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王兵敗九宮山,三千宮女嫁鄉農,探祕明朝開阜200年財寶下落

相傳,明末李自城攻進北京,從明朝貪官與士紳手裡,勒索得到

價值兩億五千萬兩白銀的財物裹挾走了明朝後宮二千名宮女。後來李自成兵敗九宮山,意外身死。幾十萬大軍頓作鳥獸散。

那一批相當於明朝開阜以來所有財富總和的寶藏,再加上明宮的二千佳麗們,從此下落不明

其實這一批財寶,可能並沒有傳言中那麼多。並且一大部分在大順軍“聯明抗清”時充當了軍費;另一部分,在大順軍窮途末路之時,被李自成的“高皇后”和侄兒李過,埋在湘鄂贛三省交界的深山之中。

闖王兵敗九宮山,三千宮女嫁鄉農,探秘明朝開阜200年財寶下落

大順軍“聯明抗清”失敗後,“高皇后”退回湖南繼續抗清,最後眼看反清無望,把寶藏分給了眾將士,大順軍從此雲散煙銷。

而那“二千明宮佳麗”和大順軍的老弱殘兵,就居住在江西九江修水縣的白嶺鎮。

一、李自成的寶藏有多少

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領兵攻進北京。明朝兵部尚書張縉彥“開門迎降”。同一日,崇禎皇帝吊死煤山。意外得來的勝利,讓李自成和他的兩萬士兵有點懵圈。因為他們本來並不想“佔江山”,只是想搶錢、搶糧、搶不可說而已。

於是李自成找人安葬了崇禎皇帝后,接著就在3月27號,開始針對明朝的貪官,進行“追贓助餉”。

李自成手下的劉宗敏,原來是一個鐵匠。《明史》記載:劉負責拷問京中士紳百官,找人打造了5000套“齊備鐵稜、鐵釘,能夾人至碎骨”的夾棍。再加上“炮烙”、“鞭打”與凌遲威脅等等方式,以逼死1600人命的代價,不到一個月時間,就從明朝的各級官吏和士紳手中,

搶掠得到約七千餘萬兩白銀。

闖王兵敗九宮山,三千宮女嫁鄉農,探秘明朝開阜200年財寶下落

《明季北略》又說,李自成從紫禁城宮中搜到的“內帑”三千七百萬錠,金一千萬錠,每錠皆五百兩。兩筆財寶,合計數量已經超過白銀兩億五千萬兩銀以上。

按明朝一斤等於16兩算,這兩億五千萬兩,約合現在7812噸!如果李自成用馬車和騾車來拉,按每車能拉2噸貨算,需要3906輛馬車。每一輛馬車,起碼要安排一個車手,四個以上的護衛吧,那麼算下來至少需要兩萬人。

而當時李自成進京,最初人數不足兩萬。後來和援軍匯合,人數一度有所上升,但是和吳三桂“一片石戰役”之後,撤回京城時只有三萬餘人。怎麼能運輸走這麼多財寶呢?

即使去掉《明季北略》內帑的三千七百萬兩,只按《明史》七千萬兩,再鑄成金餅運走的說法算,也有2187.5噸。也要用一千多輛馬車,幾千士兵來押輸。令人感覺不可思議。但是如果按民間傳說,“九驢十八擔”又太少了。

闖王兵敗九宮山,三千宮女嫁鄉農,探秘明朝開阜200年財寶下落

辜且就按《明史》的七千萬兩算吧。那麼,這七千萬的寶藏,最後下落為何呢?

二、李自成寶藏散失全過程探秘

1.晉商的第一桶金

李自成和吳三桂一戰兵敗,損失慘重。之後一怒殺了吳三桂全家,再一把火燒了紫禁城,帶著手下退回陝西省西安。

從四月二十一號開始,到七月退出西安之前,李自成主力部隊只在山、陝兩省路過。帶著鉅額財寶,行動十分不便。因此有傳言,他撤兵中途,丟了或者藏了一部分寶藏在山西。後來被山西的商人得到。成為晉商票號的“第一桶金”。

李自成回到西安之後,為保險,不敢把寶藏運回自己老家米脂。於是分出一部分寶藏交給族中親信,令其遷往陝北“太平村”。

不久之後,清軍兵分兩路,由多鐸、阿濟格帥兵夾擊潼關。李自成大順軍分成東西兩路軍同時撤退。李自成“東路軍”撤退時,隨軍帶走了另一部分財寶。

闖王兵敗九宮山,三千宮女嫁鄉農,探秘明朝開阜200年財寶下落

2. “高皇后”安置明宮二千佳麗

李自成將“東路軍”攜帶的那批寶藏的運輸工作,交託給他的“高皇后”和老營士兵。因為老營都是最初跟著他起義的人馬,只有他們和自己的老婆最靠得住。

李自成在九宮山意外身故後,他的侄兒李過,帶著手下與“高皇后”在湖北通城縣匯合。這就說明,“高皇后”一直是和李自成的“東路軍”在一起移動。那麼,那批財寶自然是隨軍的。

據《明末農民起義史料》中說:李自成死之前,統帥的東路大順軍原有二十餘萬人馬。李自成一死,前後降清者,共計十餘萬。

“高皇后”陡然失掉一半兵力,又帶著大批財寶和“二千明宮佳麗”進退失據。於是在與李過匯合後,決定與南明政權聯合抗清。

就在這個時候,“高皇后”和李過,遣散了“老弱殘兵”。同時把那一批明宮佳麗安置在江西修水縣白嶺鎮附近。

闖王兵敗九宮山,三千宮女嫁鄉農,探秘明朝開阜200年財寶下落

南明“湖廣巡撫堵胤錫”因“軍糧百不能支”,主動聯繫“高皇后”談判合作。“高皇后”一方沒有良將。為了生存,必須聯合南明政府。但是她不可能冒險將全部寶藏帶著,跟隨南明軍隊到廣東。

於是“高皇后”安置“二千明宮佳麗”的時候,同時就安排人員,把至少一半的財寶,埋在了湖南或者江西某地。

也有人認為埋在了湖北通城縣,但是不太可能。因為大順軍當時草草安葬李自成之後,就決定繼續往江西、湖南撤退,不可能把寶藏留在“敵佔區”。

3. “死而復活”的李過與寶藏的最後下落

“高皇后”和李過“聯明”之後,得到禮遇。一是因為他們兵力充足,二是因為他們“手裡有錢”。後來,“高皇后”可能改嫁了一個南明的“曹國公”,因此廣東樂昌地區,又有人叫她曹國公夫人。


闖王兵敗九宮山,三千宮女嫁鄉農,探秘明朝開阜200年財寶下落

當時曹國公在樂昌山上有山寨。“高皇后”帶去的另一半,充作軍費的李自成寶藏,就安放在山寨之中。這一批寶藏的數量估計略佔李自成寶藏的一半左右。但是在二十年的抗金戰爭中,最後都消耗殆盡了。

之後,“高皇后”回到了湖南。

據《南明史》記載,李過於永曆四年(公元1650年)病死於南明軍中。

跟著發生了一件詭異的怪事。李氏族人的族譜《西樓雄夢》之中,“李過”突然復活,跟“高皇后”回到湖南抗清。

“李過”與“高皇后”帶殘餘的大順軍,分成十餘個山寨,隱藏在湖南平江縣、江西修水縣的群山之中。

“李過”和“高皇后”則留在通城縣張師山上。張師山頂有一座白雲廟,就是李自成寶藏最後的貯存場所。山寨四通八達,一面通往江西的修水,一面通往湖南的平江。方便山寨及時向四方運送軍餉。


闖王兵敗九宮山,三千宮女嫁鄉農,探秘明朝開阜200年財寶下落

順治年間,十萬清兵圍攻大順軍四萬人馬。“李過”帶人撤退到平漢縣石牛寨。“李過”知道反清無望,就在一間破廟裡,把李自成的寶藏分給眾人,大家趁夜散了。最後“李過”在當地的黃龍寺出家,號黃龍真人。

其實,這個“李過”可能是李過的養子李來亨,或者是“高皇后”後來的丈夫“曹國公”。

又因為《南明史》上說:李來亨最後死在湖北茅麓山。那麼,這個“李過”是“曹國公”的可能性更大一點。就不知道這個“曹國公”真實的身份是誰,“高皇后”最後又隱居去了哪裡,就不得而知了。

闖王兵敗九宮山,三千宮女嫁鄉農,探秘明朝開阜200年財寶下落


參考:《明史》、《南明史》、《明末農民起義史料》、《明季北略》、《西樓雄夢》(李過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