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越高臨死前越痛苦?杜心五死前身體縮小, 董海川更難

武者,練其筋也、習其性而修其身,古之練武者不知凡幾,但若有所成則必是有著堅忍不拔之志之人。在古代人們都崇拜武林高手,他們遊走江湖之間,行俠仗義,頗有俠名。

而若想能擁有一身好本領除卻日復一日的勤加苦練之外,也離不開師傅的苦心栽培與傾囊相授。都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但武術的博大精深絕對不是一個人摸索出來的,而是師門的傳承。但一代練武者的離去也代表著一代武術的消逝,而對練武者本人來說也是"散功"世間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卻給練武者帶來了無盡的痛苦。

"心有正念必善,武有正法必練"

武功越高臨死前越痛苦?杜心五死前身體縮小, 董海川更難

中華武術博大精深,在習武一途上它不是分而獨立的,而是與儒道醫及陰陽學說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作為一門傳承數千年的武學沒有人可以真正的能夠學盡百家精華、一窺全貌,尤其是在內家拳術上,更是學成者若鳳毛麟角般稀少。而那些學成者在經歷無數個春夏秋冬下練就的武功也終有一日會隨著自己的離世而消亡,悲息嘆息。

人這一生,能改變之事細細想來不過幾件耳。我們執著於去改變他人、改變這個世界對自己的看法,而當我們來到人生的路口才會發現真正值得自己上心和對待的反倒是自己罷了。

武功越高臨死前越痛苦?杜心五死前身體縮小, 董海川更難

生死不由己,但生於當世也要有一番作為,對自己而言去學成一份武學功夫,深深為其所念也是一番趣事。而這也造就了一位位享譽世間的武學大師,諸如董海川和杜心五,哪一個不是赫赫有名,武術、武德都為他們所體現。

他們學武的初心源於興趣,但當他們真正的沉浸其中之後才會發現武者的世界就像是一扇新世界的大門為他們打開,讓他們看到了常人所不及的世界。武術不是獨立的,它與世間諸多學說兼容幷包、彼此聯繫。

武術強調平衡,世間萬物相生相剋,得者失之,失者得之。所以練武者大多都是對自己和弟子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但是對於武學高手來說,他們所學、所練都比常人付出得多,因而懂的得也越多。在對於生命的消逝也沒有常人的恐懼,在離世前更是講究一種天地間的平衡,將畢生所學散盡自然之中、大道之間。

"畢生功力皆散功自然"

"散功"一說來源於我國武學,散功便是把武者的畢生所學術法都釋放到自然之中,迴歸天地,屆時便能以一種無牽無掛的形式離開這個世界。而散功則意味著練武者要承受不同程度的痛苦,或是身體結構被改變,諸如身體變小,亦或是遲遲卡在卡在口中一口氣難以離去,這般痛苦的經歷著實讓人難以捉摸。

在我國武學歷史上的確有著這樣的人,他們就是武學大師杜心五和董海川。南北大俠杜心五是孫中山先生的保鏢,他師承隱士徐矮子,是八卦祖師董海川和自然門的正宗傳人,功力深厚。而就是他在去世前更是異常痛苦,為了把自身所帶有的能量散歸自然,身體竟然從原來的一米六多硬生生的縮小到了一米四幾,這樣的散功真是匪夷所思。

武功越高臨死前越痛苦?杜心五死前身體縮小, 董海川更難

而董海川在武學歷史上也為我們證明了"散功"一事,他就是在口中含一口氣遲遲難以散去的一人。董海川是在八卦掌領域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是一名有名的八卦掌高手,他師承碧氏三俠,學的是非常典型的內家拳術。

他不僅拳術學得好,而且在傳授功夫上更是能夠很注重因材施教,功夫不藏私,能夠針對弟子的性格和諸多方面考核為他們傳授武術。因此像他教出來的弟子程廷華、尹福、馬維祺、馬貴、梁振蒲等人都是武功極好,不僅僅教的弟子出類拔萃,自己的功夫也是在傳授中越來越高,在武林中有著極高的名聲。

而他在離世前也是選擇了"散功",這也意味著他也準備好了承受一個痛苦的過程,所以他在彌留之際在口中含住了一口氣,這口氣讓他足足三天沒能夠離開人世,也是經歷了三天的散功才終於得以安穩的離開。

"功成身退,誰人又曉散功之奧妙"

有人能夠在散功的痛苦中離開人世,但也有人說武學功力比之二人高者不知凡幾,皆隱於世間不摻凡事。他們的離世卻要平靜得多,更與普通人無異,不顯痛苦,滿目欣慰。

據我們所知,確實有這麼一位神人,他的武學功力也是比之二人猶有過之,他就是楊露禪。他是楊氏太極拳的創始人,可以說武學修為絕對能夠比肩董海川,他在臨去世前把自己的弟子一一叫來傳授最後一次指導。

在最後一個弟子傳授完以後便問了問時辰,當聽到弟子回答的時辰與自己所想一般無二後,面露一笑,便渾然歸天,自始至終沒有一絲痛苦表現。他對於時間的把握是如此之準,這樣的散功更是讓人不得其解。

有在離世前受盡磨難而實現自己的迴歸自然,也有不動聲色沒有痛苦的淡然離世,"散功"給我們帶來的神秘感至今沒有解開,而散功究竟是否真實存在更是需要我們慢慢的查證。

但在這些武學前輩的身上我們能夠體會到他們對於人生的態度絕對不是聽之任之,而是大膽的選擇自己想走的那一條路,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去奮鬥。他們在武學中的成就不只是為他們帶來了身後的榮譽和名聲,更多體現的是對他們的肯定。

在他們身上我們應該更多地看到為了武學而付出的艱辛,當談到對武術的時候,大多人都是帶著憧憬與嚮往的,但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夠邁出腳步,走出第一步,才能夠更好的發現自己所需要的是什麼。這些武學前輩為我們做出了最好的表率,無論是對武術的執著,還是面對死亡時的淡然散功,這樣的人生態度才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