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有福之人,身上都有这6大特质,看看你占几个?


提到福报,立刻会想到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有福不用忙,无福跑断肠。人生百态,有人吃穿不愁,有人却能够活着就非常不容易。那为什么有人天生命好有福,而有人生来命苦福薄?为此,很多人觉得命运不公、怨天尤人。这种思想是无知的,因为决定我们今生福祸的不是上天,而是我们自己的因果。

“预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预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正是我们前世种下的“因”,决定了我们今生的“果”,今生的命运。一切都是自己业力的感召,抱怨没有用。佛家常说“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一个人或一个家庭最厉害的“风水”是什么,不是所居住地理位置的风水,而是人的心念、人的德行。

佛说:有福之人,身上都有这6大特质,看看你占几个?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能转变一切物境吉凶,心好的人,无论住在哪里,哪里都是“风水宝地”。佛教对于修行人提出了六种修行的智慧: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若能一心摄持,必能消解业障,修得无量福果,真实究竟地改善自身的命运。有福之人,身上都有这6大特质,看看你占了几个?

佛说:有福之人,身上都有这6大特质,看看你占几个?

一、懂得“布施”

“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布施,后必得安乐”,布施是修福修慧的一大福田。一个人最大的贫穷就是没有福报,布施看似是吃亏,实际上是加倍福报的补偿。一个人越是贫困越要懂得发心布施,哪怕再微乎其微的布施,若能利益他人,就是为自己积福。佛不是成佛了才去渡的众生,而是渡的众生多了,才成佛。

人亦是如此,不是等到有钱了才去布施,而是没钱的时候,仍能去布施,才会越来越有福、富足。布施不是必须要物质给予,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助力,哪怕只是一个对他人善意的微笑,也是无量布施。“莫疑积德天不见,百年顷刻回头见”,你的善业,利益他人的同时,更是为自己修德积福。

佛说:有福之人,身上都有这6大特质,看看你占几个?

二、懂得“持戒”

有人说“持戒”是束缚,是捆绑,这是误解。持戒实际上就是告诉大众要心存敬畏。人如果没有敬畏感,就会狂妄自大,一旦心生傲慢、肆意妄为,往往必有灾祸,就像那句话说的: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戒律就是告诉我们哪些事做不得,一旦做了自食恶果。“如是因,如是果”,当一个人明白了因果,才能真正懂得如何把握和改善自身的命运,趋吉避凶,人生自然吉祥、福报满满。

三、懂得“忍辱”

忍辱是修行的大智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很多人在顺境的时候往往都表现得很有修行,然而一遇到那种境缘,比如有小人、恶人故意伤害自己,就立刻生起嗔恨心。“量大福大”,心量小、格局债,不懂包容,这就是不能忍辱。所以有那句话叫“冲动是魔鬼”,处理事情不过脑子,非要和别人争个高低上下,都是愚痴行为,是无福的表现。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学学弥勒佛的智慧和心胸:大度能容、开口常笑。凡事一笑而过,欢喜他人,亦是庄严自己。

佛说:有福之人,身上都有这6大特质,看看你占几个?

佛像的剪影

四、懂得“精进”

很多人将佛教误解为好逸恶劳、懈怠消极,这是大错特错的。佛教教人看破放下,但不是不努力,而是更明白、更清醒地前行,摆脱烦恼苦海,活出自在大境界。《普贤菩萨警众偈》曰: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慎勿放逸。人生无常变幻,更要精进修行,早证菩提,脱离六道轮回、离苦得乐。

五、懂得“禅定”

提到“禅定”,很多人会说是打坐。形式上的确如此,但更重要的是修禅定心。为什么要坐禅入定?因为要净心。很多人之所以活得很累、很苦恼,是因为心中妄念不断,杂念丛生,心不能安定,心乱、心妄动,则感受到人生诸苦。“心不妄动,才是生路”,打坐看似是外行不动,实则是要做到内心不生一丝杂念、制心一处,方能无事不办。

佛说:有福之人,身上都有这6大特质,看看你占几个?

六、懂得“般若”

般若,即智慧。人生需要智慧,没有智慧,不能建立正信,就不能觉悟,颠倒愚痴、迷信无知,便难以得到渡化和解脱。没有智慧的人,障深慧浅,没有什么福报,人生也会过得很苦。如果再妄造恶业,后世更是堕落苦海。学佛不要迷信佛菩萨神通,而应懂得“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觉性提高了,离开悟才不会远。

以上这6大特质,你占了几个?感恩您的阅读与分享,祝您命好福深、六时吉祥。南无阿弥陀佛。

佛说:有福之人,身上都有这6大特质,看看你占几个?


佛说:有福之人,身上都有这6大特质,看看你占几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