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個相聲演員“柳活”能力的三大標準和四大幽默技巧

侯寶林先生說:“表演學唱類的節目先學會說,說清楚了再唱,唱不要亂唱、濫唱,我們是表演相聲,不是賣唱的。”相聲界早就有“說為君,唱為臣”“千斤話白四兩唱”的說法。相聲將學唱各種唱曲的段子統稱為“柳活兒”,學唱類節目的表演技法:一要說得清,批講書文戲理;二要學得像,酷似真聲;三要趣味性強。

衡量一個相聲演員“柳活”能力的三大標準和四大幽默技巧

一要說得清,言之有物。

“學”是輔助說的,侯先生所講的“說清楚了再唱”,要求演員要“連批帶講”地展示學唱技藝。演員在“學唱”前要解釋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學唱”,闡明觀點,並在學唱過程中通過敘事論證觀點,幫助觀眾理解節目內容。

傳統相聲學唱類的精品,藝術起點高,結構佈局好,表演空間大,服從內容學唱,不是為唱而唱。例如《改行》講的是皇帝死後,禁止娛樂,藝人被迫改行,既表現出歷史背景的內容、內情,也為學唱技藝搭建了展示的平臺,說理、敘事具體生動,在學唱技藝中體現了思想性質和感情態度,引申出深刻的社會意義。《戲劇與方言》《戲劇雜談》,在“學”中介紹各門類的藝術特徵,戲曲各行當的表演程式,既給人們以藝術享受,又普及戲曲常識性的知識,啟發人們的欣賞興趣,自始至終有一條線貫穿,分解到各單元都有精彩之處。

學唱類的節目最能全面展示說、學、逗、唱和四種技能,有著極為多彩的表現形式,《戲迷》《山東二黃》《雜學唱》 戲雜談》《學墜子》《學梆子》《學大鼓》《串調》等節目,表現手法都是 一會兒說,一會兒學,一會兒逗,唱在其中。“柳活”並不是簡單地學唱,要求演員有較強的語言傳達手段和聲音的支配能力。

衡量一個相聲演員“柳活”能力的三大標準和四大幽默技巧

郭德綱在表演學唱類的相聲時,都會不遺餘力的普及戲曲類的常識性知識,經常提及的觀點有“為什麼唱戲曲屬於學唱的範疇?”“相聲演員四門功課說學逗唱的唱為什麼是太平歌詞?”“戲曲行業的現狀及出路”等等;通過自己的講解,讓觀眾明白戲曲行業的來龍去脈,讓觀眾產生情感上的共鳴,然後再切入正活,觀眾會帶著問題和情感觀看戲曲,大大增強參與感。

二要學得像,酷似真聲。

侯寶林先生講:“相聲是逗樂的,靠唱的不是味兒把您逗樂了,這種理論我是反對的。我們學唱,就要學得像,把它唱好, 讓人家聽了你的唱,看了你表演動作的優美,產生一種美感。”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說:“美只有一種,即宣示真實的美。”凡是美的全都是真實的, 仿技真就是追求真實感。當你學各曲種唱腔、流派唱段時,觀眾所期待的就是看你學得像不像,有意識地重複他人演唱的相似性,聲腔韻味趨於一致, 酷似真聲、細膩傳神,使觀眾聽著產生賞心悅目、怡情悅性的心理狀態,感受到真實產生美感

萬人迷李德煬講:“只要咱真唱好了,學誰像誰,越是愛聽戲的,就越愛聽咱學各地方戲,唱不同曲種,要唱出地道的味兒來。有的演員聲音很好,但唱什麼都是一個味兒,沒有掌握各劇種、曲種的不同風格,學而不像,引不起感官快感,沒有真就沒有美。

衡量一個相聲演員“柳活”能力的三大標準和四大幽默技巧

學唱要有真功夫,相聲名家劉文享在“我的學藝經過”中談到,他學習越劇唱段,《梁山伯與祝英臺》電影看了70多遍。 平時省吃儉用,省下錢買了1000多張唱片,聽唱片學唱,晚上怕影響人家休息, 把留聲機拿到衚衕 用棉被捂上聽,他說自己學唱的段子中,不像的就不唱。他在上海、杭州演出《學越劇》,當地觀眾不相信他是天津人;在鄭州學唱豫劇《花木蘭》,豫劇演員為他叫好; 在上海學唱彈詞開篇,有位領導同志講“真是不可思議,一位天津演員,竟把蘇州彈詞唱得如此巧妙,實實令人讚歎!” 劉文享高超的技藝令人折服。

學名角兒的唱段難度更大,在發音位置、吐字行腔、氣息運用、情感抒發等方面,對所學的對象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掌握藝術風格,唱出藝術特點,做到學誰像誰。

《北京晚報》1995年3月12日有篇文章《烤鴨席上的絕活》,說的是侯寶林先生曾同梅蘭芳、周信芳、馬連良、程硯秋先生同時在一起,當面學唱他們的精彩唱段,唱四句《四進士》 地地道道的麒派,周信芳先生翹起大拇指說“您把我的缺點都唱出來了。” 唱了四句《鎖麟囊》程派的韻味,又是一個滿堂彩。學唱馬連良的《借東風》, 馬先生也說“了不起”。最後唱了幾句梅先生的《霸王別姬》,連許姬傳先生都說“今天真是開了眼界,學得太像了!”

衡量一個相聲演員“柳活”能力的三大標準和四大幽默技巧

學唱的藝術魅力就是要學得惟妙惟肖,而學得像的前提,首先要學得對,學得不像,有戲弄的成分;學得不對,有醜化的嫌疑。

侯寶林先生講“學唱還有條原則:首先是學‘對’,其次是學‘好’;第一是滿足觀眾的藝術享受,第二是替被學的名家做宣傳。”他提到:“有的相聲演員演唱的《汾河灣》,詞兒不對,腔兒不對,鑼鼓經也不對,這樣我們就對不起我們學的劇種了。”首先要對,而且要像!

當今的相聲演員中,已經鮮有人能夠達到侯寶林先生那樣學唱的水準,即便是學唱能力最強的郭德綱,京評梆曲無所不能,而且得到了不同行業專業演員的肯定,但是也經常被同行揶揄,稱其唱什麼都是一個味兒,沒有掌握不同劇種之間的韻味;不得不說,和老藝術家們相比,當今的相聲演員在學唱的能力上有所退化。

三要趣味性強,逗樂是根本。

雖然是學唱類節目,但是依然是以相聲的形式在表演,所以不能忽視相聲本身的包袱呈現,否則將失去相聲的靈魂。在學唱類節目中,最常見的包袱是將戲曲程式和生活方式進行調換,改變環境習慣形成的規矩,扭曲正常應有的狀態,在違背生活規律、藝術規律的不協調中獲得幽默,形成笑的條件。

包袱都是故意改變事物的本來面目,明知不能這樣而執意、特意地去做,讓事物的反應違反常規,脫出正常軌道,將不協調的事物隨意拼湊視為和諧,改變常規,正反顛倒,扭轉變形,引逗取樂,相聲慣用這種手法組織包袱。

通過肢體動作抖包袱。劉文亨學唱《樓臺會》時,說北方人可以從我的手勢中聽懂唱詞,唱“小別重 逢……”時,沒用蘭花指,只用小拇指,“梁山伯”比畫兩三八,“三分歡喜七分悲”,三和七都用手指比出數目,“重相會”兩手合攏,“美滿姻緣 已拆開”,兩手分離。手勢、動作、指形示意,經過誇張發揮的手勢交流表達唱詞,產生妙趣橫生的幽默效果。

衡量一個相聲演員“柳活”能力的三大標準和四大幽默技巧

通過適當修改唱詞抖包袱。“柳活兒”的唱以正唱為主,但是為了增強趣味性,常通過適當的改動增加包袱,如郭德綱演出太平歌詞《單刀會》時,將最後一句詞改了,加進一個包袱:

那東走涪陵下行船,魯子敬擺酒宴約請聖賢,那膽大黃文把書下,下至在荊州關羽的帳前,那關平接書關公看,那朗朗大話寫在上邊,上寫著,魯肅頓首拜,拜上了亭侯虎駕前,咱們兩國本是交界地,兩家和好莫結怨,我在江邊設擺一小宴,約請亭侯到我這邊,你若是來你是真君子,若不來,怎稱三國的將魁元,關夫子看罷了沖沖怒,罵了聲賊子你叫于謙!

通過自嘲的方式抖包袱。郭德綱經常在相聲表演中運用自嘲的方式增加幽默效果,然後在不經意間又反轉,將幽默效果翻倍:

郭德綱:我要跟您比我這輩子算白活了,不抽菸,不喝酒,不燙頭,不會打牌,沒去過歌廳,沒去過夜店;您是見天去?

于謙:也不是見天去,在那碰上過您兩回。

郭德綱:別別別,您這生活豐富多彩,我算完了,我這輩子算糟踐了。

于謙:是

郭德綱:我簡直就算一弱智啊,各位。

于謙:在這方面?

郭德綱:啊,我老覺著這輩子白活了,以後你們別管我叫郭德綱了。

于謙:您叫?

郭德綱:就管我叫弱智就行了,真的。

于謙:管您叫弱智?

郭德綱:是,以後跟主持人說,再報幕的時候說“請欣賞相聲,表演者弱智、于謙”

于謙:那就甭管您叫弱智了,管我叫弱智呢。

郭德綱:我這不糟踐我了嘛!

用自己引逗取樂,適時適度地歪曲一下自己,自嘲有情趣。有位前輩表演《學評戲》,演唱《劉巧兒》那段兒“我愛他身強力壯能勞動…”唱到最後一句應該是“我愛他來,他也愛我”,結果唱的是“我愛他來,他不愛 事我……”捧哏的問:“怎麼不愛啊?”包袱是“我又禿又麻她愛我幹嗎!”

自我嘲弄在相聲中廣泛運用,不是自輕自賤而是自信。對存在的真實自嘲是高層次的幽默,表現一種超脫的心態和豁達的胸懷,給人以和藹可親的感覺 可以幫助觀眾喜歡你,因為它和弄虛作假是格格不入的。

衡量一個相聲演員“柳活”能力的三大標準和四大幽默技巧

馬三立老先生體形偏瘦,在《西江月》中講自己“1916屬大龍,92斤體重”;在《歪講三字經》中講:“相聲是相貌之相,聲音之聲,聲音很難聽,相貌那就甭說了,長成這樣怪對不住您幾位的。”在他從藝80週年暨告別舞臺演出上,倪萍講“您真帥”,他講:“還沒人誇我漂亮呢!”倪萍講:“您體形好,這麼瘦,也不用減肥。”他講:“我不用減肥,我沒地兒減了。再減就剩猴兒架子了。”

調侃自己,並讓別人和自己一起笑,輕鬆灑脫地表現豁達、樂觀、超脫的胸懷,愉悅有效地活躍了氣氛,產生了幽默效果,使人感到可親可敬。沒有自嘲的氣度和勇氣,裝模作樣地表現自大神態,實際上是缺乏自信的表現。

自嘲雖不傷害別人,但也不是隨便出自己的醜,要把握好分寸,不要自毀形象。 對缺陷可以自嘲說,別人不能隨便講,臺上可以說,臺下不能隨便講。相聲界的規矩範疇,“上臺沒大小,下臺立規矩”,“臺上如虎,臺下如鼠”, 臺上呈現藝術真誠,臺下謹守禮法、恪守本分,不能貧嘴賤舌,不做有損尊嚴的事。武魁海先生說:“相不遊街,不要總是表現出你是說相聲的。”

當相聲正面敘述中不易出包袱時,也可以支出去在題外找,但不要離題太遠。例如學唱《白蛇傳》唱段,先介紹白蛇傳的故事…

在杭州啊,有個書生叫許仙,有一天逛西湖去可巧下雨了。正這時候來倆大姑娘,一一就是白娘子和小青一一找他借傘。哎,從這兒起就交上了朋 友了,一來二去,倆人有了感情啦,後來就結婚——成夫妻啦,您看多好。

要不現在有的小夥子一到下雨天,就夾把雨傘在公園湖邊兒溜達呢。那 是幹什麼呢?那……那是憋著等白娘子哪!

在故事的敘述中,經過聯繫聯想、編造歪講引申出包袱。

衡量一個相聲演員“柳活”能力的三大標準和四大幽默技巧

結語

學唱類節目存在的具體形式,有內容的主導因素,繪聲繪色地模擬演唱, 旁徵博引地穿插批講,說唱排列有序、主次分明,在夾敘夾議中尋找美與醜對比的喜劇因素,在言談別趣、違反常道等方面進行趣味處理,展示演員的精湛技藝,成為可供欣賞的藝術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