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在道路上晒糧是否合理?

記得在過去,農村的聯合收割機還沒有用上,大家都是採用手動的方式收割小麥,將其收割之後放在打糧場中,之後用上石磙進行脫粒處理,最後就會留下那些麥粒,曬乾了就可以將其帶回家裡。而打糧場需要提前進行整理,選擇一塊比較硬的旱地,用上石磙壓上一圈,這樣麥粒才不會陷入泥土中。

自從有了聯合收割機之後,打糧場就逐步的消失,農民則是將其復耕,用來種植著莊稼。但沒有了打糧場,農民在曬糧上的問題卻遲遲得不到解決。如今的小麥已經收穫大半,將豐收的糧食運回家裡後,大家在尋思著如何曬糧最好。有人選擇在庭院中,也有人在自留地理鋪設塑料布,在上面曬糧,還有人則是直接運送到了平房頂。

農民在道路上曬糧是否合理?


不過小麥集中收穫之後,如果家裡種地的畝數不多,自然是不需要擔心曬糧的問題。但那些種植幾十畝地的農民就要犯愁了,很多人將目光放向了鄉村公路上。如今的農村公路已經逐步的硬化普及,大家的出行問題得到了更好的改善,而正因為它的道路是硬化的,因此才有人在上面晾曬糧食。

不過在公路上曬糧,有很多的弊端,交通隱患層出不窮,筆者的家鄉去年就有一起車禍事件,受害人離世。那麼有人問,農民在道路上曬糧是否合理?如果出車禍了農夫需要承擔責任嗎?

其實在《公路法》77條就有表示,對於那些私自在公路上進行曬糧,以至於路面出現了破壞或者汙染,甚至影響交通出行的,執法部門最高可以罰處5000元。

農民在道路上曬糧是否合理?


在《道路安全法》的104條已經明說,在道路上曬糧食、打場,以至於出行的車輛和行人有生命財產安全的,當事農民需要擔起相應的賠償責任。

從以上就可以看出,在公路上不能開展曬糧的工作,不然的話就會受到重點的處罰,而目前各地也進行了治理工作。也有網友吐槽說,為了避免農民在道路上曬糧,灑水車都來到現場助力了,這溼漉漉的麥子,農民不是損失大了嗎?

其實曬糧難的問題在很早就已經出現了,而在這幾年裡,隨著新農村的改造,曬糧的空間逐步的減少,因此大家不得已才會在公路上曬糧,農民不是不懂法,但小麥如果不能即時曬乾,那就會發黴腐敗,到時候賣不上什麼價格,也不能儲存太長的時間。

農民在道路上曬糧是否合理?


就如何曬糧問題,筆者認為村集體應該建設一個曬糧場,讓農民可以自由的曬糧。平日裡可以當成休閒場所,讓農民跳廣場舞、鍛鍊身體等,不會閒置!當然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購買烘乾機,這樣就可以解決曬糧的難題。對於曬糧問題,大家有什麼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