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調研:傾聽你們的聲音

我最近在做一件有趣的事。

我每天會花 1 個小時的時間,和用戶聊天(用戶調研),積累了一段時間,我覺得收穫特別大。你也許會說:「不就是聊天麼?這有什麼好收穫的?」,但我自己的感覺還是挺有意思的,這些聊天的過程不僅給了我很多新的視角,也讓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長。記錄一下。

一些變化

我一直有記錄用戶調研日誌的習慣。昨晚在整理最近用研日誌的過程中,我心血來潮翻看了一下 2016 年剛做且慢時候的一些記錄,摘取一段對話如下:

  • 孟巖:我覺得基金賺錢但基民不賺錢的原因是這樣的:大部分用戶熊市的時候不敢投資,牛市的時候看到別人賺錢忍不住衝進來,並且越到牛市中後期的時候投入越多,這樣倒金字塔的投入結構是造成大家虧損的重要原因。所以我們做了一個「基金組合平臺」來解決這個問題。
  • 某某:我該怎麼用呢?
  • 孟巖:你可以自己創建組合,裡面包含你自己買入的基金,不同基金的比例不一樣。每天系統會幫你計算組合的基金淨值。你可以根據這個模型來買入一攬子的基金,也可以把這個組合發給你的朋友來跟投。每個交易日 15 點前你可以調整模型的基金成分,跟投的用戶會收到通知提醒,然後可以跟著調倉。
  • 某某:我為什麼要讓別人跟投我的組合?另外,我目前在天天基金投的挺好的,你們可以快速贖回嗎?天天基金的統計功能做的也不錯。
  • 孟巖:你應該會有很多朋友問你投資的問題吧?這樣你就可以幫助他們了啊。我們將來也會做統計功能,肯定比天天基金做的好。
  • ... ...

這個用戶是我的一個多年好友,最後他並沒有成為我的用戶。這段對話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整個過程都是我在 blablabla 說個不停,一直在帶著對話的節奏。回看整個對話過程,我看不到我對他的真實需求的「好奇心」,我只看到了自己希望「驗證自己」的渴望和「推銷產品」的訴求。

再看最近做的一些用戶調研記錄,我能感覺到最明顯的變化是大多數時候都是他們在說、我在聽。我的提問更多是針對他說的,而不是我想要驗證的

表達 vs 聽取

我堅定的認為產品是由發自內心的表達,是由內向外的、自然而均衡的湧出,並不應該根據外界信息進行擬合。但我也知道,聽取用戶的聲音無比重要,創造一個產品是為了滿足用戶的需求,並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自嗨

「由內向外的表達」和「聽取用戶的聲音」之間矛盾嗎?

我覺得我最近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問題的關鍵並不在「表達」或是「聽取」上,而在於「我」。

無論是讀書、和別人交流、研究同行的產品、聽取用戶的聲音,這些都是信息獲取的方式。如果我的心是開放的、我對世界是好奇的、我對「證明自己」沒有那麼多的執著,這些只會幫助我不斷糾正自己的偏見、提升自己的認知、加深對用戶的理解、完善自己的內在,而這個「更好的內在」會自然而然地流淌出來,變成更好的產品

4 年前的那段用研記錄,明顯可以看到我的「功利心」。其實我調研的朋友們都很忙,他們聽不太懂我究竟在說什麼,也感受不到我瞭解他們真正需求的興趣,又不好意思打擊我,於是客氣的完成了調研。但最終結果,我們雙方都沒得到什麼。

前兩天我在微博看到「純銀」老師有關「用戶調研」的一段文字,我想他說的也是同樣的道理:

用研的價值,是你對某些具體的用戶行為感興趣,然後通過用研手段去理解用戶行為。僅此而已。因此,用研一定不能帶功利心,用研一定是好奇心驅動的:理解用戶行為本身就是穩定的收益。功利心會扭曲用研的心態和手段,讓你產生挫敗感,甚至催眠自己得出錯誤的結論

好奇心

關鍵的是「好奇心」。

昨天我又把喬布斯 2005 年在斯坦福做的那次著名的演講翻出來又看了一遍。在演講的最後,他以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結尾。


我非常喜歡這四個單詞: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甚至把它貼在了我之前辦公室的玻璃上。

很長時間裡,我理解這句話是在說「謙虛和終身學習的心態」。這句話慣常的中文翻譯「求知若渴,虛懷若谷」表達的也是這個意思。

但現在,我理解喬布斯所說的是好奇心,一顆

初學者的好奇心。對喬布斯生前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是日本禪師鈴木俊隆的《禪者的初心》(“ Zen Mind, Beginner’s Mind ”),在這本書中,鈴木俊隆認為做任何事,都是在展示我們內心的天性。這是我們存在的惟一目的。重要的是,如何保持一顆初學者的內心。

從小到大,我們揹負了越來越重的東西。越來越多的知識、已經獲得的成就、繼續證明自己的渴望 ... 這些慢慢地佔滿了我們的心,使我們不再有空間去接收新的信息。

如果想發自內心的去了解周圍的世界和我們的用戶,我想就需要放下這些,承認自己不知道、接受自己可能做錯了、放棄對結果的執著 ... 迴歸初學者的好奇心

同理心

還有「同理心」。

加菲貓老師前一段寫了一篇很好的文章 —— 《我所理解的投資者教育》,在談到如何解決基金直播中「雞同鴨講」、「跨服聊天」的窘境時,他說:

基金經理在說:「我們要尋找優秀的企業」,基民在問:「科技股能追嗎?」。這其中的問題出在了哪裡?問題不在基金經理,因為他們努力把業績做好,把思想表達清楚。問題更不在投資者,因為他們提出的是最真實的、想知道的問題。問題在於,缺乏一箇中間的“翻譯”。

我同意這個結論。

我們的市場其實不缺投資者教育,看一看有多少平臺每天在發送多少有關投資的文章就知道了。我覺得真正缺少的是「有同理心的、長期的教育和陪伴」,是能把投資上的那些道理,用投資者和用戶真正能理解的方式,站在他們的角度,長期、潛移默化地講給他們聽,陪伴他們慢慢成長的人和機構。

這個「翻譯」,最需要的是「同理心」。

Bigger than yourself

無論是「好奇心」還是「同理心」,我想又回到了 Ego 的話題。隨著 Ego 變小的過程,我們自然而然就會收穫「好奇心」和「同理心」。

在週報《頭銜讓你成為管理者,追隨者讓你成為領導者》中,一位讀者問了我一個問題 —— 「如何讓自己的 Ego 變得更小?」

這是個我暫時還沒有勇氣、也沒有資格回答的問題。但也許可以借用我的夥伴米老師的簽名檔來分享一下我現在的理解:

Bigger than yourself

與其盯著 Ego 變小,不如把自己的關注圈變大 —— "Find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前一段在看《為什麼佛學是真實的》,作者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無我」的外在表現就是你和世界逐漸融為一體的感覺

究竟什麼是「我」?我的內心?擴大一些,我的身體?繼續擴大,我的愛人?再擴大一些,我的寵物?繼續,我的夥伴?別停,我的用戶?還有,我的同胞?...

去年我在連續讀的三本書中都讀到了「利他」。這三本書分別是《被討厭的勇氣》、《高效能人士的 7 個習慣》、《清醒》,它們有的講哲學、有的講個人成長和管理,也有的在講述企業文化,但它們最終都回到了這個詞,這個詞的另一個解釋就是 —— Bigger than yourself。

雖然現在還無法清晰的寫下來,但我想,我已經快把這些都串起來了。

直播

我調研的其中一個問題是:「為什麼會讀我的文章?」

一位讀者朋友的答案很有意思,他說:「

你的實證像是一場直播,不是帶貨那種直播,而是一場漫長的直播。就像你身邊有一個人,每週末把他關於投資、創業中的所學、所思、所想、所做,真實的告訴你。結果還不確定,但這個過程很有趣」。

我喜歡這個角度。今天這篇實證也是如此。

我的聊天實驗會繼續下去,同時我也想傾聽更多來自你們的聲音。我想知道「你們為什麼會閱讀我的文章」?我想知道「我們之前有哪些做的不好的地方」?我想知道「你們希望用投資解決什麼問題」?我想知道「投資和理財上你們還有哪些困惑」?

如果願意,你可以留言給我,也可以給我發送郵件 [email protected]

期待。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