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成因知多少

石油被稱為“工業血液”“黑色金子”,它與我們息息相關,它的應用在我們生產生活中無處不在。石油價值如此之大,瞭解它的成因是不是就能更好地利用它甚至人工合成石油呢?今天這期“油城軼事”我們就來說一說石油是怎麼形成的。

石油的形成原因至今還沒有完全統一,世界上先後提出了幾十種假設,而按照生成石油物質的不同,可以把這些假說歸納為兩大理論:一種是生物成油理論,另一種是非生物成油理論。

石油是由碳、氫和少量的氧、硫、氮等元素構成的一種複雜的有機化合物,因為它是有機物,所以多數科學家認為石油與古代生物有關。這個理論認為,在遠古時代,大量的古代動物和藻類有機物死亡後,構成其身體的有機物質不斷分解,與泥沙等物質混合組成沉積層。沉積層越積越厚、越埋越深,熱量和壓力不斷上升,有機物中的氧逐漸散失而碳和氫保留下來,形成了新的碳氫化合物,由於這些碳氫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輕,在其內部壓力下,它們向上滲透到附近的岩層中,直到它被困在蓋層岩石和粘土下,無法移動,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

與傳統的有機生成說相對立的非生物成油理論,有1876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提出的由地下深處金屬碳化物和下滲水相互作用形成的碳化說,有1889年俄國索柯洛夫認為的碳氫化合物宇宙固有的宇宙說等。特別是降落在土衛六上的探測器發現有甲烷的湖泊和海洋,沒有生命存在的土星卻有大規模烴類存在,為非生物成油理論提供了科學論證。

半個世紀以來,全世界都在石油成因是有機還是無機兩種學說之間徘徊,但無論是哪種理論,都普遍承認石油自然形成需要成百上千的歲月積累,所以現在石油對於人類發展來說,仍然是不可再生資源。石油產量的多少,取決於超深鑽井技術以及對地球內部的勘探程度,這就要求油氣勘探界必須發現更多的石油並不斷提高自身勘探和深採技術。

理論明方向,實踐出真知。石油成因到底如何,還需要更多的勘探實踐來驗證,只有兼收幷蓄,以開放的態度對待石油成因的爭論,才能達到“會當凌絕頂”的境界,才能不斷髮展找到真正的形成原因並加以利用。

(記者 魏安棟 衣笠瑋 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