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邦废立太子看背后的权力斗争

史书上记载汉高祖刘邦有意废太子而改立赵王如意,吕后逼张良献计:请商山四皓出山辅佐太子,刘邦在一次饮宴中看到商山四皓跟随太子左右,终于刘邦放弃了废立太子的想法。从一介布衣一路走到开国皇帝的刘邦,会因为这个原因放弃自己的想法吗?

从刘邦废立太子看背后的权力斗争

刘邦想废太子,绝对不是简单的因为赵王像我(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封为赵王)

刘邦起兵反秦,秦灭后又与楚王项羽争夺天下,一路走来可以说是过程曲折,九死一生。等自己好不容易坐上皇帝的位子,惊奇地发现吕后的权势也随着自己水涨船高,而太子自幼在吕后身边长大,性子柔弱又孝顺对吕后言听计从。刘邦废立太子的原因,是担心他死后吕氏篡位。

刘邦开始试探萧何、张良等人的态度,他们功劳最高,在诸位大臣中很有威望,只要他们同意了,其他人都不足虑。

从刘邦废立太子看背后的权力斗争

萧何在废立太子的事情上态度如何,史料并没有记载。但是我们可以从其他地方看出来。刘邦病重的时候吕后问政:你百年之后,如果萧相国也过世了,谁可以接替他?刘邦说:曹参可以。而刘邦死后太子继位,萧何继续做相国,萧何死后曹参接替。从这里我们看出吕后对萧何和曹参是满意的,那萧何和曹参对刘邦废立太子是持反对意见的。刘邦死后,吕后一手遮天,不可能会让反对太子的人继续做相国。(刘邦征黥布回来后,萧何因上书建议开放上林苑,而被刘邦拘禁。极有可能是刘邦想逼迫萧何同意废立太子,不然不会用这么可笑的理由拘禁萧何)

刘邦在征黥布后伤势加重,回长安后在廷议时提出废立太子,大臣们纷纷反对。张良劝谏后,刘邦不听,张良便托病不去上朝。御史大夫周昌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作为臣子而不奉诏,这是杀头的罪名,这话可以说是分量很重了。而太子太傅叔孙通更是极力死谏。

其实大臣们反对的原因,刘邦是知道的。吕雉随自己从一介布衣走到现在,可以说劳苦功高。吕雉的两个哥哥也随自己征战天下,其中还一个战死了。太子仁厚并没有大的过错,废长立幼本就是自古以来的大忌。

刘邦真正的想法并不能说出来,而找的借口也实在是儿戏。在大臣们一片反对的声音中,刘邦也只好暂时搁置下,至少表面上是。

吕后命自己的兄长胁迫张良献计,张良顺水推舟地提出一个建议:请商山四皓出山辅佐太子,陛下见到商山四皓,自会明白人心向背。(这个胁迫二字,用得意味深长)果然,刘邦见到商山四皓以后认为太子羽翼已成,废立太子之事已不可取。刘邦知道商山四皓不仅代表各个学派的态度,背后更是表示刘邦的心腹大臣们对此事的反对。废立太子之事,至此告一段落。

从刘邦废立太子看背后的权力斗争

​刘邦在死前不断的诛杀异姓王的同时,大肆分封刘氏子弟,并与刘氏诸王斩白马盟誓:非刘姓封王者,天下共击之。

我从史书中看到这些,也不仅为刘邦敏锐的眼光感到惊奇。刘邦死后太子继位,史称孝惠帝。戚夫人和赵王先后被吕后杀害,吕后的暴行让孝惠帝在仁与孝中自责不已,从此几乎不闻政事,抑郁而终。吕后权倾朝野,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但是遍布天下的刘姓诸王让她始终不敢踏出最后一步。吕后死后,周勃联合陈平诛杀吕氏诸王,而后刘邦四子刘恒即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