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宮情事:可以當孃的萬貞兒,憑啥拴住了朱見深的心?

朱見深即帝位時十七歲,正值青春年少。兩宮太后為替新皇帝選擇皇后人選,頗費了一番心思。她們在英宗生前親自替兒子選定的十二名淑女中,再行認真挑選,選了王、吳、柏三人,留住宮中,慢慢進行教導考察。

朱見深的生母周太后,命司禮監牛玉在三名淑媛中,選定一人為皇后。牛玉對周太后說,先帝在時,曾屬意吳女和王女,我看二女姿貌相當,分不出誰更美麗端莊,比較起來,似是吳女更為賢淑。周太后便作主,替憲宗朱見深擇定吳氏為皇后,錢太后當然沒有什麼意見。

誰知大婚之後,皇帝新郎並不貪戀吳皇后的青春美色,而是常常宿在嬪妃萬氏宮中,這使吳皇后又氣又羞。她不明白,自己哪一點比不上徐娘半老的萬妃,無論姿色才學,還是門第修養?她更不明白的是,比皇帝大十七歲的萬妃,用什麼手段把皇帝的心死死拴住?

原來,大婚前的明憲宗,早已同年過三十的宮女萬貞兒有了私情。萬貞兒原籍青州諸城(今山東諸城)人,父親萬貴為縣衙掾吏,因親屬犯罪,被謫居霸州。萬貞兒年僅四歲便充入掖庭為奴,十多年後,出落得花容月貌。孫太后憐她聰明伶俐,命她在紅壽宮管理服裝衣飾等事。

明宮情事:可以當孃的萬貞兒,憑啥拴住了朱見深的心?

天順六年(公元1462年),孫太后病死,年已十五的皇太子乘機把萬貞兒要進東宮,做自己的貼身侍女。儘管萬貞兒已年過三十,但仍是處女,且華色猶濃,看上去不過二十左右。從此,兩人便瞞著宮裡人,幹起了風流韻事。

明憲宗即位後,唯戀著萬貞兒一人。照他心思,是要冊立萬貞兒為皇后,但以一個年齡比他大十七歲,又是微賤出身的宮女之身,想坐上皇后寶座,幾乎是做夢。迫於禮制,也迫於母命,憲宗只得與吳皇后成婚。

憲宗和吳皇后大婚以後,年輕美貌的皇后並沒有打動憲宗,他依然與萬貞兒如漆似膠,形影不離。由於憲宗對吳皇后不聞不問,吳皇后便把這一切歸結到了萬貞兒身上,對萬貞兒動用了杖刑,打的萬貞兒站立不起。此事很快就被傳開了,並傳到了朱見深的耳朵裡。

明宮情事:可以當孃的萬貞兒,憑啥拴住了朱見深的心?

這下可不得了,憲宗大怒,要找吳皇后評理,萬貞兒攔住憲宗,不讓去鬧。憲宗又恨皇后,又憐萬貞兒,伸手解開萬貞兒的衣服,見她白嫩的肌膚上,一道道杖痕透著血色,不由怒從心起,發誓道:“此等潑辣貨,我若不把她廢去,誓不為人!”。第二天一早,憲宗便去見兩宮太后,說吳皇后舉動輕佻,不守禮法,不堪居六宮之首,定要廢去。錢太后不便說什麼,周太后勸阻道:“冊後才一月便要廢去,豈不惹人笑話?”憲宗堅持要廢,周太后溺愛兒子,只得由著憲宗。

於是,一道廢后詔書下達,命吳氏退居別宮,還把司禮監牛玉罰往孝陵種菜。

過了兩個月,周太后下旨,要憲宗冊立已同柏氏一起被封為賢妃的王氏為皇后。王皇后生性軟弱怕事,知道皇帝寵幸萬妃,只得處處謙虛忍讓,做個傀儡皇后也就罷了。

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萬妃生下皇長子,憲宗大喜,立即進她為貴妃,又派出使者四處禱告山川諸神。誰知偏偏天不從人願,未等滿月,這位龍子竟短命夭折了。

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春,萬貴妃死了。萬貴妃一死憲宗好似失了主心骨,悽然說道:“貴妃一去,朕亦不久於人世了!”

明宮情事:可以當孃的萬貞兒,憑啥拴住了朱見深的心?

他主持貴妃的葬禮一如皇后之例,並輟朝七日。這年八月,鬱鬱寡歡的憲宗果然也得了重病,追隨萬貴妃而去。萬貞兒以一個卑微的宮女,半老徐娘之身,竟一舉奪寵,寵冠後宮,做了二十多年無名有實的皇后。各種原由,無人能曉。至於憲宗的兩個皇后吳氏和王氏,一個是新婚伊始便守活寡,一個是當了一輩子的傀儡。

憲宗去世後,孝宗即位。史料上最早有關萬貴妃官方記載,是明朝的官方史籍《憲宗實錄》。

原來,孝宗自幼就目睹父親憲宗對其生母不理不睬,卻對萬貴妃關懷備至,自其六歲被立為太子,到即皇帝位共十二年,憤憤不平之心由來已久,借為前朝修史之機,不好意思罵父親,就罵萬貴妃。

除了孝宗外,內廷外朝其他人對萬貴妃的印象也不好。憲宗的那些嬪妃、二十多個子女及他(她)的生母、還有憲宗的親生母親周太后,對憲宗專寵萬貴妃數十年,無不憤恨。

《憲宗實錄》中說:“服用器物窮極僭儗,四方進奉奇技異物皆歸之”,萬貴妃的穿著日用品皆奢華,同皇上有都得一比,各地獻給皇上的奇珍異寶,也被她所享用。憲宗千方百計給她好東西,讓她歡喜,博取歡心。

又說:“一門父兄弟侄皆授以都督都指揮千百戶等官”,是說萬貞兒孃家人都因裙帶關係被封了官職。

還說:“佞幸出外鎮守內備供奉者,如錢能、覃勤、汪直、梁方、韋興……假以貢獻買辦科歛民財……擅作威福戕害善良弄兵構禍。”這是說萬貴妃罩著一班宮內宮外的壞人,這些人在外面搜刮民財,作威作福,殘害忠良,這些人還在邊疆尋釁滋事。

在《明史萬貴妃傳》裡,有兩項對她嚴重的指控:第一、“掖廷御幸有身,飲藥傷墜者無數。孝宗之生,頂寸許無發,或曰藥所中也”。意思是說,萬貴妃一旦發現被憲宗寵幸過宮中女子有身孕,就立即用藥令她們強行墮胎,許多懷了憲宗龍種的嬪妃宮女,都未能倖免,就連後來的孝宗出生時,頭頂禿了一塊,也是因他母親懷他時中毒而起。第二、“紀淑妃之死,實妃為之”。是說孝宗生母紀妃,也是萬貴妃毒死的。第二項關於紀妃和孝宗身世的指控,同時詳盡地寫在《明史紀太后傳》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