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餐厅”限时消费究竟该不该?

吃饭吃了一肚子“气”|“网红餐厅”限时消费究竟该不该?

前些日子,上海的郝先生在点都德七宝店为女儿举办家庭聚会,考虑到孩子们的喜好,郝先生和妻子一口气点了38道菜。

在用餐接近2个小时后,郝先生等人没有等到未上齐的菜品,却等来了用餐时间已到的通知。

吃饭吃了一肚子“气”|“网红餐厅”限时消费究竟该不该?

一场开心的聚会,因用餐超时而尴尬终止。事后,郝先生将自己的遭遇写在了微博上,一石激起千层浪,餐厅这样的做法合理吗?

声音一:顾客就是上帝,商家不能用限时消费限制消费者的用餐体验

一边是消费者,选择你店用餐,期望得到良好的服务,应该是一种轻松愉悦的过程,可吃着吃着就被餐厅劝离,绝对是影响客人的用餐体验,造成郝先生糟糕而郁闷的心情大家不难理解;

吃饭吃了一肚子“气”|“网红餐厅”限时消费究竟该不该?

另一边餐厅方面,自恃网红,为追求上座率和增加营业收入,不近人情、不顾顾客感受,有强行劝离之嫌,甚至认为用餐限时两小时的规定属于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霸王条款”。

声音二:用餐体验打了折扣不假,但也没必要吹毛求疵、上纲上线

郝先生的消费体验因餐厅的劝离而打了折扣,并不代表他的合法权益就受到了侵害。

吃饭吃了一肚子“气”|“网红餐厅”限时消费究竟该不该?

消费者到商家用餐,对方事先已将用餐限时两小时告知,自己和家人继续用餐,就表明对所列服务条件的接受,相当于双方达成了口头合同

当到达用餐时限时,商家有权利依据约定,对顾客进行劝离,而顾客也有必要遵守承诺,按时离开餐位。

虽说这个服务不尽如人意,但消费者已知存在瑕疵,且该瑕疵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就不能用“不合理”来说事了。

孰是孰非,需理性分析,客观对待

客观来讲,两小时的用餐时间基本上是足够的。而且报道中提到,商家并没有采取强制驱离的方式,仅为温馨提示

吃饭吃了一肚子“气”|“网红餐厅”限时消费究竟该不该?

最终,郝先生将点好的菜打包带走,利益也得到了维护。既然没有遭到实际损害,也就不能一味的谴责商家了。

再则,这是一家网红餐厅,顾客络绎不绝,用餐限时两小时,既能为商家带来更多的赚头,也是在维护其他消费者利益。

只有按时结束用餐,才能让排成长龙、饥肠辘辘、望眼欲穿的其他消费者们有个盼头。

以人为本,多措并举,巧妙化解小尴尬

在餐厅消费的整个过程中,商家都须保持与人为善的服务态度,不能把善意劝离,变成了强行驱离。

吃饭吃了一肚子“气”|“网红餐厅”限时消费究竟该不该?

顾客就是上帝。商家因顾客而存在,因顾客而成长,所以要牢固树立服务顾客的价值理念,以顾客为本。

既想让顾客来消费,又盼着顾客赶紧买单走人,这样的鱼和熊掌肯定是不可兼得的。

吃饭吃了一肚子“气”|“网红餐厅”限时消费究竟该不该?

商家可以参照以下的做法,与顾客建立友好氛围:

•点餐环节 服务人员有必要给消费者说明白,善意提醒消费者店内规定,让消费者自由选择,商家也不要盲目求多,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用餐期间 提前一定的时间,给顾客进行善意提醒


用餐结束 为顾客及时提供饭菜打包等服务,倘若能设置一个茶话角,让意犹未尽的顾客歇脚释怀,也是一个不错的创意

网红餐厅的出现是消费者与商家和谐共处的产物,网红的也

不应局限在特色的菜品和口感上,更应该体现在完善的服务质量和真诚的服务理念上。

吃饭吃了一肚子“气”|“网红餐厅”限时消费究竟该不该?

这样,不仅会使消费者有更佳的消费体验,也会给商家带来更大的盈利空间。如此下去,“网红餐厅”才会越来越红火!


作者@阅美好:爱养花、爱摄影、爱旅游的爱美女中年,喜欢用笔尖撩动记忆,擅长用文字温暖人生,愿永远心怀美好,精致如初!

(本文系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如侵联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