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爾高原之行

在新疆從軍27年,都因種種原由與高原無緣,心既嚮往,身必驅之!

帕米爾高原之行

退役後從事地方誌編寫工作,這次有幸前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對接業務,心情非常好。

旅程概況

起始地點:烏魯木齊至塔什庫爾幹

自駕里程:1800公里

相對海拔:3200米

行程日記

第一日,自烏魯木齊出發,行程1000公里,途吐魯番、巴州,抵達阿克蘇住宿。一路高速,行程順利。

第二日,自阿克蘇出發,行程800公里。回來幾天進入巴楚界,突起大霧,能見度不足20米,高速道路封閉。改走314國道,一路限速60—80,行至疏附縣至紅其拉甫三忿口已經下午5點。剩餘300公里經過邊檢站後全程修路,全程限速60,至晚11點半才抵達塔什庫爾幹縣城。

帕米爾高原之行

行經喀什出口時,大小車排隊現象,擁堵嚴重。

帕米爾高原之行

後來才知道是因大霧高速道路封閉。改行國道。

帕米爾高原之行

出疏附縣境一路向西南,全是冰雪路面。因海拔高光照好,谷地內溫度在零度以上,路面積雪消融。

帕米爾高原之行

行至蓋孜邊檢站時,已經下午六點半,但天空依然明亮。

帕米爾高原之行

走的太過匆忙,沒有開具邊檢證,被要求原路返回。後經軍隊內部報批才予順利通過。以後切記,在戶口所在地開具邊檢證。

帕米爾高原之行

一切美好的風景在路上,不說了,直接上圖。

帕米爾高原之行


帕米爾高原之行


帕米爾高原之行


帕米爾高原之行

這張圖還是得介紹一下。這是冰川之父—慕士塔格峰

帕米爾高原之行

遠望慕士塔格峰平緩的山頂,在夕陽的映襯下格外的神秘,它是著名的七千米級登山滑雪聖地,也是全球最高的滑雪場,帕米爾標誌性景觀。絕對高度7000多米,相對高度3000多米的雪峰。我們拍攝地海拔高度為3900米。

帕米爾高原之行


帕米爾高原之行

車在崎嶇險要的山路上顛簸著,有時候從兩山之間的山谷中穿過,有時緊貼山腳迂迴爬行。危險的時候,總是擔心頭頂有石塊滑落,大家可以想象,即使從山腰墜落的一顆小石子,都可能輕易的將車輛穿透。一座座山峰就像高傲的巨人站在你的面前,任憑我們怎麼努力,它都會不屑一顧,他們看腳下的移動物就太渺小了,渺小的如一粒塵埃。

帕米爾高原之行

過了蘇巴士大坂,我們已經三人已經頭暈腦脹,反應劇烈了,好在有邊防連官兵提供氧氣、熱飯。

帕米爾高原之行


帕米爾高原之行


帕米爾高原之行

我當時作為駕駛人員,第一時間下車就想抽根菸,香菸點著,剛吸一口人,整個人就像喝醉酒一樣,頭暈目眩,兩腿發軟,經邊防連隊戰士提醒才值我們所處的位置已經是海拔3900米。

帕米爾高原之行

看圖說話,海拔4000米時,空氣中的含氧量不足平原的65%。高原反應是人到達一定海拔高度後,身體為適應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氣壓差、含氧量少、空氣乾燥等的變化,而產生的自然生理反應,海拔高度一般達到 2700米左右時,就會有高原反應。高原反應的症狀一般表現為:頭痛、氣短、胸悶、厭食、微燒、頭昏、乏力等。部分人因含氧量少而出現:嘴唇和指尖發紫、嗜睡、精神亢奮、睡不著覺等不同的表現。部分人因空氣乾燥而出現:皮膚粗糙、嘴唇乾裂、鼻孔出血或積血塊等。 出現高原反應不必驚慌,它只是人體對自然環境變化的一種自然反應。輕微的高原反應建議通過自我調節來適應它,出現高原反應後,應多休息,少活動,堅持進食,可同時服用一些緩解高原反應的藥品。

拉薩的海撥約為3600米,氧氣含量僅為平原的70%左右,大氣壓也較低,這就是產生高原反應的主要原因。

剛進入高原,不可暴飲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的負擔,使其能很好地適應此環境。最好不要飲酒和吸菸。

要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維他命的物質,要大量飲水,越多越好,只要能承受初到高原,不可急速行走,更不能跑步,更不能做體力勞動,最好能用半天時間完全靜養休息,第一晚上要早休息,多睡眠。

帕米爾高原之行

到達他是會幹縣城,已經是晚上11點多。

帕米爾高原之行

高原作息時間和平原有所區別,一般情況下來說中巴邊境塔什庫爾幹冬天天黑時間在9點,夏季有時可到晚上11點半。晚上有月亮時,月亮照射著雪山,好像天空中掛著一盞明亮的燈光一樣。

帕米爾高原之行


帕米爾高原之行

因時間關係,沒有去參觀普利國石頭城,卻在另一個山頭上發現了1938年國民黨軍隊建立的一個老營地。營地位置位於厚山,山上立石以記,並刻賦於其上。

帕米爾高原之行

這幅是一名大學生戰士要求寫的他女朋友送給他的情詩。內容是:“浮世萬千,吾愛有三日為朝月,為暮,卿為朝朝暮暮”

帕米爾高原之行

一名河南籍戰士要求為它寫一幅祝福婚姻的,我就將詩經裡“鳳凰于飛,劌劌其羽”的前一句送給他

帕米爾高原之行

這是一名廣東級戰士,在高原紮根,提出要為家裡寫一幅字,我就為他寫了“傳家有道唯存厚,處事無奇但率真”。

帕米爾高原之行

任憑舟車勞頓,高原反應也不忘為高原官兵寫寫字,奉獻自己的微博之力,也算是對高原官兵的一種敬仰,或是回饋!

總結感悟

1.初上高原,應提前做好身體鍛鍊,尤其是缺氧運動性訓練,提前服用紅景天等輔助藥物。

2.進入高原應循序漸進,不可以在相對高度較大的情況下,一次性進入。

3.進入高原因適應性居住一兩天,否則即上即下,更容易引起高原反應。

成功於2020年1月12日

筆者書寫不易,請多關注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