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曾在此居住,有棵桃树的历史比大昭寺还久远

每年从3月下旬开始,朋友圈和微博就被西藏林芝的桃花刷屏了。今年因为疫情,桃花节取消,桃花依旧盛开。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曾在此居住,有棵桃树的历史比大昭寺还久远

来西藏看桃花,其实不用非去林芝凑热闹,在拉萨,同样可以满足你对春天的向往。

不若江南桃花的妩媚玲珑,西藏的野桃花躯干高大、恣纵,彷彿迳自从岁月风霜间破土而生,虯结的枒槎尽朝八方偾张着,花朵却生得细密精致。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曾在此居住,有棵桃树的历史比大昭寺还久远

林芝的桃花开的是满山遍野的气势,而拉萨的桃花是开在角落的气质。拉萨色拉色后山的寺院里,几棵百年古桃木盘根错节的立于房前屋后,一树绽放的桃红恰到好处的点缀了红的墙白的塔。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曾在此居住,有棵桃树的历史比大昭寺还久远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曾在此居住,有棵桃树的历史比大昭寺还久远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曾在此居住,有棵桃树的历史比大昭寺还久远

拉萨市有一座医院,叫军区总医院。这里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左右两边——左边位于帕邦卡,右边位于色拉寺——有两座天葬台,三点连成一个弓形。天葬台—医院—天葬台。有必然的联系吗?不得而知。但是左边的帕邦卡寺,却是传统的转经道之一。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曾在此居住,有棵桃树的历史比大昭寺还久远

这是一块建立在完整石头上的寺庙,石头的面积足有一亩地大,据说是块母石头,和旁边一块公石头一起从印度飞来。和西藏许多地方一样,这里也充斥着各种传说,但是帕邦卡的出名,不在于传说,而是因为史实。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曾在此居住,有棵桃树的历史比大昭寺还久远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曾在此居住,有棵桃树的历史比大昭寺还久远

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后,先是修建了布达拉宫。帕邦卡是他修建的第三个建筑,时间比大昭寺和小昭寺还要早。因此帕邦卡在藏族人心目中的地位也是蛮高的。

松赞干布曾在此修行,接待外国使者,谈论国事。他和唐朝文成公主在拉萨联姻后,两人也曾在这里修行。据说,在巨石上修建的白色房子为松赞干布修行所用,在最上面的黄色房子则为文成公主所用,寺里还有株文成公主当年亲手种的桃树。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曾在此居住,有棵桃树的历史比大昭寺还久远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曾在此居住,有棵桃树的历史比大昭寺还久远

松赞干布派遣的年轻大臣吞弥·桑布扎从印度留学归来后,在这里创造了藏文。至今保留着史传第一块西藏的六字真言石刻,为吞弥·桑布扎手书,也是藏族人心目中的圣迹。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曾在此居住,有棵桃树的历史比大昭寺还久远

藏文发明转眼千年,影响深远。连英语中都有藏文字借词,如牦牛Yak就来自藏文字,野驴、黄羊的英文也都是藏文字的借词。更有意思的是,马球Polo也来自藏文字Po-Lo。而这种神奇的文字,全部来自于吞弥·桑布扎,藏文字的始祖。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曾在此居住,有棵桃树的历史比大昭寺还久远

石头上的帕邦卡从前有七层,“文革”使这里毁灭,成为三层建筑,但这丝毫不能阻止新寺庙继续与石头成为一体,就像从石头上长出来一样,甚至石头缝隙里也修建了佛殿,小小的窗户中透出一线线追灯似的太阳光,很神秘。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曾在此居住,有棵桃树的历史比大昭寺还久远

站在帕邦卡,一览拉萨全貌。转山的人们依旧行走;沿着山路的桑烟依旧飘荡;历史依旧厚重,红尘中,依然有别出的仙境气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