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如果没有路遥,我如今可能还在蹬三轮!是《人生》改变了我

马云:18岁时,我是蹬三轮车的零工,是《人生》改变了我的人生!

马云十八岁时第一次高考落榜,他应聘了好几份工作,却没人要他。马云只好去父亲的单位当踩三轮车的临时工,每天打包杂志,踩车四十五分钟送到火车站。

马云觉得生活就应该是这样,高考有什么意义呢?然而,与一本书的邂逅,改变了马云的人生。

马云:如果没有路遥,我如今可能还在蹬三轮!是《人生》改变了我

马云年轻时合影

一次偶然的机会,马云到义乌出差,在火车站买了一本叫《人生》的书。读后马云很受触动,觉得自己一定要再考一次大学。可他第二次再考,考得更糟,第三次考,才终于考上了。

多年之后,马云深情地说:

18岁时,我是蹬三轮车的零工,是《人生》改变了我的人生!

马云:如果没有路遥,我如今可能还在蹬三轮!是《人生》改变了我

马云:如果没有路遥,我如今可能还在蹬三轮!是《人生》改变了我

《人生》是茅盾文学奖得主路遥的代表作。

这部作品不仅对马云影响至深,也引发了无数青年人的思考与感动,甚至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 著名作家陈忠实在阅读《人生》后,受到强烈震撼。
  • 导演贾樟柯在中学时读到《人生》,在他眼中,路遥是“启蒙者”,使他懂得了怀疑与思考。
马云:如果没有路遥,我如今可能还在蹬三轮!是《人生》改变了我

导演贾樟柯

《人生》是一本怎样的书?

为什么这本书可以使这么多的人产生共鸣,甚至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人生》讲述的是陕北农村青年高加林

为了追求梦想跳出农门,最后又回到农村的故事。

青年高加林,热爱文学,关心时事。在高考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农村民办教师。

然而,因为大队书记的一己之私,加林失去了工作,只能回归农村,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马云:如果没有路遥,我如今可能还在蹬三轮!是《人生》改变了我

电影《人生》剧照

但高加林不满足在愚昧落后的农村呆一辈子,他一直梦想着能够去大城市,去更广阔的地方,渴望被现代文明的风吹拂。

后来,高加林受命运的眷顾得到了到城市的机会。选择进城工作,抛弃自己爱的姑娘,但好运不长,他被举报不正当渠道参加工作,他又一次失去了工作,回到了农村。

马云:如果没有路遥,我如今可能还在蹬三轮!是《人生》改变了我

高加林

故事就到这里,二十多岁的高加林又回到了农村。但我相信高加林的人生却并没有随着故事的结束而结束。

就如《人生》的开篇引用了柳青的名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仅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高加林的不甘与痛苦,奋斗与彷徨,都让人感同身受。

马云:如果没有路遥,我如今可能还在蹬三轮!是《人生》改变了我

一位90后读者说:“《人生》真是中国当代最有预见性的伟大小说。”

的确,《人生》主人公面临的困境与问题,今天仍旧存在:一个没有富爸爸、官爸爸的年轻人,如何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应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面包与爱情,选哪个?失去了深爱的人后,要怎样继续生活下去……

马云:如果没有路遥,我如今可能还在蹬三轮!是《人生》改变了我

正如每个人的人生中都有失去与遗憾,主人公们也经历了梦想被埋葬的痛苦与失望。

《人生》超越了时代,写出了每个年轻人的期待、困境与追求。

最后,很多“高加林”的故事还没有结束,正在我们身边不屈的奋斗着。

马云:如果没有路遥,我如今可能还在蹬三轮!是《人生》改变了我

正如路遥在《人生》中写道,“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

和这世界上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一样,“高加林”是一个在人生道路上的艰苦跋涉者,而不是一个已经走完人生道路的单纯的胜利者或失败者。

马云:如果没有路遥,我如今可能还在蹬三轮!是《人生》改变了我

如果你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不满意,对自己的目标还未达到,有些沮丧与气馁,那就不妨多读读路遥的《人生》。

《人生》的气韵是哀而不伤的,它叙写的,不仅是个人的经历与情感,也是一个时代。

马云:如果没有路遥,我如今可能还在蹬三轮!是《人生》改变了我

它不是励志,更不是成功学,而是一种力量——带着赤诚的心,去热烈拥抱大地与生活。

硬核老爸也正在看这本书,最近看了一遍后,受到很多启发。如果你也想看看《人生》,那我推荐这个书店里的

纪念路遥诞辰70周年精装版《人生》

马云:如果没有路遥,我如今可能还在蹬三轮!是《人生》改变了我

这本书双封皮,制作精细,阅读之余,还值得收藏,处于读书节活动,还赠送美丽的书签

这本书豆瓣万人推荐,网友评价:

路遥的《人生》像一面镜子,每个人都能透过这面镜像世界看到自己。

马云:如果没有路遥,我如今可能还在蹬三轮!是《人生》改变了我

精美书签

你我皆凡人,每日在生活的泥淖中艰难跋涉,我们懂得知足,也不轻言放弃。

《人生》的精神是飞扬向上的,但它的根始终深深系于人对他人、对故乡、对生活最深挚、最质朴的情感中。

很多人看完这本书都给予很高的评价,也可以说这本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马云:如果没有路遥,我如今可能还在蹬三轮!是《人生》改变了我

清华大学教授格非几次阅读《人生》都泪不能尽。

他说:“今天这个时代读路遥,为什么一次次被感动?

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今天的情感方式变得非常轻浮,我们完全没有能力像路遥那样去书写情感”。

马云:如果没有路遥,我如今可能还在蹬三轮!是《人生》改变了我

清华大学教授格非

是啊,整个社会都在飞速地前进,许多人迫不及待地出发,跌倒后才发现自己早已失去了归处。

而《人生》蕴含着路遥对年轻人与中年人的处境与命运深切的理解、关注与同情。它不是励志,更不是成功学,而是一种生活力量。

马云:如果没有路遥,我如今可能还在蹬三轮!是《人生》改变了我

一本39元的书,不过一顿饭钱,一支口红钱,一包烟钱,却可以让我们品读茅盾文学奖得主路遥的代表作《人生》,物超所值,何乐而不为呢?

马云:18岁时,我是蹬三轮车的零工,是《人生》改变了我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