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達外援說“在中國沒見過小孩在街頭踢球”,是國足落後根源嗎?

最近看中超,新聞不斷,每隔兩天就有一次小高潮,不是吐槽犯規多,就是罵眼瞎心盲的裁判,球迷這時候就會扯出足協挖苦一番。我們自己很看不上國足,那在外國球員和外國媒體眼裡,中國足球又是個什麼狀況?

泰達外援說“在中國沒見過小孩在街頭踢球”,是國足落後根源嗎?

如果我們是個小國也就罷了,偏偏還是人口大國,而且足協和中國商人在足球這件事上表現得人傻錢多,於是在外國人眼裡,中國足球是塊可以撈錢的寶地,所以國足雖弱,不乏有外國媒體來關注。

效力於泰達的德國中後衛巴斯蒂安斯就在接受德國媒體的採訪時候說“在中國沒見過小孩在街頭踢球”,對此你是什麼看法呢?你身邊的所見所感又是什麼?

泰達外援說“在中國沒見過小孩在街頭踢球”,是國足落後根源嗎?

巴斯蒂安斯的話有他的道理,足球確實在中國還不夠普及,不過有一點和中國的城市化也有關係,中學大學的孩子踢球估計是在學校裡,街頭馬路踢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並不是被提倡的。中國的小孩子有遊戲可以打,有補習班需要上,這些總總原因也瓜分了接觸足球的時間,客觀上來說一個國家一個足球氛圍,其實中國足球爛,我們也不必自卑,如果中國小朋友和家長拿出對抓教育抓成績的一半熱情來,中國也能是足球強國。

泰達外援說“在中國沒見過小孩在街頭踢球”,是國足落後根源嗎?

中國近些年的足球又退步了,其實也是國家在發展,國人變有錢、孩子變金貴了有關。回想十幾二十年前,那時候多少孩子是散養的,作業也不多、放學後沒有電視可看,沒有什麼智能手機、iPad。那時候用書包磚頭壘起個小球門就能踢一場不專業的球賽,那些年中國的國腳的名字:范志毅、李鐵、孫繼海,一個個的名字也比現在的小將響亮的多。

泰達外援說“在中國沒見過小孩在街頭踢球”,是國足落後根源嗎?

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生活壓力大,連小孩的壓力都很大,馬路上汽車電瓶車,廣場有廣場舞大媽,學校草坪要麼不開放,要麼收費。

就算有恆大、魯能辦了青訓,其實很多家長的觀念還是讀書至上,真的送小孩去踢球了,風險真的很大,且不說足球環境這個大染缸會不會讓原本單純的小孩接觸什麼不良嗜好,就看現在一些教練水平,真的有天賦的小孩就能成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