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寵愛的男子,為什麼受到東方朔的厭惡? | 資治通鑑

漢武帝寵愛的男子,為什麼受到東方朔的厭惡? | 資治通鑑

漢武帝寵愛的男子,為什麼受到東方朔的厭惡? | 資治通鑑

【專欄介紹】

解讀《資治通鑑》,歡迎關注。

這是第 156 篇。

【發生時間】

公元前一三零年

【相關人物】

  • 東方朔
  • 董偃

【故事大概】

今天來講一講東方朔與董偃的故事。

一、被漢武帝看重的男寵

先把這段關係給理一理,方便理解。

董偃,是竇太主的一個男寵。而竇太主又是漢武帝的姑母、丈母孃兼妹妹的婆母。在上一篇寫陳皇后的文章中,我們講到了,在漢武帝罷了陳嬌的皇后之位後,竇太主還親自去求了漢武帝,希望能夠收回詔令,不過漢武帝沒有聽。

竇太主的丈夫去世之後,年邁的竇太主卻有了一個男寵,名字就叫做董偃。男寵,一般指的都是相貌好看的男子,許多太后在丈夫死後,身邊都會多幾個男寵。例如,秦昭襄王的母親羋八子,晚年身邊就曾經有過魏醜夫這樣的男寵兼情夫。

有一次,漢武帝到竇太主家中喝酒,看到了董偃。漢武帝看到之後,心裡也覺得特別喜歡及尊敬,便讓人賜了衣冠,還不直接叫他的名字,而是稱之為“主人翁”。在宴會期間,還讓董偃在自己身邊喝酒。董偃,原本還只是一個賣珠兒,就是賣珠寶的小販,現在直接受到了皇帝的青睞,自然名聲大增。

《資治通鑑》上是這麼說的:“董君貴寵,天下莫不聞。”

一個僅憑長得好看的人,就能夠得到如此恩寵,甚至還成為天下、貴族爭相追捧、討好的人。這是多麼荒誕、可怕的一件事情。如果任由董偃的權勢發展下去,那些矜矜業業,為國盡心盡力的大臣該如何作想?

受到了漢武帝的恩寵之後,董偃還陪了漢武帝在御花園裡面觀賞遊玩,鬥雞、鬥狗、騎馬、踢鞠,也就是踢球。這個董偃說來也奇怪,什麼都會,樣樣精通,讓漢武帝特別高興。

但是,受到了恩寵的董偃,卻逐漸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埋下了倒黴的伏筆。為什麼呢?作為一個國君,如果整天沉醉於聲色犬馬當中,是會受到大臣的不滿的。因為國君的任務,是把國家治理好,而不是把球踢好。我們熟悉的宋徽宗,就是這樣一個亡國之君。說到底,百姓需要的,是一個真正能夠將天下管理好的人,而不是一個畫家,更不是一個娛樂家。就好像特朗普一樣,滿口胡扯,推特治國一樣。

董偃作為一個賣珠兒,卻在娛樂上面,樣樣精通,這也十分讓人懷疑,很有可能,董偃是經過他人訓練,專門用來進獻給皇室的男孩。或者,是由竇太主訓練,用來進獻給漢武帝的一把武器。這就好比,在《人民的名義》當中,高家兩個女孩子,也是被趙瑞龍等人,通過明史訓練,最後送到了高育良的手中,成功讓高育良淪陷。

二、東方朔阻止董偃進宮

有一天,漢武帝在未央宮前殿的宣室舉辦了宴會,還特地讓使者去把董偃給請過來。由此可見,董偃此時所得到的恩寵,是多麼大。

舉個例子,作為一個普通的員工,公司高層私下舉辦了一次宴會,到場的人非官既貴。這個時候,領導突然間打電話要求你也參加,可見在領導心中,你的作用是巨大的,遠遠超出了一個普通員工所擁有的作用。

此時的東方朔,正在殿前站崗。他聽到漢武帝要宴請董偃,馬上就放下了鐵戟,向漢武帝進諫。東方朔認為,董偃有三項罪名,因此不得入宮。

漢武帝蒙了,怎麼突然之間,自己所看重的男寵,就有了三項罪名呢?便讓東方朔詳細說明。

東方朔認為,董偃以人臣的身份私通、侍奉公主,這是第一項罪名。其次,是有傷風化,擾亂婚姻的禮制,甚至還傷害了王制的尊嚴。最後,也是我們在上文所說的,作為皇帝,應該學習春秋、六經,而不是整天弄些瓶瓶罐罐、亂七八糟的玩意。而這個董偃,正是這樣的人,奢侈、縱情聲色,是國家的大賊,就像是鬼魅一樣。

東方朔所說的這三個罪名,實際上是非常嚴重的。有些人看到這裡,可能會覺得,不就是一次私底下的宴會嗎?有必要這麼上綱上線嗎?這是對於寵臣專權的不瞭解。舉個例子,羋八子到了後期,秦昭襄王想要見她,都必須要經過魏醜夫,由魏醜夫去通報,才能夠見到自己的母親。而其他的大臣,想要見到羋八子,就更要經過魏醜夫。如果有些人給的利益夠多了,那麼魏醜夫就可以多說幾句好話。沒給利益,或者是魏醜夫所厭惡的人,自然就會被說壞話。由此可見,實際上是魏醜夫,利用了羋八子的太后身份,來為自己謀取私利。

而《漢書》中講到了,董偃依仗著自己的寵幸,到處散財,結交大臣貴族,可見,他的野心不小,而他背後的竇太主,野心也不小。

對於這樣的人,韓非早就點評過。

《韓非子·八奸》:“何謂民萌?曰:為人臣者散公財以說民人,行小惠以取百姓,使朝廷市井皆勸權譽己,以塞其主而成其所欲,此之謂"民萌”。”

作為一個大臣,到處施捨錢財,給百姓小恩小惠,給大臣好處,讓他們都為自己說話。而他這樣做的目的,就在於獲取權勢,遮蔽國君,謀求私利。但是,百姓不懂,他們認為,誰給自己錢財了,那麼就是個好官。他們沒有想到,如果這樣的“好官”一旦掌權了,施捨給他們的小恩小惠,早晚都會被剝奪走,回到這些“好官”的身上。

為此,韓非提出瞭解決的方案,那就是:

“其於德施也,縱禁財,發墳倉,利於民者,必出於君,不使人臣私其德。”

不管是賞賜也好,懲罰也好,都要以國君、國家的名義,而不是以私人的名義。

三、東方朔再次勸說漢武帝

東方朔這幾句話,說得特別重,把竇太主以及漢武帝從明到暗給罵了一遍,況且還涉及到了禮制、王權的尊嚴與威信,讓漢武帝的面子十分過不去,同時也讓漢武帝很不高興。於是,沉默了許久之後,漢武帝便說了:“吾業已設,飲後而自改。”

首先,漢武帝沉默了許久,說明他對東方朔的話,是認同的,也意識到了其中的問題所在。漢武帝是個有雄才大略的帝王,自然知道皇權作為皇帝統治天下的利器,決不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摻雜其中。但是,事已至此,風都已經吹了出去了,話都已經說了出去了,要收回來也很麻煩,便對東方朔說,以後再改吧。意思就是,給彼此一個臺階下吧,我已經意識到了問題了,以後會改正的。

但是,東方朔不依不饒,繼續向漢武帝進諫。東方指出,宣室,是先帝漢景帝處理國務的地方,跟國務無關的人不可以入內。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就是說,董偃這種人,沒有治國理政的才能,僅憑美色得到寵愛,沒有貢獻,沒有任何資格入內。可以看出,東方朔對董偃,是多麼厭惡。

隨後,東方朔指出了,如果任由這種風氣繼續下去,到最後,他們的權力會快速壯大,以至於篡奪國君之位。東方朔還舉出了豎刁以及易牙的例子,以及魯國慶父的例子。

齊恆公姜小白大家應該是很熟悉的。而豎刁以及易牙,都是善於阿諛奉承,討好齊恆公的。為了迎合齊恆公,豎刁把自己給閹了,在眾多僕人當中脫穎而出,得到了齊恆公的看重。而易牙則更為可怕,聽說齊恆公喜歡吃美食,直接把自己的兒子給蒸了,煮成肉湯獻給齊恆公。管仲臨死前,叮囑齊恆公,一定不能夠重用這兩個人,因為他們的手段太可怕了,一旦掌握大權,必將無惡不作。齊恆公沒有聽,最後他兩人聯合作亂,直接把齊恆公給餓死。

而慶公則是跟上一代魯國國君姬同的妻子通姦,謀殺了當時的國君姬般,隨後又殺了繼任國君姬啟,是魯國的大公敵。

東方朔舉出了這三個例子,目的在於向漢武帝說明了,一定要防微杜漸。現在不阻止,後果將會覆水難收。

漢武帝聽完之後,才點了點頭,說了句好。但是,宴會沒有停止,只是換了個地方。而且,董偃也依舊出席,只不過是從旁門進入。這件事情過後,如東方朔所預測的,越來越多的人,不再遵守禮教,逾越了禮教

四、進諫之難

我們知道,指出一個普通人的缺點,都會惹得對方不高興,更別說是直接指出了君主的錯誤,還要求對方改正。

《韓非子·說難》中便講到了:“夫龍之為蟲也,柔可狎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嬰之者,則必殺人。人主亦有逆鱗,說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幾矣。”

韓非認為,當龍溫順的時候,人是可以騎在龍上面的。但是,龍的咽喉下面有一塊逆鱗,一旦不小心觸碰了,龍會發怒,直接把人給殺了。對於人主,也是如此。一旦進諫的人,觸碰到了他的“逆鱗”,他也會大開殺戒。

東方朔直言不諱,實際上是在作死的邊緣上不斷試探。一般的大臣,在漢武帝給了臺階之後,就會見好就收,等待更好的機會再次進諫,這樣就能夠避免觸碰到逆鱗。可是東方朔不這麼做,他一定要把問題給漢武帝說明白了,甚至還要阻止漢武帝去犯錯。

由此也可見到,東方朔的心中,是有著遠大理想的。他不甘心這麼做這麼一個侍衛,而是希望能夠通過這一次事件,這一次進諫,向漢武帝證明,他是個有才華的人,他應該得到重用。所以,他才會不惜去觸碰逆鱗。

而且,東方朔也指出了禮教的作用。禮教,相當於一個國家,一個公司的規章制度、法律體制。在這個國家,在這個公司工作、生活,自上而下,都應該遵守這樣的規定。大家能夠統一起來了,事情才能夠辦得順暢。否則,你這邊一個規矩,我那邊又一個規矩,這邊的大臣可以隨意進出皇宮,那邊的大臣又不能夠隨意進出皇宮,那到底是聽誰的呢?特別亂。

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東方朔這個人,他所想的,不僅僅是個人的利益,更是能夠從國家利益上面來思考問題。

【觸類旁通】

漢武帝皇后陳嬌:一個女人,最後的悲劇

【歡迎關注】

歷史使人明智,經典使人通達。

領略歷史魅力,感悟先賢智慧。

歡迎搜索:稽聖

進行關注並訂閱所有文章,歡迎轉發、在看、收藏。

漢武帝寵愛的男子,為什麼受到東方朔的厭惡? | 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