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黄亚萍:利己主义者会幸福吗?


《人生》黄亚萍:利己主义者会幸福吗?


何谓利己主义者?

顾名思义,利己主义者,指的就是那些无论做什么事情,目的都是让自己获得好处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常常不折手段。

从短期来看,他们行事果决,能够快速达到自己的目标。可如果从长远来看,事情就会不太一样。毕竟,人都不是傻的,被坑一次之后,不会上赶着再去被欺负第二次。

因此,当利己主义者的真面目被周围人看清,他们行事也会遇到更多的阻碍,未来的发展也会面临窘境。

而在路遥的经典之作《人生》中的黄亚萍,就是个典型的利己主义者。从出生到成年,她都是要什么有什么。

家境殷实的她,从来没吃过生活的苦。需要稳定的男友时,张克南就陪在她身边,想要追求爱情时,高加林也是随她驱使。

黄亚萍乐在其中,殊不知,命运所有的馈赠从一开始就标好了价码。当她拥有的,一样样被命运收回,她又该何去何从呢?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黄亚萍的生活,一起看利己主义者是否真的能够收获幸福。

《人生》黄亚萍:利己主义者会幸福吗?


01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伤害别人

黄亚萍和张克南走到一起,源于张克南的执着追求。

两人是高中同学,毕业后,黄亚萍在广播站当播音员。张克南则是在副食公司当保管员。两人工作地点隔得不远。张克南也经常在空闲的时候,给黄亚萍送吃送喝献殷勤。

一开始,黄亚萍不喜欢张克南缠着自己。可她本人性子傲,没几个朋友,常常会觉得孤单。因此,她也没在明面上拒绝张克南的示好。

等到相处久了,黄亚萍也觉得张克南心地善良,做事靠谱,对自己也特别关心。甚至,在黄亚萍生病了怕父母担心的时候,张克南也会主动去照顾黄亚萍,还会换着花样做菜给黄亚萍吃。

出于感动,也出于没有更好的选择,黄亚萍半推半就地和张克南走到了一起。

几年相处下来,两人的恋情也很稳定。双方父母也很支持他们的交往。甚至,黄亚萍的父亲在确定要转业回到老家江苏时,也在帮张克南联系工作单位,要把张克南一起带走。

就像路遥在小说里写的:“生活本来一切都是在平静、正常和满意中进行的。”


《人生》黄亚萍:利己主义者会幸福吗?

可殊不知高加林的出现,搅乱了这一切。彼时的高加林因为走后门,成了县里的通讯干事。他文笔好,写的报道深入人心。就连一向高傲的黄亚萍也不自觉沦陷了。

为了和高加林走到一起,黄亚萍写信给男友张克南,提出分手。

她先是坦诚自己和高加林相爱的事实,再表示现在分手是为了快刀斩乱麻,让自己和张克南都能赶紧整理情绪,走出情感的困境。

并且,她还指出之前自己和张克南交往,不是因为爱情,只是因为感动。

而在信的最后,黄亚萍还不忘夸赞张克南是个好人,甚至请张克南为她祝福。

这信字字恳切,像是一个敢爱敢恨的人在正视了自己的爱情后,和错误的人决裂。


《人生》黄亚萍:利己主义者会幸福吗?

但细想你会发现,这信看似真切,可字字句句都透着自私的痕迹。

黄亚萍是在没和张克南分手时,就完全不顾张克南的感情,和高加林走到了一起;


黄亚萍接受了张克南多年的照顾,临到最后却只是一句淡淡的“我不爱你”就否定了别人的付出和感情;


黄亚萍把张克南打上“好人”的标签,给人一种如果不为她祝福,张克南就妄为好人的感觉。

足以见得,黄亚萍是个十足的“利己主义者”的同时,还十分善于利用示弱的方式,对他人进行情感绑架,让人无法对她进行指责。

这也难怪张克南在看完信后,只能自己在家痛苦,却无法对黄亚萍有半句指责。

而除去对张克南的伤害之外,黄亚萍一心要和高加林在一起,还伤害了当时正在和高加林谈恋爱的农村姑娘巧珍。

她在高加林摇摆不定的时候,对高加林说,如果高加林选择和巧珍,这个不识字的农村女人在一起的话,就是自我毁灭。

她说:

“你一个有文化的高中生,又有满身的才能,怎么能和一个不识字的农村女人结婚?我真不理解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虽然,黄亚萍的这句话只是推波助澜,帮助高加林决定分手的一剂催化剂,但为了自己的情感,肆无忌惮否定另一个女性,这也着实显示了黄亚萍作为利己主义者的丑陋嘴脸。


《人生》黄亚萍:利己主义者会幸福吗?


02

她最爱的,一直只是自己

表面看来,为了和高加林在一起,黄亚萍真的付出了很多。她顶下父母和前男友家的压力,还拼命谋划,要给高加林一片锦绣的前程。

她告诉高加林,自己全家很快会跟随转业的父亲一起,回到大城市江苏,并且以前途为筹码,要求高加林和自己走到一起。

她如愿以偿了。但殊不知,在她写给张克南的分手信寄出后不久,她的梦就碎了。

《人生》黄亚萍:利己主义者会幸福吗?


原来,虽然张克南决定隐忍,独自消化悲伤。但张克南的母亲却咽不下这口气。她拿到了高加林“走后门”当上通讯干事的证据,向县委告发了高加林。

县委查实后,决定撤销高加林的工作和城市户口,并且把他遣返回农村。得知消息后的黄亚萍拼命找关系,但却无济于事。

她不得不认清现实,如果她要和高加林在一起,那她就要接受高加林不再是风光无限的记者,而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人生》黄亚萍:利己主义者会幸福吗?


可黄亚萍怎么能接受呢?

她非常痛苦,而她痛苦的焦点在于:

“她真诚地爱高加林,但她也真诚地不情愿高加林是个农民!她正是为了这个矛盾而痛苦。”

黄亚萍找到高加林倾诉,高加林却直接向她提出了分手。黄亚萍慌了,她使劲表白自己可以和高加林在一起。但高加林却一针见血地指出,黄亚萍不会甘心当农民。而经过这次变故,高加林也明白,黄亚萍不是自己想要的那个人。

黄亚萍失落地离开了。她心有不甘,但这是她想要的结局。

虽然她做的所有决定都是在挽回,但从听到高加林被赶回农村的事情之后,她的内心就在逐渐疏远高加林了。

就像黄亚萍的父亲告诉她的,“感情归感情,现实归现实。”

黄亚萍是可以和爱人比翼双飞的,却不是可以陪对方度过低谷的人。她享受得了光鲜幸福的生活,却接受不了漫长岁月的蹉跎。

她爱高加林,却更爱自己。

所以对黄亚萍来说,失去高加林,也是一种必然。


《人生》黄亚萍:利己主义者会幸福吗?


03

种下“利己”的因,也会自食“失去”的果

小说里有个情节让人印象深刻,黄亚萍向父亲诉苦。她的父亲却说:“痛苦是你自己造成的。”

深以为然。

利己主义者是不断在为自己的人生做减法。

但不同于之前我们提倡的“断舍离”,是删去生活中繁杂的、会扰乱我们思维的东西。利己主义者做减法则是不断权衡手头拥有的东西、不断丢掉的过程。而丢掉的东西,很可能是她在若干年后回头看时最重要的。

《人生》黄亚萍:利己主义者会幸福吗?


想到曾经看过的一个故事:

苏格拉底曾经带着几个弟子去到一块麦地,要求弟子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一路上只许进,不许退。

弟子们埋头向前走。有的弟子刚走进去,看到大的麦穗就直接摘下了,因为他怕错过,可殊不知,前方路上还有更大的麦穗。

而有的弟子则迟迟下不了决心,只能在快要走到尽头时,匆忙摘了一个麦穗。

还有的弟子在分析了麦田的长势和分布规律之后,去到麦穗长得最好的区域,找到了长势最好的麦穗。

《人生》黄亚萍:利己主义者会幸福吗?


而回归到我们身上,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一个走过麦田的过程呢?一路上只能前进,无法后退。我们都希望摘到最大的那颗,可谁又真的知道哪颗麦穗是最好的呢?

就像黄亚萍,她起初选择张克南,因为她觉得张克南性格不错,值得共度一生。可之后,她发现了更好看的“麦穗”——高加林。

黄亚萍抱着“爱自己,就要给自己最好的”的想法,扔掉了张克南,选择了高加林。她以为自己抓到了最好的,但遗憾的是,这颗麦穗有自己的想法,黄亚萍也有。

他们终究不是同道中人,走不到一起。


《人生》黄亚萍:利己主义者会幸福吗?

黄亚萍继续踏上自己的路。她还在往前走,但我想,如果她依旧坚持“利己”,想要事事都让自己如意的话,那她必然很容易被“反噬”,最后一无所有。

毕竟,她不是世界的中心。

没人会一直迁就、疼宠她。她因为想要得到什么,而丢掉的东西,也终将会成为阻碍她走向幸福的障碍。

和我一起读经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