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说过”何以成为口头禅

  在现在的课堂上,特别是在低龄学生的课堂上,老师说一,学生不敢说二,长期以往便形成了老师的权威教学,学生将老师定义为真理的代言人。

老师是绝对的真理?

  记得在高中时候,某一次政治老师在讲解考试习题时,其中有一个选择题的答案,老师说选“C”,而班上很多同学则认为该选“D”,这时候分歧就出来了。老师不断强调“C”是正确答案。随着老师一遍遍的强调,班上反对的声音渐渐弱了,但还有几个声音坚持着。经过一番争辩之后,“C”“D”之争终于有了结果,正确答案是“D”,原来是老师拿错了习题答案才闹出了这次乌龙。很庆幸,在老师的权威之下,我们没有服从老师的绝对真理,而选择了真正的真理。

“老师说过”何以成为口头禅

  有一位老师曾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圆锥的高有多少条?”一名学生回答:“老师说过,圆锥的高是顶点到底面圆心之间的距离。因此,圆锥的高只有一条。”后来,不少学生回答问题时,都以“老师说过”开始,再说出相关定律、定义或公式。

  童声本悦耳,可“老师说过”在课堂上反复出现,成为学生的口头禅,深感刺耳。这些定律、公式、定义并非教师的发明,学生特别强调“老师说过”,显然是对教师的迷信——老师说过的,都是正确的。

学生应该尊重教师,但不能迷信教师。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文章《我最好的老师》。该文讲道,怀特森先生是一名科学课教师。第一天上课,他讲授了一种名叫“猫猬兽”的动物。他一面侃侃而谈,一面让学生传看一个颅骨。学生都认真做了笔记,结果是,随堂测验所有学生都得了零分。怀特森先生解释说,关于“猫猬兽”的一切,都是他故意编造出来的,这种动物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因此,学生记在笔记本上的全部都是错误信息。学生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就不应该得分。他由此告诫学生: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具有质疑精神。

“老师说过”何以成为口头禅

  怀特森先生用这种方式提醒学生,教师的话未必都可信,用以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勇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可是,有些教师总想方设法告诉学生:“老师永远是对的,你必须听我的。”正因如此,有的学生才把教师的话当 “圣旨”,把“老师说过”当成口头禅。

  “老师说过”成为学生的口头禅,暴露出教与学的诸多问题:一是教师一言九鼎,牢牢掌握着课堂的话语权;二是学生迷信教师,过度崇拜教师;三是学生缺乏质疑精神,思维固化。

  如果教师只是沾沾自喜,学生就容易产生“迷信效应”。一旦学生对教师过度迷信,就会成为一种病态,生病的不只是学生,还有教师。

学生崇拜教师实属正常,关键在教师如何看待、引导。

  一、鼓励学生向老师“挑战”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在《师说》中说过这样的意思,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处处都比弟子强,对知识的掌握有先有后,对方法的研究有深有浅。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质疑,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敢于向老师挑战,不一味盲从,敢于发表与老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从而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鼓励学生向课本“挑战”

  北宋思想家、教育家张载曾说过“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需疑”。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课文作者和教材编者虽大多是写作大家、专家,但因受历史的局限或其它原因,其作品绝不能说就完美得无可挑剔。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品永远是“半成品”,都有改进和完善的可能。孟子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教师要鼓励学生不迷信课本,敢于提出与课本不同的看法。语文教材中课文的标点、词语和注释,数学教材中的定义都可能会有错误,要教育学生敢于指出,说出自己的看法。

  三、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

“老师说过”何以成为口头禅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次大哲学家罗素到中国给大学生讲学,一上台就问“2+2=?”,这是个连小学生都知道的问题,而在场的竟无一人敢回答。原因是什么?因为罗素是个大权威。最后,罗素笑着告诉大家“2+2不就等于4嘛”。可见,权威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那么否定权威,向权威挑战,对于小学生来说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我们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这种挑战意识,鼓励学生不迷信权威,通过猜想和发现,敢于怀疑权威的结论,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破除迷信,敢于向权威挑战,本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教师的应尽之责。

  一位教师曾这样说过:“我想培养不迷信老师、不迷信课本、不迷信权威的学生。”如果教师都能以此为座右铭,培养尊重教师但不迷信教师的学生,那么“老师说过”就不会成为学生的口头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