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制安全准入管理”这个词火了,工程建设安全管控拐点已至

据住建部统计,2019年全国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773起、死亡904人,相较2018年分别上升5.31%和7.62%;因为安全生产事故而造成的“项目停工、资质吊销、人员入刑、伤亡赔偿”,愈发成为企业不可承受之重。


生产安全事故普遍呈现两大特点:

一是人因事故占比超过90%,

二是90%的受害者是一线操作工人。

面对非常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人防是安全管理的短板,一线操作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亟待提高。因此,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 是工程建设安全管控的重中之重!


关于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企业该如何应对,才能真正将安全生产落到实处?

一起来看看国家层面怎么说!

《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要求:建筑企业应与招用的建筑工人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对其进行基本安全培训,并在相关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上登记,方可允许其进入施工现场从事与建筑作业相关的活动。

2020年6月,国家能源局印发了《电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指出“要求施行参建单位和人员‘双准入’管理,积极推行施工作业人员实名制管理”

工程建设企业贯彻落实“施工作业人员实名制”和“安全教育培训”准入管理是法定责任与义务。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

打造“实名制安全准入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除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和各项政策的加持外,企业在应对实名制安全准入管理工作时,面对的痛难点也不少。


“机遇”——现实痛点

  • 企业管理转型需求:

    工程建设行业竞争加剧,迫使企业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

  • 实名制改革应对需求

    :农民工工资拖欠、薪酬纠纷诱发上访、群体事件,企业主体责任突显;

  • 安全风险管控需求

    :因为安全生产事故而造成 “项目停工、资质吊销、人员入刑、伤亡赔偿”,已是不可承受之重;

  • 信息化系统建设需求

    :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经验不足,如何将信息化方式应用到实名制安全准入管理工作中成难题。


“挑战”——管理难点

目前,工程项目上的实名制安全准入管理,普遍面临以下主要问题:

  • 施工人员流动大,现场准入难监管;

  • 打卡考勤记录难,劳务纠纷常发生;

  • 安全培训不到位,违章行为常发生;

  • 现场管理任务重,人力物力多浪费。

综上可见,落实实名制管理、夯实安全教育培训、建立安全准入监管,打造“建设工程实名制安全准入管理”体系,是积极应对国家实名制改革的迫切需求,也是企业规避风险、提升管理效能和行业竞争力的现实考量。


“加强施工人员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素质,并严控现场准入,是降低事故发生风险的重要途径。”

道理明白,但面对以上痛难点,具体要如何实施呢?


抢抓行业变革契机

博晟安全展露强大产品力


“实名制安全准入管理”这个词火了,工程建设安全管控拐点已至


作为国内专业的安全生产在线服务提供商,武汉博晟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晟安全”)以国家实名制安全准入相关政策要求为导向,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技术,构建集实名制管理及安全准入管理于一体的实名制安全准入管理体系,通过便捷化的实名制建档机制、趣味化的安全培训方式、智能化的准入监管手段,提高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实名制安全准入管理效能,确保安全生产。


“实名制安全准入管理”这个词火了,工程建设安全管控拐点已至

具体实现方式:

  • 集中培训:

    分包队伍通过

    便携终端(掌中宝)

    对作业人员进行实名制信息采集和入场培训、实操实训;

  • 自主学习:

    作业人员通过

    小程序(爱工友)

    进行安全微电影、百科知识、安全游戏等学习,通过以上方式培训达规定学时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 严重违章后再培训:

    现场管理人员通过

    APP(准安宝)

    进行人员入场后行为安全管控及违章扣分,作业人员被扣分数达项目规定阈值后须再次培训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 项目准入总体管控:

    公司及项目管理人员通过

    实名制安全准入管理平台

    进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准入及安全培训情况的实时监管。

企业通过对项目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严把安全培训关、严格准入管理,并对施工人员的个人安全培训记录进行平台化管控,入场前其培训记录符合智能门禁准入条件方可获准进场作业,实现了从源头上提升人员安全素质,控制人员违规作业安全风险,有效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霸屏央视新闻黄金档

博晟安全“实名制安全准入管理模式”受认可



“实名制安全准入管理”这个词火了,工程建设安全管控拐点已至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工程建设领域实名制安全准入管理,央视新闻频道曾数次报道博晟安全“实名制安全准入管理模式”在各大施工项目现场的成功应用,其中在中建三局项目上进行实名制管理的成功经验更是登上了央视王牌节目《新闻1+1》“黄金时间”,体现了行业内外对博晟安全专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广泛认可。

“实名制安全准入管理”这个词火了,工程建设安全管控拐点已至

“实名制安全准入管理”这个词火了,工程建设安全管控拐点已至

“实名制安全准入管理”这个词火了,工程建设安全管控拐点已至

广州地铁集团18号线、22号线等项目、中建三局武汉东湖·金茂府项目、国家“超级工程”深中通道项目先后引入博晟安全“实名制安全准入管理模式”,成功打造多个行业内极具标杆意义的实名制安全准入管理典型范本。

目前,博晟安全实名制安全准入管理平台作业人员数据已达数百万人,实名制安全准入管理模式在广东、湖北、重庆、深圳等多个省份和直辖市得到广泛应用。

借助博晟安全“实名制安全准入管理模式”,在满足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同时,能够通过创新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效果,并通过实名制准入监管的方式确保培训的有效性,从而提升施工人员安全素质。以培训促管理,以准入促安全,科学高效解决实名制管理中的各种难题,保障企业安全生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