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本是卖狗肉的,后成汉朝开国功臣,死后坟墓被当作红薯窖

樊哙,沛县人,汉高祖刘邦的老乡,西汉著名的开国功臣。樊哙早年是一位屠夫,主要业务便是杀狗和卖狗肉,而作为同乡,刘邦此人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喜欢结交朋友,他经常来到樊哙这里混吃混喝的,一来二去,两个人成了很要好的朋友。可以说,此时2人的友谊是最纯真的。

此人本是卖狗肉的,后成汉朝开国功臣,死后坟墓被当作红薯窖

刘邦娶了老婆吕雉后,便开始为樊哙的终身大事操心,毕竟是好朋友嘛。刘邦想来想去,发现有一位妹子非常适合樊哙,而此人正是吕太公的三女儿,吕雉的妹妹吕媭(吕须)。吕媭长得不能算得上美若天仙吧,但是也是很标致的那种,关键非常贤惠,配卖狗肉的樊哙绰绰有余。就这样,樊哙和刘邦成为连襟。

刘邦起义后,樊哙果断跟随刘邦,加入到反秦的大军中。樊哙不愧是屠夫出身,上阵杀敌异常勇猛,随着刘邦势力的不断强大,樊哙也成为刘邦的左膀右臂,多次挽救刘邦于困境之中。而刘邦也大方,不断加升樊哙的官职,让樊哙付出有所回报。

外人看来,反馈只不过是个莽夫,和张飞、李逵相似,实则不然,樊哙是一位眼光长远、极富谋虑的战将。刘邦攻入咸阳城后,立刻被秦宫的富丽堂皇和后宫佳丽所吸引,一时间恨不得住在这里,永远不要离开,刘邦不知道的是,此事已经引起了实力居上的项羽的不满。樊哙第一个站出来劝谏刘邦,尽快退至灞上(咸阳、西安的东边),切勿贪污眼前利益,葬送了汉军的大好前程(《史记》: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刘邦没有听樊哙的,幸亏张良也力劝,刘邦才赶快撤军。

此人本是卖狗肉的,后成汉朝开国功臣,死后坟墓被当作红薯窖

接下来刘邦为自己的行为差点搭上了小命,为了向项羽赔罪,保存实力,刘邦带着樊哙等人赶赴鸿门宴,项羽的士兵想刺杀刘邦,幸亏樊哙大义凛然,用盾牌保护刘邦,同时还大块吃肉,大口喝酒,以威猛的气势赢得了项羽的尊重,最终刘邦、樊哙等一行人全身而退,可以说这次樊哙立下了大功。

楚汉争霸期间,樊哙身先士卒,上阵杀敌,攻城掠地,为大汉朝的建立,立下了大功,汉朝建立后,樊哙被封为舞阳侯,官至大将军,左丞相,位极人臣。刘邦晚年,开始诛杀功臣,樊哙也差点被杀。原因很简单,吕后作为后宫,不断干预朝政,而吕后的妹夫又是樊哙,好事者在刘邦面前进谗言:樊哙可能会联合吕后发动政变,图谋不轨。疑心很重的刘邦直接让陈平、周勃杀死樊哙,幸亏2个人政治觉悟高,没有杀樊哙。

此人本是卖狗肉的,后成汉朝开国功臣,死后坟墓被当作红薯窖

公元前18 9年,樊哙病逝,终年53岁。樊哙死后,被葬在了其封地漯河市舞阳县的郭庄村,由于之前人们文物保护意识淡薄,建国后,郭庄村的村民有好几家在樊哙墓高大的墓冢上面开挖红薯窖,储存红薯,有的村民则在墓冢上取土用,使得曾经偌大的樊哙墓如今变得非常小。如今的樊哙墓已经成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