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重塑“青島製造”了!

來源:弈天下

作者:東海嶗

4月15日,富士康半導體高端封測項目落戶青島西海岸新區,未來將封裝目前需求量快速增長的5G通訊、人工智能等應用芯片。

無獨有偶,不久前,佈局5G測試華為投資中電科儀器,騰訊參股數字青島建設有限公司,螞蟻金服參投青島易觸科技……

政策、技術、資本的加持,疫情之下,巨頭們對“青島製造”熱情不減,佈局新賽道。

是時候重塑“青島製造”了!

製造業發達的城市,再差也差不到哪裡去。

因為製造業是社會環境和硬件條件水平的晴雨表,只有在一個各方面條件都比較好的社會里,製造業才會高速發展。

判斷落後國家的識別標誌之一就是在城市的一片破破爛爛之中,卻有非常高級豪華的消費場所,但很難看到先進漂亮的工廠。

01

數據顯示:截止到4月9日,中國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416家(未含科創板)。

其中,青島排隊企業有7家,暫且不提老生常談的青島上市公司數量問題,重點來看一下青島排隊上市企業的產業分佈。

7家企業中,威奧軌道、森麒麟、徵和、酷特智能、德固特節能5家企業均為科技含量十足的製造業企業,綜合現有上市公司情況可見,支撐青島資本市場門面的依舊是製造業。

是時候重塑“青島製造”了!

製造業和服務業的比例是每個城市都面臨的路徑選擇。

無論是“上青天”還是“五朵金花”,彰顯的都是青島製造業的底蘊,這也使得在2010年之前,儘管佔比日漸下降,但工業依然可以保持50%以上的江山。

2008年,全國城市經濟實力排名順序為上海、北京、廣州、深圳、蘇州、天津、重慶、杭州、青島、無錫。

這是青島城市GDP排名近20年的“高光時刻”。

當年,青島的二三產佔比為50.8:44.1,以家電、電子信息、石化、汽車、造船、港口六大產業集群建設為背景的青島工業對GDP保持強大的支撐。

是時候重塑“青島製造”了!

但服務業的躍躍欲試從此前一年就開始了,2007年11月,山東省服務業發展工作會議在濟南召開,提出了“青島要率先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的要求。

按照這一要求,青島要力爭到“十二五”中期,服務業增加值佔全市GDP比重達到50%以上。

此後,青島服務業佔比幾乎以每年1個百分點左右的速度躥升,與此形成對比的是,青島工業佔比也以每年1個百分點左右的速度下滑。

在2011年,青島三產以47.8%的佔比“絕殺”二產的47.6%佔比,此後繼續此消彼長,2019年,青島二三產佔比為35.6:60.9。

02

2019年,青島經濟總量在全國城市的排位中滑落到第14位。

完成對青島逆襲的是寧波和無錫,後者既不是計劃單列市,也不是副省級城市,以往都很難列入青島對標的視野,結果好生尷尬。

同為製造業底蘊深厚的城市,寧波的二三產比重為48.2∶49.1,無錫的二三產比重為47.5:51.5,兩大產業發展總體均衡,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視為兩城憑藉二產完成了對青島的超越。

而青島的學習榜樣——深圳2019年的二三產比重為39.0:60.9,二產佔比也比青島高,外加經濟規模基礎大,工業總量比青島龐大很多。

四川、湖北、河南、湖南幾乎是集中了全省資源於一城,成就了成都、武漢、鄭州、長沙的強省會戰略,也導致這些省份除了省會城市之外基本上沒有拿得出手的“二號選手”。

山東和江蘇是典型的均衡化發展路徑,前者有青島、濟南、煙臺的“三角組合”,後者有蘇州、南京、無錫組成“一線散裝”,但論及總體經濟規模,山東落後江蘇的趨勢在加大。

均衡化發展帶來的一個後果就是區域資源過度分散,這意味著需要強力對外輻射才可以做大的服務業難以開疆拓土,於是我們看到了青島港、日照港、煙臺港、威海港都難以做大之後的山東港口整合。

是時候重塑“青島製造”了!

我們也看到了佔比超過60%的青島服務業領域並沒有誕生大型的的龍頭企業,不僅沒有誕生阿里巴巴和京東,我們甚至連萬達、大商這樣的服務業企業都沒有。

青島旅遊同樣一個態勢,日前,青島海底世界劃歸青島旅遊集團。

而實際上,早在1932年,青島就成立了中國首個水族館,2003年,海底世界開業,但對比競爭對手極地海洋世界在全國擴軍、連下十幾城,海底世界開業將近20年,還是停留在萊陽路。

今天,在極地海洋世界眼裡,海底世界已經難以稱得上是對手了。

03

反觀製造業近年來在不斷的刷新著外界對青島的認知,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成為當下新基建領域炙手可熱的樣板,引來全球的關注;青島軌道交通裝備製造不斷在向全球輸送著青島製造的優質產品,成為中國製造的新招牌……

是時候重塑“青島製造”了!

即使是在疫情之下,我們也可以看到青島一批處於逆境中的中小型製造企業依然憑藉自己的技術創新殺出一條血路,而服務業更多的是一片哀鴻。

抬頭遠望,群雄並起。

寧波、無錫、青島、鄭州、長沙五城的經濟總量相差在400億左右,這意味著GDP增速方面1%的差距可能就會引發排位的重新洗牌,可以想見未來幾年這個區間段的排名必然十分慘烈。

這其中,青島的二產增加值是最低的,但在區域發展資源統籌分配上,遠不如鄭州和長沙。

好在青島當下已經開始日趨重視製造業,“四年5000億,再造一個新海爾”戰略讓業界看到了大企業賦能城市中小企業發展的能量,青島在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充電樁、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領域都有良好佈局,讓青島在排位賽中的競爭潛力清晰可見。

但前提是要把城市發展的更多資源轉向製造業,而並非口號。

是時候重塑“青島製造”了!

當然,重塑青島製造並不是說要減弱服務業,而是讓製造業和服務業關聯發展,推進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深度融合,推動製造業服務化和服務業製造化。

在強手如林的區域發展格局中,製造業一定是服務業發展的基礎,就像海爾、海信、雙星等企業都是在製造精良的基礎上探索出了一套服務模式,而且都是在實踐中摸索出來的路徑,並不是照搬照抄、東拼西湊,強者如海爾也是從車間張貼“不許隨地大小便”的實用主義起步,才經過不斷適合自身的探索成就了“人單合一”的戰略引領。

我們要不斷的學習,更要不斷地審視自我,思索自己有什麼、缺什麼、能幹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