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汉李氏王国的亡国之君——乐不思蜀的归义侯

成汉王国,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第一个裂土称王的地方割据政权,自公元306年李雄称帝,逐步占据蜀中,也曾强盛一时。

但李雄去世后,成汉政权就陷入了血腥的帝位争夺,先后两位皇帝死于非命,多为皇族牵连被诛,最后李寿脱颖而出,成为成汉的第四位皇帝。

成汉李氏王国的亡国之君——乐不思蜀的归义侯

李寿登基后,荒淫无道,大兴土木,沉迷享乐,成汉王朝快速进入了下车道,国式渐微。

公元343年,李寿去世,李势即位。

李势,是李寿的长子,其母亲乃是成汉早期大将李凤的女儿。公元308年,李凤率部叛汉,占领巴西。时任太傅的李寿的父亲李骧奉命讨伐。

李骧率兵很快就击溃了叛军,斩杀了李凤,其家眷或被诛杀,或被流放。李寿随李骧出征,并在战后被任命为前将军,驻扎巴西。李寿的妻子阎氏多年无子,李骧看中了李凤的女儿,可能是觉得这个女儿长得一副能生儿子的样子,将她赐给李寿做了妾氏。

叛将家属哪里又说不得权力,能活命就是最大的幸运了。可能李骧真有相人之术,果然没过多久,李氏就为李寿生下了一个儿子,这就是李势。

成汉李氏王国的亡国之君——乐不思蜀的归义侯

李势成人之后,样貌惊人。《十六国春秋》中记载到:“身长七尺九寸,腰带十四围,善于俯仰,时人异之。”按照魏晋时的度量,一尺约合现在23厘米多,李势至少是一个一米八以上的身高。在今天,一米八也算高个子了,更何况人均身高普遍较矮的过去了。他不仅个子高,腰围也粗,真是人高马大,膀臂腰圆,同时,身体又很灵活。俯仰自由。

作为长子,一表人才,又是时人异之。因此,李寿称帝后,李势自然被立为了太子。

公元343年,李势登基称帝,大赦天下,第二年改年号为太和。

李势登基伊始,还能亲政爱民,虚心接受大臣意见,恢复了被父亲李寿从祖庙中清理的李特、李雄的称号和祭祀。此时李势一副明君,要干一番事业的样子,很多大臣看到了成汉复兴的希望。

然则好景不长,很快李势就原形毕露,恢复了骄奢淫逸的作风,每日在宫中花天酒地,寻欢作乐,不理朝政。为了维持巨大的开支,对人民是横征暴敛,又赶之天降大旱,民不聊生,人民苦不堪言,充满了怨恨。

成汉李氏王国的亡国之君——乐不思蜀的归义侯

既然民心不稳,朝政散乱,很多人就生出了取而代之的心思。

第一个对皇位生出觊觎之心的李势的弟弟汉王李广。公元345年,李广以李势无子为由,要求李势封自己为皇太弟。李势大怒,将劝谏自己接受李广的要求的大臣一律打入抓捕斩首,诛灭三族。随后,派太保李奕进攻李广,李广兵败被俘,被贬为临邛侯,李广不忍羞辱,拔剑自杀。

这事情有人开了头,就不容易停下来了。公元346年,之前讨伐李广的太保李奕,也起兵反叛。蜀中百姓不堪暴政,一时间云及相应,短短数日,李奕手下的兵力就多达数万。李奕带领大军直逼成都城下,李势虽然是沉迷享乐,但是毕竟多年南征北战,武力尚在,他亲自登上城墙,一时间军心大振。李奕也是一个有勇无谋之辈,竟然一马当先,直接率兵冲击城门。城中万箭齐射,李奕无处躲避,死于箭雨之中,主将一死,其手下的乌合之众也是一哄而散,四处逃亡,李势再次守住了自己皇位。

然而,连年的战乱,几代人的互相残杀,多年的横征暴敛,成汉元气大伤,朝中无人可用,民间人心不在,国势衰微,很快他将走向灭亡。

成汉李氏王国的亡国之君——乐不思蜀的归义侯

因为一个人始终在关注着成汉,关注着蜀中,这个人就是东晋的权臣——大司马桓温。

桓温一直想通过开疆拓土以增加自己在东晋朝中的地位,而内乱不乱的成汉就是他最好的选择。

公元347年,桓温率大军沿江而上,李势派军阻截。桓温却虚晃一枪,绕开成汉军队,直插成都。而李势毫无准备,征调军队已是来不及,桓温派军四处放火,将成都紧紧的包围起来。

李势面对东晋大军,心生胆怯不敢再战,想要投降,但又怕投降之后被杀。他思虑一番,决定抛下朝廷,与近臣趁夜色潜出城门,逃到了葭萌关。到了晋寿后,他先是派人给桓温递交了一份毫无气节的降表,表示愿意命令各地部队放下武器,举国投降东晋,希望得到桓温的保护。 桓温大喜,派使者告诉李势,只要投降,可保他一世平安。

成汉李氏王国的亡国之君——乐不思蜀的归义侯

得到保证的李势,抬棺自缚,亲往桓温军中投降。

兵不血刃就攻占蜀地的桓温,将李势和皇族数十多人迁到东晋都城建康,娶了李势的女儿为妾,并上书封李势为归义侯。自此,立国四十余年的成汉李氏政权覆灭。

投降之后的李势,如同蜀汉的安乐公刘禅一样,在建康也是乐不思蜀,又活了十几年,直到公元361年,李势才在建康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