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揭露:一个同时看得见乞力马扎罗和非洲第二高峰的城市

真相揭露:一个同时看得见乞力马扎罗和非洲第二高峰的城市

最平庸的人,也在过去的两个月中见证了魔幻的人间。

这两天,非洲圈突然开始转一些神奇的天象图,笃信基督的人在下面加注了他们的解读。作为“世界野生动物观光”之都,内罗毕突然也加入了这个神奇的队伍,出圈了!

真相揭露:一个同时看得见乞力马扎罗和非洲第二高峰的城市

黄昏7点左右,朦胧的余光中,城市的尽头出现了“海市蜃楼”!你看到了什么?有人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乞力马扎罗!哦,天哪!那是乞力马扎罗!

非洲之巅,乞力马扎罗的皑皑雪顶,与内罗毕直线距离是206公里。绝大部分内罗毕人从来没有想到过,可以从自家楼顶上看到这样的景观。

真相揭露:一个同时看得见乞力马扎罗和非洲第二高峰的城市

那是我曾经登顶的基博峰啊,有人热泪盈眶。

真相揭露:一个同时看得见乞力马扎罗和非洲第二高峰的城市

一传十,十传百,很多内罗毕的摄影爱好者,都开始了封锁期间的特殊任务:捕光捉影“乞力马扎罗”!

真相揭露:一个同时看得见乞力马扎罗和非洲第二高峰的城市

去过安博塞利和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或是在路边目睹过乞力马扎罗露顶的人都知道,这样的时间窗很短,只有一早一晚的短暂时刻。

真相揭露:一个同时看得见乞力马扎罗和非洲第二高峰的城市

从内罗毕的很多角度,这几天都可以蹲守到乞力马扎罗瑰丽的雄姿。有的网友晒出的图被人喊话:你该清理镜头啦!

真相揭露:一个同时看得见乞力马扎罗和非洲第二高峰的城市

从内罗毕国家公园,前景有只犀牛

随着世界各地封锁期间的治愈系图片流出,我们都知道,随着人类活动的减少,城市里的尘埃落定,汽车尾气大大减少,空气污染一下子减轻了,城市周围的青山绿水,突然开始显露。令人感慨万分!

真相揭露:一个同时看得见乞力马扎罗和非洲第二高峰的城市

内罗毕(Nairobi)这个名字源自于马赛语。一路南下游牧的马赛人钟爱此地,称之为“清凉的河水”。1899年英殖民者建都在此,很多华人昵称它为“大内村”。

很多老华侨还记得她清凉纯净的天气,一早一晚的美丽阳光。那时候人车很少,可以手牵手安全在街头散步。

真相揭露:一个同时看得见乞力马扎罗和非洲第二高峰的城市

我一度很喜欢内罗毕,那是可以一脚油门不用刹车,半个小时就穿城而过的2010年之前。

内罗毕发展很快,“非洲小巴黎”这个昵称也只有旅游手册上提及,更多的游客一落地,就被机场路的魔幻大堵车和沿途的二手车尾气弄得晕头涨脑。内罗毕的污染也越发严重,机场以东的水泥厂和工业区总是一片昏黄。

真相揭露:一个同时看得见乞力马扎罗和非洲第二高峰的城市

在凯伦区住的那段时间,让我领会到了内罗毕一百年前的传世美誉。

真相揭露:一个同时看得见乞力马扎罗和非洲第二高峰的城市

林木环抱,鸟语花香,每天一早一晚,真的是“清凉如水”。

那段时间我读书也多,周末去了一个郊区的私家艺术博物馆,看到一些老照片,才知道内罗毕是世界上唯一同时可以看得见非洲第一高-乞力马扎罗,和非洲第二高-肯尼亚山的大城市!

乞力马扎罗大名鼎鼎,是非洲的标志,可是秀美的肯尼亚山,就少有人知。谁会想知道老二的名字呢?

这几天,肯尼亚山的身影也开始在内罗毕的魔幻秀图中频频出现了!

真相揭露:一个同时看得见乞力马扎罗和非洲第二高峰的城市

肯尼亚的国名正得名于此山,对于全国疫情最严重,人心惶惶的内罗毕人来说,这种惊喜,当然,不亚于非洲之巅的震撼!

真相揭露:一个同时看得见乞力马扎罗和非洲第二高峰的城市

疫情封锁,内罗毕人待在家里才发现:这是真的!内罗毕同时可以看见非洲的第一第二高峰!

肯尼亚作为东非的领头羊,曾经不愧于“非洲和平之国”的美誉。东非大裂谷南北纵横,赤道线东西贯通,形成一个地理和地质的壮观“十字架”,当地老百姓也很自豪,常常称肯尼亚是God Blessed Land。

真相揭露:一个同时看得见乞力马扎罗和非洲第二高峰的城市

肯尼亚山的身影在内罗毕出现的照片,通过互联网发送到了很多老人的手机上,这些天引起了怀旧潮。老人们说,在前些年,在内罗毕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乞力马扎罗和肯尼亚山。

虽然无数次看到过乞力马扎罗,也在登山小镇莫西和登山大本营工作了几天,但我更熟悉肯尼亚山。肯尼亚的深山里,有一个秀美的小冰湖,我一直还保持着第一个抵达的中国人的记录。当时的向导为了让我开心,说:我们就命名它为尤妮斯湖吧。

真相揭露:一个同时看得见乞力马扎罗和非洲第二高峰的城市

美丽如斯。

内罗毕作为非洲的大都市之一,疫情之前,市中心污染严重,喧嚣混乱。雨季中,有内罗毕的摄影师记录下动人一刻:魔幻人间,天地有灵。

真相揭露:一个同时看得见乞力马扎罗和非洲第二高峰的城市

她美好的过去,问题多多的现实,令人爱恨交缠如同生命本身,被时光冉冉移动。

改变的不是她,是我们自己。部分图片来自于 The Kenya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