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城究竟為何修建?除禦敵外,還有一重要作用,盡顯帝王心術

《清平樂·六盤山》中有一句話:不到長城非好漢。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也是中國在世界上的標誌。只是因為當初的一句話,全世界的遊客爭相湧入中國,他們不但成功登上了長城,還體驗了一把“好漢”的滋味。此外,“孟姜女哭長城”、“烽火戲諸侯”等故事都與長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其中蘊藏著古代無數勞動人民的血和淚。不過,當初修建長城的歷任皇帝們,他的的目的難道只是為了禦敵麼?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事實上,長城還要一重要作用,盡顯帝王心術。

中國長城究竟為何修建?除禦敵外,還有一重要作用,盡顯帝王心術


很多人都以為最開始建造長城的人是秦始皇,其實並不是,據史料記載,在遙遠的西周時期,長城就已經出現了。後世《漢書·地理志》記載:葉,楚葉公邑,有長城,號方城。在春秋戰國時期,諸國爭霸,在互相進攻的同時,也在構建防禦措施,長城的修建也就進入了第一個高潮。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他把之前斷斷續續的長城統一連接起來,這才有了“萬里長城”之稱。

中國長城究竟為何修建?除禦敵外,還有一重要作用,盡顯帝王心術


明朝建立之後,退回到漠北草原的蒙古韃靼、瓦剌部落仍不斷南下騷擾搶掠。與此同時,東北地區的女真族也逐漸興盛,成為邊境地區的安全隱患。明朝的皇帝們為了鞏固中國北方的邊防,在長達200多年的統治中幾乎沒有間斷過對長城的修築,再一次掀起大修長城的時期。

中國長城究竟為何修建?除禦敵外,還有一重要作用,盡顯帝王心術


從表面上看,秦朝和明朝都是為了抵禦外敵才大肆修築長城,可是在其他朝代,同樣也沒有停止過對長城的修繕,就連盛極一時的唐朝也是如此。事實上,修築長城的真實目的,卻不只是為了禦敵。由於遊牧民族缺乏與中土人士相媲美的發達科技,尤其是具有精湛技藝的手工藝人的缺乏,導致他們在面對城牆類的防禦工事時,攻擊效率一直都很低。

中國長城究竟為何修建?除禦敵外,還有一重要作用,盡顯帝王心術


當年,蒙古破襄陽花了八年時間,根本原因是藉助了從西域調來的火炮。明朝時期,後金始終不能越過山海關,因為在長城體系完整的情況下,即使他們攻破了一處長城入關,也會因後防不保而撤離。然而,那些遊牧民族進攻中原的根本原因,不是為了一統天下,而是為了融入農耕文明,因為農耕文明才是脫離傳統狩獵模式的新型生活方式。

中國長城究竟為何修建?除禦敵外,還有一重要作用,盡顯帝王心術


養活一個農耕家庭,只需要五畝地,而養活一個遊牧家庭,則需要五千畝草場,孰優孰劣,一目瞭然。然而,適合發展農耕文明的環境,恰恰就在長城以南,長城恰巧就在400毫米等降雨線上。天災,是橫在遊牧民族頭上的達摩克斯之劍,一旦草原鬧災,遊牧民族的牛、羊產量大減,他們為了活下去,就不得越過長城討生活。

中國長城究竟為何修建?除禦敵外,還有一重要作用,盡顯帝王心術


​遊牧民族靠什麼打天下?戰馬,而培養戰馬而騎兵都是需要本錢的,其實遊牧民族一直都在“超前消費”。中原大地上的歷代皇帝們,就是看透了這一點,他們修建長城限制了戰馬的機動力,遊牧民族無法進入中原,也自然學不到先進科技,也得不到補給,慢慢落後下去,在火炮橫行的時代,他們還是強弓硬弩,完全不在一個量級。因此,一時的防禦並不能換來一世安穩,使其慢慢落後才是皇帝們的根本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