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賦能丨郫都區探索“共享田園”模式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我們相信,每人都有一個田園夢。在那方精神的淨土裡,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或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改革賦能丨郫都區探索“共享田園”模式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生活在大都市的我們,被鋼筋水泥緊緊包圍著,該向何地何處去追尋,鐫刻在骨子裡的鄉土,和融化在靈魂中的鄉愁?

改革賦能丨郫都區探索“共享田園”模式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在郫都區鄉村振興博覽園,棋田、廣福、先鋒、安龍......新村民和新農人,耕種在成方成塊的大田裡,描繪一幅幅人村境業和諧共生鄉村畫卷!

改革賦能丨郫都區探索“共享田園”模式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01丨政策背景

謀篇佈局,擘畫發展藍圖

農村綜合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舉措。2019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於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提供了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著力破除戶籍、土地、資本、公共服務等體制機制弊端,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的理論支持和政策支撐。該意見為郫都區以深化改革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指明瞭方向。

改革賦能丨郫都區探索“共享田園”模式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在此基礎上,郫都區出臺《成都市郫都區“共享田園”建設指導意見》,有效集成了土地制度改革、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等農村8項改革,通盤考慮景區化打造、環境整治、林盤保護、資源開發、產業發展、品牌提升等多元功能,創新完善人才引進機制,提出了土地、農房、資產和生產資料、生活資料全要素互補、互動、共享的“共享田園”發展模式。

改革賦能丨郫都區探索“共享田園”模式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02丨模式解讀

安逸郫都,找準發展路徑

“安逸郫都 共享田園”發展模式是以農民集體為組織主導,以共享經濟為理論支撐,以互聯網為技術支撐,以城市家庭及“候鳥”群體需求為市場支撐,以農用地和宅基地“三權分置”為政策支撐,聯合政府、企業、農戶等多元主體,以田園、農耕和民宿共享為主要特徵,集農事體驗、鄉居養生、休閒旅遊和綜合服務於一體的農商文旅融合發展新業態。

改革賦能丨郫都區探索“共享田園”模式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該模式主要包含三大特徵:一是產業共營,通過農田認養、農產品直供、旅遊點共營實現農業、旅遊、文創等產業一體化發展。二是環境共建,通過農房改造、美麗鄉村建設、林盤保護利用,提升田園居住品質。三是利益共享,通過集團經營、土地流轉、房屋入股和產品銷售分紅等共享收益。

改革賦能丨郫都區探索“共享田園”模式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在省自然資源廳指導下,郫都區深入探索創業、要素、產品、生活、生態“五大共享”,建立健全人才進村留用機制,引進有情懷、有技術、有實力、會經營、善管理的農村緊缺型人才,開闢經濟增長新領域、培育產業融合新業態、創造共享經濟新模式,推進城市人才、資金、技術、信息等要素與鄉村生產、生活、生態等資源互通共享,實現生產要素有序流動、城鄉資源合理配置,逐步構建起

“一園二新三轉變四協調五共享”城鄉融合發展格局。

改革賦能丨郫都區探索“共享田園”模式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一園

跨村跨區域整合各類資源形成錯位、互補發展的“共享田園”。分析城鄉形態、資源稟賦、產業現狀、人口結構,出臺共享田園建設指導意見,明確建設原則、目標、內容、範圍;以棋田村為核心,帶動安龍、廣福、戰旗、先鋒等村,一體化推進大田景觀、共享空間、共享民宿打造,構建“共享田園·五村聯盟”空間格局,實現空間、形態、風貌、景觀和諧共生。

改革賦能丨郫都區探索“共享田園”模式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二新

新農人:以農用地認養為基礎,採取自耕自種、認種認養、代耕代種等方式,引入城市客群在鄉村體驗、生產、生活及消費。

新村民:以宅基地改革為前提,制定《郫都區“共享田園新村民”引進指導意見》,建立健全“引進—管理—退出”工作機制,引入有實力、有情懷、有項目、有資本的高端人群成為服務、發展鄉村的新村民。在引進方面,重點招引現代農業、鄉村旅遊等8類緊缺人才,經2/3以上村民(村民代表)同意,簽約成為新村民;在管理方面,強化溝通聯絡,開展考核評比,做到有進有退;在權責方面,新村民可依法流轉農用地、集體建設用地,並結合宅基地“三權分置”,享有公共服務等同等權利,並遵守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

改革賦能丨郫都區探索“共享田園”模式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三轉變

生產關係:通過農用地三權分置,以農用地認養為基礎,前端鏈接農民、後端吸引市民,形成“農民—土地—市民”雙向聯繫有機整體,實現城鄉生產關係優化、調整和重構。同時,按照五大共享理念,構建適宜現代農業、創意農業、休閒農業、體驗農業發展的新的生產關係。

生產方式:通過引進新村民,帶入人才、資金、技術、信息、工具等生產資料,推動傳統耕種方式向現代種植變革,促進城市消費者向鄉村生產者轉變;通過招募新農人,以共享形式組織職業農民、農技人員、農業經理人和城市客群,變簡單協作為集成合作、自由生產為定向生產、單一農業為功能農業。

生活方式:盤活農村生態、房屋、土地等資源,以景區化打造為抓手,統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大地景觀塑造、林盤院落保護、閒置房屋改造、特色民宿建設,打造“房—地—院—園—境”共為一體的生活場景,滿足城市客群居住、耕作、休閒、體驗、收穫等田園生活、度假康養多元化個性化需求。

改革賦能丨郫都區探索“共享田園”模式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四協調

多元主體:明確政府、集體、農戶、市民等參與主體功能定位,把握多元力量協同推進內在邏輯,高效凝聚形成建設合力。政府發揮主導和推動作用,開展確權登記,完善產權制度,編制村莊規劃,引導實現“五大共享”;集體經濟組織開展集體資產股份化改造,完善民主治理結構,提升市場運營水平;原住民、新村民和新農人依託線上線下平臺,依法參與共建共治共享,建設多方共贏新集體,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利益關係:參照公司法、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等法律法規,科學設置股權架構,建立完善以“投資比例+貢獻度+獎勵”為綜合考量的利益分配機制,保障各類參與主體公平合理分配總體利益。

城鄉關係:統籌運用 “城市”和“鄉村”兩種資源,探索打通城鄉要素流動制度性通道,促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平等交換、互為共贏。著力引導城市人才、資本、管理、信息、技術等要素向鄉村流動聚集,整合農村土地、空間、田園、文化、生態等資源,通過共享田園載體實現城鄉要素雙向流通、交換、共享。

產權關係:堅持集體建設用地、宅基地、承包地所有權不變,明晰所有權與使用權、承包權與經營權、資格權與社員權,推進土地使用權流轉共享。通過農用地和宅基地“三權分置”,新農人取得農用地使用權,新村民有償有期限取得宅基地使用權。

改革賦能丨郫都區探索“共享田園”模式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五共享

創業共享:

引導新村民參與鄉村發展,開發利用農村現有資源,培育導入新產業新業態,打造農業雙創高地。支持新村民從事農產品種植、研發、營銷,開展鄉村旅遊、餐飲民宿、藝術文創、公益事業等領域創新創業,與在地資源和本土村民深度融合。

要素共享:聚焦全產業鏈構建、消費場景打造、生態資源轉化、鄉村治理等領域,加強政策、資金、制度安排,促進城鄉要素彙集成勢。城市人才利用資本、技術、信息、管理等與鄉村土地、田園、生態等要素進行融合、交換、共享。

產品共享:推行品種、標準、技術、管理、銷售“五個統一”,新村民和新農人通過認領種養、預定代種、自產自銷、體驗採摘等方式共享農產品。

生活共享:以農耕文化保護傳承、鄉村生活體驗、鄉村場景為載體創建共享生活社群,使原住民和新村民相鄰居住、共同學習、體驗田園、享受勞作,營造陶淵明式生活景象,繪就郫都版“富春山居圖”。

生態共享:推廣綠色生態種植技術,實施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環境治理,推廣鄉村低碳生活,共同守護川西平原“水、林、田、園、路”生態資源和空間格局,共同享受茂林修竹、岷江水潤、美田彌望、蜀風雅韻的美麗鄉村。

改革賦能丨郫都區探索“共享田園”模式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03丨平臺構想

線上線下,搭建發展平臺

項目運營主體將廣福、戰旗、棋田、先鋒、安龍等示範村的特色優勢資源進行整合,打造多村連片發展的特色旅遊環線;通過搭建線上、線下平臺將其推向市場,為目標客戶提供旅遊、養老、體驗等定製服務。

通過線上、線下平臺推介“安逸郫都 共享田園”,在共享田園裡為新農人、新村民提供服務,盤活農村集體資源,壯大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改革賦能丨郫都區探索“共享田園”模式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04丨資源介紹

多村聯營,夯實發展支撐

安龍村

安龍村位於安德街道城區東南面2公里,近郊郫都區,地處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帶、成都西部溫郫都國家自然生態保護區內,東部緊鄰成都市繁華市區,距成都市三環路25公里,成都市市區32公里。安龍村以小微盆景為產業發展定位,擁有盆景和花卉苗木企業30餘家,2018年獲批林盤3A級景區,是成都市“可持續發展生態示範村”。

改革賦能丨郫都區探索“共享田園”模式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棋田村

棋田村位於安德街道東北面2.5公里,距成都市三環路23公里,成都市市區30公里;西靠都江堰風景名勝區,距都江堰20公里。以稻魚共生生態種養為主的冬水壩農場被四川省自然資源廳列為“共享田園”試點核心區,目前已啟動新農人招募和新村民引進。

改革賦能丨郫都區探索“共享田園”模式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先鋒村

先鋒村位於唐昌鎮南門外2公里,幅員面積1.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79畝,轄12個社,共618戶2078人。該村著力打造“農夫記憶”品牌,重點發展特色鄉村旅遊、蘿蔔乾加工銷售及花卉苗木種植等產業,並發展民俗婚慶活動體驗。已建成集陳列式、場景式、體驗式於一體的傳統農耕文化教育實踐基地“農夫記憶”景區。

改革賦能丨郫都區探索“共享田園”模式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戰旗村

戰旗村幅員面積2.0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930畝,轄9個村民小組,529戶1704人。2018年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戰旗村視察,對戰旗村提出要“走在前列、起好示範”的發展要求。目前已引進媽媽農莊、第五季香境、榕珍菌業、滿江紅等16家企業,延伸產加銷產業鏈條,打造集觀光農業、酒店、餐飲、會議會務、拓展訓練、婚紗外景基地、婚慶整體服務、運動休閒、鄉村旅遊度假、當代藝術觀賞為一體的鄉村消費場景,年接待遊客超過40萬人次,實現了農商文旅融合發展。

改革賦能丨郫都區探索“共享田園”模式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廣福村

廣福村位於素有“川菜之鄉”的安德街道東部,成都市第二繞城高速、黃廣路、棋廣路穿村而過,地理條件優越,區位優勢突出。該村以種植韭菜(黃)為主要產業,種植面積達2000餘畝,輻射帶動周邊連片種植5000餘畝,是成都市“菜籃子”基地、市級萬畝蔬菜基地、郫都區產村相融現代農業精品園核心區。

改革賦能丨郫都區探索“共享田園”模式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