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平平无奇的建盏,反而成为宋器第一?历史告诉你原因

宋朝是我国古代一个充满着文化气息的朝代,浪漫的诗词、飘逸的书法、灵动的绘画都为其在历史长河中增添了浓墨重彩的元素,而在这个过程中,茶文化也得到了空前绝后的发展,由此还推动了茶具的再次革新,建盏便是其中最出色的代表。虽说和其他花纹、样式、色彩繁多的茶具比起来,建盏显得有些平平无奇,但它的出现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多方面的原因最终将它推上了宋器第一的宝座。

为什么平平无奇的建盏,反而成为宋器第一?历史告诉你原因

1.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提供契机

唐代及以前,城市都被统治者视为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坊市界限清晰森严,城市大多履行政治职能,可到了宋代,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城市内比较繁荣的街巷形成了街市,一系列商业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控制,城市的经济功能日益凸显出来,也促进了宋代商品经济的不断飞速发展,进而使得丝绸、茶叶、瓷器等一批奢侈品的需求量激增。

为什么平平无奇的建盏,反而成为宋器第一?历史告诉你原因

也正因为如此,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手工业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技艺,从而烧制出了众多不同种类的瓷器,商业及手工业等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些都为建盏日后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性的契机。

为什么平平无奇的建盏,反而成为宋器第一?历史告诉你原因

2.审美趋于返朴归真奠定了基础

众所周知,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得以建立宋朝,故为了防止武将夺权,"重文轻武"的政策一直贯穿两宋始终,这一政策同时也使得文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宋时文风开放,文人经常留恋于市井,为乐曲填词供百姓传唱,在茶具的选择上也更加倾向于单一的内敛釉色,长此以往便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返朴归真的审美风气,而建盏最为黑釉发展到顶峰的代表,自然也受到了民众们的广泛欢迎。

为什么平平无奇的建盏,反而成为宋器第一?历史告诉你原因

3.因茶"应运而生"的建盏

建盏在宋时被尊为皇室御用茶具,更是受到了全社会自上而下广泛的追捧,宋徽宗亲自为其代言,蔡襄、苏轼等一批文学大家为它著书写诗,能够拥有如此多的殊荣,建盏归根到底只是占了"应运而生"的优势。唐朝时期,人们饮茶大多采用煎饮,但是到了宋朝,由于民风、民俗的不断改变,点茶就成了最主流的饮茶方式,斗茶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娱乐活动,原先的茶具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建盏便是在这个时候登上了自己一枝独秀的舞台,甚至毫不夸张的说,建盏在宋代主要便是用于斗茶。

为什么平平无奇的建盏,反而成为宋器第一?历史告诉你原因

宋时人们喜爱白色茶汤,这种喜爱也一直延续到了斗茶中,因建盏乌黑的釉色能够更好的衬托出茶汤的色白,故为了在斗茶过程中更好的比较汤色,它往往就会成为参与者的首选;除此之外,斗茶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叫做点汤,用茶筅击打茶汤后使泛起的汤花能够紧咬住"分水线"且久居不散就是最佳效果的"咬盏",而建盏恰恰就有一条能够方便进行点汤的"分水线",这也是其他茶具所不能与之匹敌的。

为什么平平无奇的建盏,反而成为宋器第一?历史告诉你原因

4."第一代言人"宋徽宗

"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这是史书对唐后主李煜的评价,而事实上,在某些方面,宋徽宗的命运和李煜也有着许多的相同之处。作为北宋的第八位君王,宋徽宗在位期间政绩平平,甚至被后世不少人冠上了"昏君"的名号,但从他对文学所做的贡献来说,宋徽宗又绝对是当时首屈一指的文学大家,不仅书法、绘画等都造诣颇高,对建盏成为宋盏第一也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为什么平平无奇的建盏,反而成为宋器第一?历史告诉你原因

宋徽宗喜好建盏几乎已经达到了痴迷的境界,日常生活中的他经常设宴邀请大臣们一起用建盏品茶论茶。除此之外,宋徽宗还专门为建盏写成了一本《大观茶论》代代相传,其中"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一句至今都让人耳熟能详,也被人广泛引用,说宋徽宗是当时建盏的"第一代言人"都是丝毫不为过的。

为什么平平无奇的建盏,反而成为宋器第一?历史告诉你原因

从现代人的角度来说,建盏从辉煌跌落谷底,沉寂近千年后再次回归众人的视线是一种幸运,我们应该珍惜;而从宋人的角度来看,建盏本身所具有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在当时都是独一无二的,它能够成为宋代代表茶器自然也是当之无愧。


有关于建盏的任何问题,可以后台私信笔者,笔者将会第一时间为你解答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