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心是一種智慧,逍遙心是一種福分!

真正的自在和逍遙,並不是所有慾望的滿足,同時也不是遙不可及的,而是能在我們有限的人生裡,在各種各樣的桎梏和不足中,得以實現。

正如南華真人莊子筆下的野雉,它真正的逍遙自在,不是養尊處優反而是在山野之中。正是這種平凡的快樂才是智慧,才是真正的福氣。

道家思想很注重人心靈的自由馳騁,強調逍遙自在,身心的自由最可貴 ,才是做人境界的極致。在《莊子·人間世》中有:“瞻彼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謂坐馳。”通過這句話,南華真人莊子告訴我們,一個人人身的自由算不上自由,只有精神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只要精神自由了,就能獲得心靈的解脫,獲得生命的超越,如自在飛花一般,逍遙浮游於人生天地間,達到自由的大境界。這也就是《莊子》書中開宗明義的“逍遙遊”所描述的境界。

如何實現真正的逍遙,南華真人莊子用了一個很動感的詞來表達精神自由——坐馳。怎樣才能坐馳呢?坐在那裡,身子不動,心靈在宇宙之間自由飛翔馳騁。如果能夠保持心靈的自由飛翔,那在人間就獲得了真正的精神自在。

平凡心是一種智慧,逍遙心是一種福分!

《莊子·養生主》中還講了另一個故事,生動地向我們展示了這一道理。戴晉生是個很有才學的人,魏王聽說後,便把他請到王宮中面談。談話間,魏王見他氣度不凡,是經國濟世之才,於是要留戴晉生在宮中做官,賜給優厚的俸祿。

戴晉生卻拒絕了,他說:“您見過那沼澤荒地中的野雞嗎?它沒有人用現成的食物餵養,全靠自己辛勤覓食,總要走好幾步才能啄到一口食,常常是用整天的勞動才能吃飽肚子。可是,它的羽毛卻長得十分豐滿,光澤閃亮,能和天上的日月相輝映;它奮翅飛翔,引吭長鳴,那叫聲瀰漫整個荒野和山陵。您說,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野雞能按自己的意志自由自在地生活,它不停地活動,無拘無束地來往於廣闊的天地之中。現在如果把它捉回家,餵養在糧倉裡,使它不費力氣就能吃得飽飽的,它必然會失去原來的朝氣與活力,羽毛會失去原有的光潤,精神衰退,垂頭喪氣,叫聲也不雄壯了。您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嗎?是不是餵給它的食物不好呢?當然不是。只是因為它失去了往日的自由。禁錮了它的志趣,它怎麼會有生氣呢!”

在南華真人莊子的眼中,野雞為了生存,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一天到晚四處找食。雖然如此,但它覺得很快樂,因為野雞沒被關在籠子裡。而那些被關在籠子裡的動物,雖然不必四處覓食,可它們失掉了原本平凡自在的快樂,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其實平凡自在是珍貴的,一旦失去了就再也無法挽回,這也是道家給我們的一個做人智慧的啟發。

可見,無論如何,一個人都要有自由精神,否則,就只能拾人牙慧,成為別人的精神附庸,永遠活不出真實的自己,又何談自由自在。而沒有自由的心靈,就如籠中的小鳥;沒有自由的心靈,就不會有獨立的品格,花落泥沼,人生也就談不上逍遙自在了。

平凡心是一種智慧,逍遙心是一種福分!

人生能如自在飛花般逍遙悠遊,這是比任何物質的享受都要珍貴的,野雞尚且如此,更不用說人了。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對自在逍遙的真正內涵有著或多或少的誤解,比如對於一個身陷囹圄的人來說,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就是自在就是逍遙;對於一個疾病纏身的人來說,擁有健康就是自在就是逍遙;對於一個為高考埋頭苦讀的學生來說,自在逍遙的生活就是不再有考試;對於一個要養家餬口的人來說,有錢就能得自在得逍遙……其實都是一種狹隘偏頗的理解。

真正的自在和逍遙,並不是所有慾望的滿足,同時它也不是遙不可及的,而是能在我們有限的人生裡,在各種各樣的桎梏和不足中,得以實現。正如前面莊子所講的野雉,養尊處優、食物豐足的生活並不能給它真正的逍遙自在,反而是在山野之中。雖然它需要不斷地自己尋找食物,但是卻能自在快樂。而這種平凡的快樂才真正是人生的快樂,才是真正的福氣。

所以說,做一隻自由遊走的野雞遠比困在樊籠裡的孔雀要逍遙自在得多,在我們看似簡單平常的人生中,只要能放下過多的期待,逍遙自在的心境自然立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