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吃飯怎麼辦?專家教你3招讓孩子主動愛上吃飯

吃飯和睡覺一樣,在育兒界是個世界性難題。

美國兒科營養學專家吉爾·卡斯特這樣說:挑食是全世界所有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

作為媽媽,我們常常費盡心思購買新鮮的食材,精心烹飪出美味可口的飯菜給孩子吃。沒有什麼比孩子大口大口吃飯更能讓我們欣慰了。

可是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孩子突然不好好吃飯了。他們飯前拼命吃零食,吃飯時卻又拿著食物把玩就是不往嘴裡送,甚至滿屋子跑來跑去,就是不願乖乖地坐在椅子上好好吃飯。

孩子不愛吃飯怎麼辦?專家教你3招讓孩子主動愛上吃飯

為了讓孩子乖乖吃飯,最後全家不得不一起總動員,當然最後的結果通常是孩子哭的稀里嘩啦的,父母呢不僅自己飯沒吃好還窩著滿腔怒火。

“吃”原本是孩子的一個基本需求,一種生活的享受。可現在很多家庭,飯桌卻成了孩子和家長的戰場。那導致這種現象出現:孩子不好好吃飯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美國著名兒科醫生、心理學家本傑明·斯巴克先生對這一問題闡述得非常清楚,他說,“為什麼有那麼多孩子吃不下東西?主要原因是喜歡催逼孩子吃飯的父母也不少”這句話把事情解釋得很清楚,孩子不喜歡吃飯的主要原因就是家長太在意孩子的吃飯,在這個問題上太強求了。孩子的正常食慾被當下物質和時間都比較充裕的大人好心地破壞了。

哪些原因會導致孩子不好好吃飯呢?

一、孩子身體不舒服

請原諒孩子偶爾的”沒胃口“,大人都有胃口差的時候,幹嘛一定要求我們的孩子每頓都大口大口吃飯?特別是現在這個乍暖還寒時刻,孩子特別容易生病,那直接導致的後果就是食慾變差。

另外有些父母給孩子濫用保健補品,也會增加孩子胃腸消化吸收的擔負,造成寶寶不愛吃飯。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父母片面追求高營養,肉、蛋、奶無節制地給孩子吃,也容易損傷胃腸引起消化不良,進而導致孩子吃飯沒有胃口。

二、飯前零食吃的太多

日常生活中常常有這種情況發生:孩子剛從學校回來,父母總認為孩子在學校裡沒有吃飽飯,茶几上堆滿了山一樣高的零食,都給孩子吃說是讓孩子墊一下肚子等待開飯。這樣讓孩子飯前零食不斷,會招致胃腸道蠕動和分泌紊亂。大多數孩子愛吃甜的糕點,然後喝很多的碳酸飲料,這些蛋糕、巧克力屬於高熱量甜食,會興奮孩子飽食中樞,抑制攝食中樞,這樣的話孩子就難有飢餓感,因此在吃飯的時候絲毫沒有進食的慾望。

孩子不愛吃飯怎麼辦?專家教你3招讓孩子主動愛上吃飯

三、吃飯氛圍緊張

飯桌上如果爸媽過多關注孩子進食,會使孩子發生逆反心理,進而以拒食作為提出條件的籌碼,爸媽應當對孩子放寬心,尤其是不要經常在飯桌上訓斥孩子,否則對於孩子來說吃飯就會變成一個沉重的負擔。

好多孩子離鄉外出拼搏時,都會留戀媽媽做的飯菜香味,懷念以前一家人開開心心圍在一起吃飯的溫馨時刻。可有些人的記憶中,飯桌上留給她的只是父母親嚴厲的教誨,比如著名主持人董卿接受採訪時曾說:我和父親在一起的時間就是飯桌上的時間,所以一到飯桌上他就開始嘮叨,你這個怎麼怎麼樣,那個怎麼怎麼樣。董卿說她經常是一邊哭一邊吃,那種感覺就像自己不是父母親生的孩子一樣。現實生活中我們好多人大概都感同身受吧。換作任何一個人想的大概都是快點結束吃飯,趕緊逃離飯桌。

孩子不愛吃飯怎麼辦?專家教你3招讓孩子主動愛上吃飯

其實讓孩子愛上吃飯,我們需要修正的是自己的思維模式,把心思用於幫助孩子,而不是改造和控制孩子上。比如發生下列情況時,父母的做法至關重要。

我們來看看有哪些讓孩子吃飯的錯誤情景和正確處理方法

情景一:媽媽把孩子抱上兒童餐桌上吃飯,孩子抓起勺子吃了兩口,就開始鬧著要下去。被媽媽批評教育了一番後,孩子雖然安靜了,但拿著勺子撥弄飯食,就是不往嘴巴里送。

家長錯誤做法:媽媽一看孩子這樣,就開始大聲訓斥教育孩子,一吼孩子,孩子就哭起來,更是不願意好好吃飯了。

英國曾經有一項研究,他們的研究對象為一群1歲6個月至2歲6個月的寶寶,研究者一直追蹤到小朋友5歲。這群寶寶被分為兩種餵養方式:一種是小朋友從自己吃飯起,就坐在兒童餐桌上吃飯;另一種是小朋友坐在家裡的一般椅子上吃飯。多年後,研究者發現,第一種小朋友在成長中出現厭食的概率會更高。


孩子不愛吃飯怎麼辦?專家教你3招讓孩子主動愛上吃飯

為什麼?與專注力有關。幼兒說經常提到,寶寶年齡越小,專注力時間長度越短,2,3歲寶寶的專注力也就7-9分鐘左右。當年幼的寶寶坐在兒童餐桌上,每一次專注力超過了這個時間長度之後,寶寶就可能會動來動去,不想吃,而是想從兒童餐桌上下來。當他們一次又一次地被強暴制待在上面,一定會影響他們對食物的興趣。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對兒童餐桌和飯食反感和厭倦,當這種不愉快的經歷累積成為陰影后,孩子厭食的概率就提高了。

正確做法:作為媽媽首先應該先聽聽孩子的心聲,弄明白孩子為什麼不想繼續吃飯,是因為孩子討厭坐兒童餐椅,還是飯菜不符合孩子的胃口,又或者孩子僅僅只是單純的不餓,然後找出問題,對症下藥。

情景二:

爸爸:你吃不吃?你不吃我今天揍你!

寶寶:不吃!就是不吃!

爸爸:啪啪 ……

寶寶放聲大哭。

家長錯誤做法:父母用武力手段逼迫孩子的吃飯,是十分錯誤的行為。因為暴力只會製造問題不能解決問題。

斯巴克先生認為,“每個兒童生來就有一套自行調節進食數量和種類,滿足正常生長髮育需要的精妙的生理機制”。也就是說孩子自己最清楚自己想吃什麼,該吃多少。大人不要管,他就能正常發展自己的飲食功能;而家長在這方面如果經常干涉孩子,事情就會變糟。

兒童有一種被逼急了就要反抗的本能。吃什麼要是吃得不高興,下次見了就討厭,所以催逼兒童吃飯是無益的,用武力手段解決只會進一步敗壞食慾。

正確做法:父母準備好適合的品種齊全的飯菜,給孩子自主選擇吃或不吃,或吃多少。

情景三:

媽媽:寶寶你把飯吃完了,媽媽給你買棒棒糖吃。

寶寶:只有棒棒糖不行,還要給我買薯片!

家長錯誤做法:大人用物質條件引誘孩子進食,剛開始還好,久而久之,以上的場景一再上演,吃飯不再是吃飯,它脫離了吃飯的本質,變成了任務或者工具甚至武器。當飯桌變成了權力鬥爭的戰場,關於管理權與自主權的鬥爭,一方壓迫,一方反抗。或者變成了談條件的談判桌,又或者變成了取悅表演的舞臺。那我們的孩子還怎麼去好好的吃個飯呢?

孩子不愛吃飯怎麼辦?專家教你3招讓孩子主動愛上吃飯

正確做法:家長不以吃飯為藉口,答應孩子的無理要求,但是可以不定期給予孩子獎勵。而不是把吃飯作為交換條件。父母堅持提供多樣化的食物給孩子,不強迫孩子,如孩子不喜歡喝牛奶。沒關係。只要孩子願意喝豆漿、喝酸奶就行。

總之不要用孩子喜歡吃的食物作為獎勵,讓他去吃飯。這會強化“喜歡”和“討厭”的概念,並讓他們更加討厭吃飯。孩子做的好,父母可適當的表揚一下,給予孩子積極的肯定。

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曾提出過一個正強化理論:當人們某種行為,從他人那裡得到愉快的結果時,這種結果會反過來,成為推進人們重複此種行為的力量。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孩子吃飯,父母積極地給與讚揚和肯定,那麼孩子在心裡就會播下積極的種子,這種正面能量會在內心生根發芽,成為更好的自己。

那麼怎樣增加孩子食慾,讓孩子愛上吃飯?

其實是有一些小技巧的,我通過結合大量的閱讀資料給大家總結了一下,寶媽們可以看看有沒有適合自己的方式:

一、加強運動增強孩子體質。

孩子的精力是非常充沛的,央視曾經報道過,無論是耐力還是恢復能力,孩子都是成人的好幾倍,甚至堪比專業運動員。所以父母一定要讓孩子積極的進行體育鍛煉或開展戶外活動,一方面孩子有這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鍛鍊孩子的身體,身體強壯生病自然就少了,而隨著孩子活動量的增加,對飯的需求量也會越來越大,何樂而不為呢?

孩子不愛吃飯怎麼辦?專家教你3招讓孩子主動愛上吃飯

二、培養良好的就餐習慣。

我們都知道,宇宙萬物都有律,按照規律去做就會事半功倍,否則就會適得其反。人生命的發展也是有規律的。早在一百年前, 蒙特梭利就提出每個人一出生就有與生俱來的生命潛能和在愛與自由的環境裡發展的能力。人會餓的,吃了飯,這種需要就得到了滿足;冷了,穿上衣服就保暖了,身體就舒服了。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一段時間沒有胃口,不是他不聽話,除非孩子是生病了,否則不要過分擔心。我們每個人的胃口大小不同,主要的是確保孩子有足夠的營養。父母在給孩子預備食物時要參照食物金字塔的比例。

孩子不愛吃飯怎麼辦?專家教你3招讓孩子主動愛上吃飯

孩子三歲以後,父母可以帶上孩子一起去商店去購買烹飪所需要的食材,一起坐下來定下月或下一週的菜單。讓孩子在他的食物金字塔裡按比例選各類的食物。這樣孩子自己選擇的,通常會喜歡吃的比較起勁。

另外,給孩子盛飯時一定要注意不要給孩子太多食物。給孩子剛好的,他能吃完的飯量。因為有的人飯量大,有的人飯量小。吃飽了,就是再好的佳餚也不想吃了。

我們大部分人認為孩子一天應該至少吃三頓正餐,兩餐之間的空當還要享受紮實的點心。而在正餐與點心之外,我們的孩子也在吃個不停:這邊給孩子喝了一杯牛奶,那邊給孩子吃一塊餅乾,或許基於“健康”的考慮再給孩子來一杯水果汁。

很久以前,父母教導孩子“正餐之間不要吃東西”,那個年代已經過去了。在一份最近的美國研究中,研究員比較了兩萬八千位兒童的飲食習慣,結果在研究員含蓄地稱為“飲食活動”之間的空當,平均縮短一小時,也就是說,最近幾十年來,孩子“沒在進食”的時間在銳減。

吃的前提是“餓了”,如果孩子在吃飯前已經通過各種各樣的零食水果獲得了飽足感,“吃飯“自然就失去了吸引力。所以不是孩子沒有好好吃飯,而是孩子很大一部分時間都在不停地吃,只是很多時候吃的不是父母所期待的而已。

三、營造舒適的就餐環境

古語道,民以食為天。作父母的都特別重視孩子的飲食,因為飲食直接影響孩子的身體和大腦的發育。做媽媽的總是絞盡腦汁就是希望能讓孩子多吃一口。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媽媽一手端著碗,一手拿著勺追著孩子餵飯。有的甚至因孩子不好好吃飯而打罵孩子。家長們個個“不擇手段”只是想讓自己的孩子多吃一口。本來吃是人的一個基本需要,一種享受。可如今很多家庭,飯桌成了孩子和家長的戰場。

孩子不愛吃飯怎麼辦?專家教你3招讓孩子主動愛上吃飯

飯桌不是戰場,人天然能夠從吃當中獲得愉悅、快樂和滿足。一個好的就餐環境,應該是其樂融融的, 圍繞著“吃飯“這一個主題。

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曾提出過一個正強化理論:當人們某種行為,從他人那裡得到愉快的結果時,這種結果會反過來,成為推進人們重複此種行為的力量。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孩子吃了好多飯,父母及時地給與讚揚和肯定,那麼在孩子心裡就會播下積極的種子,這種正面能量會在孩子內心生根發芽,讓他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四、尊重孩子的飢餓本能

對於不愛吃飯的寶寶,很多專家都會告訴你,養成規律的飲食習慣,均衡飲食才是治本之道。對於這些冠冕堂皇的措辭,一言蔽之“讓寶寶餓著”。

那要不要“餓他兩天”?我個人覺得可以餓,但出發點不是“餓他兩天他就乖了”。“餓他兩天”往往更多是基於發洩家長心中的憤怒和挫敗感。

孩子不愛吃飯怎麼辦?專家教你3招讓孩子主動愛上吃飯

飢餓,原本是人類的本能,有了飢餓感,大腦就會指揮嘴巴去吃東西。但糟糕的是,由於父母錯誤的餵養方式,和如今太優越的物質條件,讓孩子幾乎喪失了飢餓的本能。孩子也不會因為飢餓而恐慌,所以,飢餓對於孩子的威懾力也已經大大下降。

比較合理的基於“餓”的懲罰應該是:因為你在該吃飯補充能量的時間沒有好好吃飯,我們的理解是你不餓,你已經飽了。既然你已經飽了,那麼到下一次飯點之前,除了白開水,我們不提供任何食物供應。

結語:

斯巴克先生認為,“每個兒童生來就有一套自行調節進食數量和種類,滿足正常生長髮育需要的精妙的生理機制”。也就是說孩子自己最清楚自己想吃什麼,該吃多少。

所以,如果寶寶不愛吃飯。記住,千萬不要逼迫,作為家長的工作就是在恰當的時間提供有營養的合適的食物,而由孩子自己決定,他要吃什麼,他想吃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