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真功夫的表現和運用

太極真功夫的表現和運用

作者馬權友(紅衣)教徒實戰


太極真功夫的表現和運用

文/馬權友

我們練太極拳為的是養生,修身養性,提高生活品味,同時練好了太極拳又有防身的功效,也就是說能練出太極功夫。這種功夫表現為身上產生是一種奇特功能,穩如磐石,輕似無重,快比離弦箭,發像驚濤拍岸。而這種功夫防身怎麼運用呢?就是全身整勁如鐘鼎砸向對方。其保障是什麼呢?是一種能量,來源於內氣的充足。

怎麼砸向對方呢?太極拳真功夫的實用不是隻憑一般的上步,破巴掌爛拳頭地功攔,而是靠意念調動身上最大的能量全身心的出擊。我們通過長期練太極拳,身體會產生骨力,而骨力是由關節的筋腱聯繫的,當關節先放鬆後收緊時,身上的臂彎弓勁、腿彎弓勁和後撐命門的身弓勁便彰顯,襠也撐圓合勁。當意念一給,氣勁前衝,身體整勁如一口大懸鐘砸向對方,而且這種前衝勁富有彈性,如沉重的懸鐘撞出,應物自然,形成反彈。

要想讓整合的內勁帶有彈性,我們必須苦練,撐筋拔骨,開肩開胯,從而增加身體弓勁的彈性。常言道:“拳打千遍自然精,拳打萬遍自成理。”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前提是必須練對了。否則,練拳一輩子也可能白下功夫,不但不產功力,反而會消耗自身能量,身弱不經風,既使身壯了,也可能是長了一身肌肉,而並非產神奇的內在能量了。練就太極整勁,須要明確身上的“五弓”勁,也就是兩臂彎、兩腿彎、腰彎裡要有勁。臂彎有勁須沉肩垂肘腋下空;腿彎有勁須兩腳蹬地膝撐住;腰彎有勁須後撐命門脊挺直。腰彎有勁既身弓勁,是最主要的,有了身弓勁,便形成了全身整勁,也稱全身“大龍”勁。太極拳論也講:“要身備五張弓。”要正確理解身弓,不要有意斂臀後撐脊背形成龜背,最後練成彎腰駝背,影響了內氣下沉。要知太極拳說的“弓”如“弓箭,是帶有彈性的。身弓靠丹田內氣鼓盪氣撐腰椎,使脊柱馳直,使腰身之勁帶有彈性。

太極功夫,明確前砸和彈性,就行了嗎?當然不行,整身合勁前砸和富有彈性,要有強大的功力和足夠的內氣做後盾。練就太極整勁,是太極愛好者所期待的,它既是練好太極拳的標誌,又是更好養生的保障,而把整勁應用到防身之中很不易,這不僅要將身體的關節練得鬆開,又能緊縮整合,而且要明確整勁另一個來源是自己身體的自重。要充分利用自重,通過放鬆身體,加大沉勁,將自己的身體像沉重的鐘鼎一樣砸向對方。要想砸得快、砸得狠,還需內氣助行的支持。

我馬權友常對弟子說,技法只佔用實用功夫的三成,而七成在功力,而功力便是修練來的能量,以充足的內氣聚集丹田做保障。《十三勢歌》提到:“意氣君來骨肉臣。”這說明太極拳是用意不用力的運動,用意和行氣非常重要。太極拳論也有要求:“以心用氣,心為令,氣為旗,以心行氣,以氣運身。”練太極拳要求在意念的支配下以肢體導引,調動人體內氣運轉騰然,不僅通暢經絡,養生壯身,而且還能以氣催外行,提高技擊效果。內氣越足,腰勁越大,感覺身體很粗壯,養能益壽,防能固身,攻能催速。練太極拳產內氣人所共知,怎樣產浩然正氣有人認為很神秘,其實不然。只要苦練加巧練,補充營養,注意體息,就能達到目的。只要練拳時能放鬆身體,松肩,松背,松腰,松胯,以至身體松沉下壓,使地面反作用力上頂,便讓內氣聚集丹田,越練氣越多,越練氣越足,氣遍全身,形成氣包身。

總之,練好太極拳,練足內氣,練出能量,既能養生益壽,又能防身禦敵。禦敵自衛時,要充分利用自重,整勁彈砸,便可形成摧枯拉朽之勢,威懾對手。

(本文作者馬權友)


太極真功夫的表現和運用

作者馬權友


太極真功夫的表現和運用


太極真功夫的表現和運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