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特等獎 1項來自四川

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特等獎 1項來自四川

四川省科技廳1月9日透露,當天在北京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由四川省主持和參與完成的30個項目榮獲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具體包括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7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17項。

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授獎279個項目,包括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3項,二等獎6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2項、一等獎20項等。

延/伸/閱/讀

川籍國家科技獎如何改變你我生活

一年一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四川又有30個項目獲獎。這些“高精尖”的科技是否已得到轉化?又將如何改變你我的生活?

讓出行更安全

全國新建高鐵都用四川技術

同為西南交大教授,張衛華和王平在這一天同獲國家科技獎,兩人牽頭團隊研究目標也驚人相似:如何讓高鐵運行更“穩”、更安全。

王平聚焦的是“行駛穩”。由他牽頭完成的“高速鐵路軌道平順性保持技術”,解決了高鐵軌道的3大難題——兩根鋼軌的高低誤差,在任何位置都控制在0.3毫米內;經過列車反覆碾壓,路基、橋樑等軌道基礎的沉降和變形長期保持在可控範圍內;軌道自身變形也要非常小,且各部分變形是均勻的。

解決這3大難題意義在哪?王平舉了個例子,“國外部分高鐵在經過不平穩地區時振動大,列車內的杯子能從桌上掉下來;而使用這一技術,桌上立一枚硬幣也不會掉下。”他介紹,運行越平穩就越不會出現列車脫軌。該技術目前已在國內所有新建高鐵上應用。

張衛華關注的則是“供電穩”。高鐵主要通過列車頂部的受電弓與輸電線接觸獲得電力驅動列車行駛,然而高速行駛產生的振動往往會將受電弓從輸電線上彈開,造成供電不穩甚至中斷。張衛華團隊的“基於耦合動力學的高速鐵路接觸網/受電弓系統技術創新及應用”,使受電弓不離線,在350公里/小時的高速下也能保證高鐵不間斷供電。這一技術也已在全國推廣。

治“頑疾”不再難

致盲性視網膜疾病可精準診斷

中藥材如何辨別真偽?這長期是行業“頑疾”。過去靠行家的經驗來“望聞問切”,但誤差較大且易受外觀欺騙。

四川新荷花中藥飲片股份有限公司參與研發應用的“中藥材DNA條形碼物種鑑定體系”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中草藥DNA條形碼鑑定技術,項目組建立起全球最大的、包含100萬餘條草藥及其易混偽品DNA條形碼序列的中藥材DNA條形碼鑑定數據庫,使中藥材真偽鑑定從主觀性狀到客觀基因判定準確率極大提高。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體系已被國內外藥檢系統、檢驗檢疫、企業、高等院校、海關和公安等國內外860餘家單位應用。

致盲性視網膜疾病同樣也是一種頑疾。這種疾病在國內外都面臨“發現晚、診斷難、療效差”等困境。電子科技大學附屬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楊正林教授團隊的“視網膜疾病基因致病機制研究及防治應用推廣”項目,從疾病基因入手,揭示了相關基因致病的部分新機制,建立早期基因檢測和精確診斷技術方法,率先開展視網膜疾病產前診斷和遺傳諮詢,為實現對這一疾病的早期發現、準確診斷和精準治療奠定基礎。

讓能源更清潔

發現年產量佔全省一半的新氣田

4403.83億立方米,是迄今為止我國單體規模最大的特大型海相碳酸鹽巖整裝氣藏——安嶽氣田磨溪區塊主體構造龍王廟組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

這一巨大氣藏,藏在盆地特有的、開採難度極高的海相碳酸鹽巖中。而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憑藉“古老碳酸鹽巖勘探理論技術創新與安嶽特大型氣田重大發現”,科學回答了在海相碳酸鹽巖中天然氣如何形成、怎樣遷徙、在何處聚集等問題,最終成功攻破了發現、開採難題。

巨大氣田,為居民生活煤改氣、用上清潔能源提供了有力保障。2016年,該氣田僅磨溪區塊主體構造龍王廟組產氣量就高達近100億立方米,約佔全省天然氣產量一半。根據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中心實證分析結果,氣代煤每增加1立方米天然氣的使用可帶動地區GDP增加0.47元,磨溪區塊龍王廟組氣藏開發增加的天然氣替代煤炭使用,可帶動地區GDP增加逾1300億元。

四川部分獲獎名單

★國家技術發明獎

高速鐵路軌道平順性保持技術,二等獎深層超深層油氣藏壓裂酸化高效改造技術及應用,二等獎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古老碳酸鹽巖勘探理論技術創新與安嶽特大型氣田重大發現,二等獎牙體牙髓病防治技術體系的構建與運用,二等獎視網膜疾病基因致病機制研究及防治應用推廣,二等獎基於耦合動力學的高速鐵路接觸網/受電弓系統技術創新及應用,二等獎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術系統,二等獎三江源區草地生態恢復及可持續管理技術創新和應用,二等獎跨江越海大斷面暗挖隧道修建關鍵技術與應用,二等獎中藥材DNA條形碼物種鑑定體系,二等獎。製圖/盧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