羊舌故里石牌樓捐款碑記:北眾村,又名羊舌坊,據大清太平縣誌記載,大明崇正六年建堡,為晉國大夫羊舌職三室之邑也。羊舌故里,究其史料可考,重現歷史文化淵源久矣。”等字。

個人認為,把“羊舌故里”說成“羊舌氏故里”更為妥當。

三、北眾村曾名羊舌坊,可從舊縣誌中知曉

道光版(1825)《太平縣誌》和光緒版(1882)《太平縣誌》都載有:“北眾,距縣二十五里,明崇正(志上如此,當為禎)六年築堡。昔羊舌職去而之三室之邑,疑即此地,故又稱羊舌坊。”說明清道光年時已名“北眾(村)”,“北眾(村)”的前名是“羊舌坊”了、且時人仍慣性的以“羊舌坊”指代“北眾(村)”,否則不會傳而至今。

四、“約啥奮”是“羊舌坊”三字的傳承方言音。下面逐字釋音羊、舌、坊:

1羊,現代漢語規範音yáng,當地方言一般音yáng和y-é,兩音同存並用。音yáng是學用普通話的結果,現普遍說用用,如說羊(yǎng)肉、羊(yáng)湯、羊(yáng)排、羊(yáng)奶、羊(yáng)毛、羊(yáng)皮等。音y-é是傳承音,如說山羊(y-ě)、綿羊(y-è)、奶羊(y-è)、羊(y-ě)肉、羊(y-é)毛、羊(y-é)皮等等。

現代漢語規範音為yang、方言中音y-e的字很多,例如揚(y-é或y-è)場、癢(y-ē)癢(y-ě)、仰(y-é)面、養(y-ē)活、鞋樣(y-è)等。

2舌,現代漢語規範音shé,當地方言音sh-iē已無shā音。但現代漢語規範音為she、當地方言中保留sha音的字很多,例如毒蛇(shá)、舍(shā)得、賒(sha)賬、社(shǎ)火等等。“舌”亦不當例外,舌的傳承古音(shā)或只保留在了說村名“羊舌坊”這一詞裡了。

3坊,現代漢語規範音為fāng,指里巷,多用於街巷名。坊,當地方言音fǎng和fèn,音fǎng是受官話影響的結果,如作坊(fǎng)、粉坊(fǎng)、磨坊(fǎng);音fèn是古音的傳承,現仍保留在用方言說某些村名時,如汾城鎮的南(nǎn)賈(zhā)坊(fèn)村、北(bèi)賈(zhǎ)坊(fěn)村。

現代漢語規範音為fang、方言中音fen的字很多,如紡(fēn)花、颳風(fen)、裂縫(fèn)、縫(fén)衣裳、蜜蜂(fěn)、瘋(fen)子等。坊,同屬此類。

綜上,“羊舌坊”三字的方言發音為“約啥奮”。

五、說羊舌姓(網上資料):

“羊舌”氏,是中國一個比較古老的姓氏,《百家姓》中無它,但它卻曾顯赫於春秋時期的晉國。

有據可查的“羊舌”氏最早見於春秋時期的晉國。史書記載,晉獻公(公元前660年)使太子申生伐東山赤狄,以羊舌突為軍尉,羊舌之姓由突始。突子羊舌職,曾偕晉國舊臣迎回晉文公重耳,後仕晉景公為大夫。羊舌職有四子(即羊舌赤、羊舌肸、羊舌鮒、羊舌虎)見記於《左傳》,時稱羊舌四族,為晉之強族,其中:羊舌赤,字伯華,銅鞮大夫,食邑銅鞮(今沁縣境);羊舌肸,字叔向,晉公族大夫,食邑楊國(今洪洞縣境),後代改姓楊;羊舌鮒,字叔魚,晉公族大夫,食邑平陽(今臨汾縣境);羊舌虎,字叔羆,晉公族大夫,食邑平陽(今臨汾縣境)。

羊舍氏,自春秋晉獻公時代起一直繁衍生息于山西晉南這片土地上。現知的以“羊舌”為名的村鎮有臨汾市堯都區羊舍村、曲沃縣史村鎮羊舌村、襄汾縣永固鄉北眾村(俗稱羊舍坊)、新絳縣泉掌鎮王守莊(俗稱羊舍村),皆根源於春秋晉國之“羊舍氏”。

六、結束語:

現在的行政村,有不少是因各種原因而變得與其傳統舊村名不一致了。但當地人們仍習慣地並樂意以傳統舊名(而且是傳統方言音)稱呼之,此種情況比比皆是。如當地人稱程公村(舊名程嬰村)為“蛇野村(音)”、稱張高村(舊名張公村)為“遮郭村(音)”就是例子。

“羊舌坊”何時改為北眾村,暫時無考。清康熙《太平縣誌》中記載的已是北眾村了,但今人仍是習慣地說作“約啥奮(村)”或“約吒奮(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