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咸豐帝下詔曾國藩辦團練

咸豐二年,在江西擔任主考官的曾國藩聽聞母親去世,回家丁憂守孝。與此同時,太平天國自永安突圍,奪桂林,下全州,攻長沙,嶽州,武漢。已經將戰火燒到湖南湖北境內,大有蔓延全國之勢。

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咸豐帝下詔曾國藩辦團練

咸豐帝先後派出的綠營大軍不但沒能將太平軍勢力絞殺於搖籃之內,反而連連損兵折將,畏太平軍如虎。面對不同於以往任何一支農民起義軍的太平天國部隊,清軍統帥之一的周天爵哀嘆道:“軍令死一隊長,則一隊全斬;又飲以藥水。其剽忽不及闖、獻,而深沉過之。綜觀所有大帥,無與敵者!嘻!莫非氣數也夫?”。周天爵哀嘆自己所部不是太平軍的敵手,從側面反映出太平軍軍事素質遠遠的超出了清朝政府正規軍隊,太平軍不是類似於李自成,張自忠一類的流寇部隊,而是軍紀嚴明,敢於攻堅打硬仗的強軍。清朝政府想依靠暮氣已深,腐朽不堪的綠營軍和八旗軍來對抗太平天國,勢必造成全局糜爛而不可收拾,太平天國衝破清軍的絞殺,一如燎原之勢席捲江南,是必然的趨勢。

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咸豐帝下詔曾國藩辦團練

咸豐帝顯然也已經意識到單純依靠政府軍來對付太平軍是不可能的,他必須再給決勝的天平上再增加砝碼,辦團練就是他意識中最有實效的一招。

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咸豐帝下詔曾國藩辦團練

清朝嘉慶皇帝在位的時候,正是依靠團練的政策成功鎮壓了白蓮教之亂。咸豐再次準備辦團練的想法,也是鑑於這一成功的歷史經驗。然而,辦團練真的還適用於眼下這平亂戰爭嗎?

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咸豐帝下詔曾國藩辦團練

時間已經進入了咸豐二年的冬季,這個時候,太平軍正在攻打武昌。咸豐帝首先給在籍兵部右侍郎曾國藩下達了命令,任命他協同巡撫辦理團練。並下達諭旨加以說明團練的重要性。

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咸豐帝下詔曾國藩辦團練

咸豐先是在奏摺上列舉了大清朝舉辦團練的優良傳統“嘉慶年間,川、楚教匪蔓延數載,嗣後行豎壁堅野之法,令民團練保衛,旋即蕩平。”這話同時也說明了咸豐所期望辦的團練,不過是守衛家鄉的民兵,能夠堅守家鄉,不致使家鄉被太平軍所侵襲。即全國各地處處都有團練,處處都有民兵,讓太平軍每到一地都無法輕鬆攻佔,無法獲取資源進行補充。為此咸豐特別說明道:“所有團練,亦不得遠行徵調“,點明瞭他希望辦的團練的樣子

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咸豐帝下詔曾國藩辦團練

咸豐的想法很美好,卻忽視了一個事實。以前辦團練之所以能夠成功鎮壓白蓮教,那是因為白蓮教為多股起義軍同時起兵,雖然同屬一個教下,卻並沒有一個統一的中心集團來發號施令,所奪城市,朝得而夕失,並沒有建立一個穩定的根據地,只是四處流竄。如同李自成張獻忠一般的流寇。在這種情況下,辦團練,實行豎壁堅野是狠招,自然摁住了起義軍的脖子,致其於死地。可如今時移勢異,太平軍卻並非流寇,而是有著統一的指揮與信仰,佔據了長江天險,劃地建國的強大軍事政治集團。咸豐想以昔日之靈藥來醫治現下的頑疾,未免顯得守株待兔了。

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咸豐帝下詔曾國藩辦團練

接到信的曾國藩,當即給咸豐回覆了一封奏摺,談了談他對辦團練的看法。曾國藩指出,現在要求他辦團練,最大的困難不在於練兵,而在錢財的募集。以往川楚教亂之所以能夠成功辦好團練,那是因為大部分資金都是由國家所出。現在向民間豪紳索取辦團費用,那些不瞭解的人反而心生狐疑不會答應,不但於事無補,更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混亂。說明了辦事困難的時候,曾國藩又表示現在太平軍氣焰囂張,隨時都會窺探湖南重地,建議“成立一個大團”。“曾國藩同時還指出,現在跟太平軍作戰的綠營軍“自軍興以來二年有餘,時日不為不久,糜餉部位不多,調集大兵不為不眾,而往往見賊逃潰,,未聞有與之鏖戰一場者;往往從後尾追,未聞有與之欄頭一戰者;其所用兵器,皆以大炮、鳥槍遠遠轟擊,未聞有短兵相接以槍靶與之交鋒者“,總結出了作戰部隊畏敵如虎,毫無戰鬥力可言的特點。

先是講明事體的困難,然後又表示自己要練一隻“大團”,以示決心。最後又對朝廷部隊表示了一番鄙視。曾氏這封信一環扣這一環,給咸豐造成了他曾國藩雖然知道辦團練很難,但是卻還勇於任事,公忠體國的印象。

咸豐也沒看出這封信的奧妙來,而是被曾國藩藉著文字混過去了。曾國藩的內心根本就不是想辦什麼團練,所謂的大團不過是曾國藩想重新建立新軍的婉轉說法。曾氏深知團練作用不大,然而皇帝面子卻不可不善加維護。所以藉著筆墨伎倆獲取了皇帝允許“辦大團”的建議。

這也是晚清辦團練有四十多個人,而唯獨曾國藩成氣候的原因。曾氏的戰略眼光,的確屬於天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