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高的人都有個時間賬本,你呢?

日本《President》雜誌對年收500萬日元(約合32萬元)和年收2000萬日元(約合131萬元)的兩組人做了一項調查,當問及一週168小時內具體都做了哪些事時,高收入組有28.8%的人對此有明確規劃,而低收入組僅為19.2% 。兩組數據相差近10%。高收入者主要是企業高管和自由職業者,低收入者為普通員工。結果表明,對時間掌控良好的人,往往也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未來和收入。

什麼叫惜時如金?

前蘇聯昆蟲學家柳比歇夫,在80多年的人生中,研究領域橫跨昆蟲學、哲學和數學,還發表了70餘部學術著作,各類論文及專著總共一萬二千五百打字稿。他還獨創了“時間統計法”,錙銖必較地分析和統計自己在每件事上的時間花銷,一直到逝世。最後,他甚至形成了一種神奇的能力,即清楚地覺知時間過了多久,可說是分秒不差。就像當年百貨大樓張秉貴的“一把抓”那樣準確。基於他的經歷還寫成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做《奇特的一生》。

年收高的人都有個時間賬本,你呢?

當然,我們沒有必要像柳比歇夫這樣精確地計算時間,但對時間的花銷卻要做到心中有數,因為時間比金錢更加寶貴,往往稍縱即逝,等到年華老去則悔之晚矣。而那些善於規劃和利用時間的人,往往可以完成很多計劃,比如健身、學英語、做手工、考證、學會一門新的技能,讓自己一天比一天更加優秀。


時間賬本長什麼樣?

說回到時間賬本。有的精英人士很早就在偷偷記錄了,也有人沒有形式上的賬本,但心中有帳,自己的時薪是多少錢,如何花錢買時間,如何使用槓桿完成更多事等等。我設計了一個最簡單的時間賬本,格式如下:

年收高的人都有個時間賬本,你呢?

簡單解釋一下,我們每天的生活大致可以分為工作(包括通勤)時間、生活所需的時間(包括買菜、做飯、收拾房間、上廁所、洗澡等等)、學習和自我提升的時間、睡眠時間(正常是7~8小時)、還有一些浪費掉的時間(如發呆、應付突發情況等等)。這些時間如果按預期完成用綠色,未達預期的用赤字表示。每天晚上睡前兩三分鐘就可以完成,一週下來自己時間運用得如何,看看賬本一目瞭然。

讓你的花銷可視化

時間賬本最大的優點就是讓看不見摸不著的時間變得可視化,然後我們可以針對自己的情況加強時間管理,調整時間安排。還有就是用顏色與金錢掛鉤,當看到滿眼赤字時,是時候重新審視自己的時間開銷了,否則自己將變成不折不扣的時間“負翁”。如果把浪費掉的時間都折算成金錢,有沒有膽量算算自己一共賠掉了多少呢?


李笑來老師曾經講過,注意力>時間>金錢。根據這個邏輯,用錢換時間和注意力是特別划算的一件事。尤其是年輕的時候,不要覺得自己有的是時間就去揮霍,青春轉瞬即逝,應該抓緊在這個體力腦力最好的時候投資自己,提升能力,這樣才能更具競爭力。


有個學霸在分享她背單詞的訣竅時說,當時她把單詞都換算成了人民幣,背一個單詞相當於賺了10塊錢。這樣自己在學習的時候勁頭特別足,不到一上午自己已經“賺”了一大筆。這個方法我們可以借鑑過來,尤其在工作、學習動力不足的時候。


年收高的人都有個時間賬本,你呢?

積少成多,滴水石穿

想要節約時間,還要特別注意那些碎片化時間的節約,水滴石穿,日久天長它們就是一大筆“金額”。數據顯示,在辦公場所,每年我們浪費在找東西上的時間是150個小時!如果按照8小時工作制計算,相當於我們每人每年浪費掉19天,只為找東西!


解決方案很簡單,就是讓辦公和家居環境儘可能的乾淨整潔,沒用的東西儘量不買,定期斷舍離,用完東西放回原處。更高階的,可以按照日常的行動路線重新擺放物品,使用頻次高的放在經常通過的地方,使用頻次低的放在外圍。然後再把相關類別的放在一起,可以大大減少我們找東西的時間。


還記得那個水和沙子的故事嗎?大意是說,一個小和尚覺得自己佛法都學完了,老和尚拿著一個瓶子往裡面放石頭問“滿了嗎?”小和尚說滿了。老和尚又往瓶子裡放了沙子,問“滿了嗎?”小和尚又說滿了。這一次,老和尚又向瓶子裡倒水,依然可以倒得進去。


其實我們的時間又何嘗不是如此。魯迅先生說,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意擠,總還是有的。”每天節省一點點,堅持帶來大改變,利用節省下來的時間磨練出更棒的工作能力,更出色的口語,更有型的身材或是其他的技能。時不我待,今天就開始記賬吧!

年收高的人都有個時間賬本,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