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書是最大的財富,讀書是最大的快樂

——全國“書香之家”家庭成員李君談讀書故事

藏書是最大的財富,讀書是最大的快樂

李君

【鶴壁新聞網訊-鶴報融媒體記者 李明英 文/圖】在多數人看來,裝飾房間時,少不了造型美觀的工藝品,而在全國“書香之家”李君家裡,大大小小的書架上擺放的各類書籍是最美的裝飾,整個家也充滿了書香之氣。

“一室圖書大自在,揮毫潑墨也風流。”李君說,藏書、讀書、寫作讓他與家人樂在其中。

書越堆越高,書櫃越買越多

今年67歲的李君是一名退休幹部,他的家庭被評為2016年全國“書香之家”。4月22日,他帶著記者參觀了他家的藏書。在書香瀰漫的氛圍裡,他講起了自己與書結緣的故事。

“我是窮人家的孩子,因為讀書改變了命運。這讓我認識到多讀書、讀好書才能實現人生價值。”李君說,即使在生活困難的時候,他也會攢錢來買書。

1972年中學畢業後,李君應徵入伍,因為酷愛讀書且有一定的知識儲備,他很快成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那個年代書稀缺得很,我參軍時專門找來《毛主席詩詞註釋》和《讀報手冊》兩本書帶到部隊看,還常常邊抄邊背。”李君說,從那時起,他鍛鍊了記性。他在部隊領的津貼大部分用來買書了,5年後,他帶著滿滿兩箱書復員回家。

長期閱讀,開闊了眼界,武裝了大腦,讓李君渾身透著書香氣。“剛上班時工資低,日子緊張,但我每個月還是會拿出5元錢買書。”李君說,他家的書越堆越高,書櫃越買越多,從書房到臥室,再到客廳,書櫃逐漸“佔領”了家的每個角落。

“藏書是最大的財富,讀書是最大的快樂。通過讀書,我不僅收穫了幸福的家庭,還在社會中贏得了尊重。”李君說。

通過讀書武裝自己的頭腦

遇到問題沉著、冷靜,說到做到,雷厲風行,這是朋友對李君的評價。李君表示,這得益於他從書籍中獲得的知識。

“年輕時,我看過一本關於一位歷史人物頗受非議的書,後來我又買了一本描述此人生平的書,發現其對社會也做出了不小的貢獻,於是我懂得看事情要全面,這樣才能通觀全局。”李君說,這段讀書經歷讓他以後閱讀書籍時開始注重心得體會。

把從書本中汲取的知識靈活運用到生活中是李君“武裝”自己的重要方法。1994年,李君被調到原淇縣澱粉糖廠工作。當時,廠子處於虧損停產狀態,員工的生存難題擺在李君面前。這個時候,他讀了《海爾中國造》這本書,他被書裡的先進理念所吸引。“當時我改變了思路,跑了全國好多地方招商引資,最後把廠子盤活。”李君說,廠子活了,員工從100人發展到500人,他也讓員工讀這本書,就是希望員工嚴把質量關,這樣才能長久生存下去。

李君說,經歷挫折時,他能從書中找到慰藉和力量。書對他來說,不僅能武裝自己的頭腦,也能影響身邊的人。

不同年齡段讀不同的書

“良好的家風和傳承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李君感慨,他的兩個女兒在上小學時就讀了近百本圖書,還背誦了不少古詩和散文。

“孩子小時,我不要求他們背太多,每天背一兩段就行。”李君說,他的兩個女兒上學時寫的作文經常被老師作為範文讀給同學們聽。走上工作崗位後,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和知識儲備更是讓孩子們在工作中出類拔萃。

當記者問不同年齡段的人如何挑選書籍時,李君建議,少兒應多讀唐詩宋詞、冰心散文集等;成年人應多讀哲學、名著、傳記等方面的書籍;老年人除了讀一些健康類書籍外,還可以讀一些勵志方面的書,比如《菸草大王》《知青歲月》等。“老年人多讀勵志的書是個不錯的選擇,俗話說人老心不老,有追求方能成事。比如《菸草大王》的作者70多歲才開始創業,還幹成了一番事業,這充分證明了老年人也能發揮餘熱為國家做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