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傳上座部佛教發展簡介

上座部佛教,又稱之為南傳佛教,巴利語為Theravāda,它是佛教中最古老的一個流派。主要盛行於現在的斯里蘭卡,越南,泰國,緬甸,老撾,吉普賽,和我國雲南的傣族等地。

上座部有三項原則,

1、佛陀沒有制定的戒律,沒有說過的法,我們不應當添加。

2、佛陀已經制定的戒律,已經說過的法,我們不應當廢除,不應當隨意竄改和刪改。

3、只應當遵行佛陀所制定的戒律、所教導的法。

他們堅持傳承和守護佛陀的原本教法,所以也被人們稱為“根本佛教”或者“原始佛法”,流傳於大乘佛教的經典(楞嚴經、地藏經、法華經、金剛經等)並未收錄於上座部的三藏經典中,所以他們不承認大乘佛教經典。

歷史緣由,在公元前三世紀,由阿育王的兒子馬興德長老組成的第九弘法使團把佛教正式傳入斯里蘭卡。於公元前247年來到了斯里蘭卡,當時的國王叫天愛.帝須王,公元前247~207年,國王和一批大臣首先皈依了佛教,成為了伊斯蘭卡的國教。同時修築了著名的“大寺”(Mahàvihàra,摩訶毗訶羅),這座大寺日後成為整個南傳上座部佛教的發祥地和弘法中心。

現在上座部比丘們仍然過著挨家挨戶託缽乞食、不非時食、住阿蘭若、半月誦戒、雨季安居、行自恣法、作咖提那衣等簡單樸素的原始佛教乞食制生活,近代佛學者,為了研究整個佛教學說的方便,按照語文分為三大系,即漢語系、藏語系、巴利語系。南傳上座部主要是巴利語,因為他們的三藏典籍都是巴利文寫的。他們不接受小乘這樣的名稱,所以我們以後去這些地方旅遊的時候不要這麼說他們。

信佛學佛地人都知道佛教的教主是釋迦牟尼,他原是迦毗羅衛國的一位王子,二十九歲出家,三十五歲成道,說法四十五年,八十歲入滅。他所說教活動的範圍呢主要是在古印度恆河流域的中游一帶,他收了很多男弟子(在佛陀時期是不提倡女子出家的),最著名的就是他的十大弟子---頭陀第一地大迦葉、智慧第一地舍利弗、智慧第一舍利弗、神通第一地目犍連、持戒第一地優波離、天眼第一地阿那律、說法第一地富樓那、辯論第一地迦旃延、密行第一地羅睺羅。在佛陀寂滅之後的第一年,便由他的上首弟子摩訶迦葉主持了第一次經典結集,誦集了佛陀生前所說的教法。(應為當時印度沒有寫書記錄的習慣都是口口相傳的),這次集會把當時誦出的教法分為毗奈耶(戒律)和達摩(法)兩大類(律藏和經藏),為後是奠定了佛經和論理的基礎。

佛滅之後,約一百年間,比丘僧團仍然按照佛陀所制訂的戒律過著原來最簡單的生活,基本上是以乞食為主,把佛的教義口教授給弟子,弟子們再向各地繼續傳播,宣楊四諦、八正道、五蘊、十二因緣等法。嚴持戒律,和合相處,不分派別。

在佛涅槃一百年後,當時的摩揭陀國迦羅阿輸迦(俗稱黑阿育)王在位時,僧團內部便發生了分裂。只要是因為戒律的見解有分歧。據說是在東部的一些比丘做了違背了原始的教義,引來了西部的不滿,後來七百萬長老在在吠舍離舉行第二次結集,這次結集的結果宣佈了雙方爭執的十點是違背戒律的,即所謂‘十事非法’。而這次因為沒有談妥東部大多數僧人不同意這個決定,在無奈之下,只好另起爐灶,自成一派,因為人多就叫大眾部。這樣,就有了“大眾部”和“上座部”兩個部派。這個時期為被稱為‘部派佛教’。

阿育王時期也就是佛陀涅槃後二百多年後,印度史上最著名的孔雀王朝阿育王統治的時期,由於國王非常虔誠的信仰佛教,極力宣傳佛法,他在當時建造了非常多的佛塔,寺廟,因此便有許多非佛教徒,結果使得那些不願意依附世俗權力的比丘們的反感,不願意與這些行為不正的人為伍,據說在華氏城的王室寺院中,有七年沒有舉行過“布薩”和“自恣”等宗教儀式。阿育王得知此事大驚,便邀請目犍連子帝須長老來到來首都華氏城舉行第三次結集,會結出了較為完整的“經”.“律”.“論”三藏。

這次大會,還曾作出另一項重要的決議,派遣傳教師到世界各國去傳播佛教。被派往僧訶羅(今斯里蘭卡)的使團,是由阿育王的兒子摩哂陀率領四位長老和一位沙彌,在提婆南毗耶·帝沙統治時期(公元前250~前210)到達該國的。他們傳教的工作進行得很順利,在不長的時間內,就使國王以及大臣和人民信仰佛教,建立了比丘僧團,創建塔寺,如著名的大寺等。以後,摩哂陀的妹妹僧伽密多也被派去斯里蘭卡,建立了比丘尼僧團,並從佛陀伽耶佛陀坐在樹下成道的那株菩提樹上折下一枝幼苗帶去栽在大寺園內,至今尚存,被視為國寶之一。從此開始,斯里蘭卡才有佛教。

北傳佛教記載,約在一世紀,迦膩色迦王時,在迦溼彌羅第四次結集,但南傳佛教史書無記載。斯里蘭卡的史學家評說:‘保存印度早已失傳的巴利文上座部聖典,是僧訶羅民族對人類文化遺產最偉大的貢獻。’(《錫蘭簡明史》)上座部的史書中認為這是第四次結集。上座部佛教在斯里蘭卡盛行後,與同泰國和緬甸等同為上座部佛教國家有著密切的往來,並且互相學習,互相救濟。在斯里蘭卡的佛教興盛時期傳播到東南亞各地,尤其是泰國和緬甸,到了國家佛教衰弱的時候,又從泰國和緬甸傳了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