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媒介技術視域下的中國特色新聞理論”研討會於清華大學舉辦

10月24日至25日,由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和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新聞學與新聞教育改革研究中心主辦的“數字媒介技術視域下的中國特色新聞理論”研討會通過線上會議的方式順利舉辦,會議共分為“學界前沿論壇”和“業界前沿論壇”兩場,在立足中國新聞實踐前沿的同時,探索新聞理論研究的新理論、新視野。


在24日下午的 “學界前沿論壇”中,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新聞學與新聞教育改革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君超教授致開場詞,來自清華大學、英國拉夫堡大學、倫敦國王學院、暨南大學、復旦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和中國人民大學的專家學者,從數字時代語境下重新探討了新聞研究和新聞實踐在當代面臨的挑戰與轉型。


在25日上午舉辦的“業界前沿論壇”中,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胡鈺於開場致辭,光明網副總經理宋樂永、財新傳媒副總裁、財新網COO康偉平,四川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編輯、四川日報總編輯兼川觀新聞總編輯李鵬,數可視CEO黃志敏,門頭溝區委網信辦主任、區委宣傳部副部長笪豔等分別分享了目前中國傳媒實踐中技術創新。兩場論壇由清華大學助理教授吳璟薇主持。

學術前沿論壇:數字化背景下全球新聞學研究新視野

“數字媒介技術視域下的中國特色新聞理論”研討會於清華大學舉辦

與會嘉賓合影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新聞學與新聞教育改革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君超教授在論壇致開場詞,對參會的各位學者表示歡迎和感謝。王君超教授認為,在數字技術日益影響全球媒介景觀、中國的媒體融合邁向“深水區”之際,論壇的舉辦具有十分重要和現實的意義。中國特色新聞學只有關注現實問題,勇於回應技術提出的挑戰,給出解決方案和創新路徑,才能保持持久的生機與活力。王君超教授相信,本次研討會的舉辦,將會為構建中國特色的新聞理論體系提供有益的借鑑。


“數字媒介技術視域下的中國特色新聞理論”研討會於清華大學舉辦

格雷厄姆·默多克


來自英國拉夫堡大學的著名傳播學者格雷厄姆·默多克(Graham Murdock)教授從1980年代後人類所面臨的日益嚴重的全球變暖話題切入,闡明瞭當代正在發生的數字化革命(digital revolution)如何加劇了全球的氣候變化危機。默多克教授認為,需要從平臺商業廣告和基礎設施建設兩方面去思考數字媒體給全球環境帶來的問題。數字平臺的順利運行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來作為支持,這些支持性設備均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資源、造成極大的環境汙染和資源浪費。智能手機的普及,讓人們的媒介消費從傳統媒體時代的 “集體觀看”轉向“個性化定製”。這雖然為生活帶來諸多便利,但智能手機卻給環境生態造成了不可扭轉的危害。除了聚焦於傳播系統所具有的物質性,默多克教授還討論了以當前媒體平臺上的快餐消費廣告是如何加劇人們對高碳排量食物的需求的。

來自倫敦國王學院的Tom van Nuenen博士則從“數字詮釋學”(Digital Hermeneutics)這一全新的概念出發,解讀了在當今大數據時代下的新聞學研究新方向。目前,社會日益強調量化數據,人們對事實的信念也顯著下降。但由於數據和算法並非客觀中立,因此,我們必須挖掘潛藏在數據表面下的意義。Tom指出,詮釋學的核心問題在於主體間性(intersubjectivity),事實必須是在對話和理解之中產生。作為學者,我們可以嘗試將計算機科學與解釋學的方法相結合,利用文本分析等方法來理解交往中的話語結構、主題與關鍵詞等特徵。

“數字媒介技術視域下的中國特色新聞理論”研討會於清華大學舉辦

Tom van Nuenen


“數字媒介技術視域下的中國特色新聞理論”研討會於清華大學舉辦

王海燕


不同於Tom van Nuenen博士從理論視角下對數據時代新聞學發展的討論,暨南大學的王海燕教授站在中國新聞業語境下,探討了國內傳統媒體如何回應廣告營收下降、受眾群體流失等數字媒介技術時代的挑戰。研究發現,在數字技術背景下,不論是媒體組織結構、內部人事組成,還是編輯部的日常運作機制、新聞內容的呈現方式和寫作風格,國內的傳統媒體都產生了一定轉變,但技術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甚至在其中起到的作用非常小,新聞實踐的轉型是多種因素的互動所導致的。

同樣聚焦於國內的數據新聞實踐,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的徐笛副教授就“新聞客觀性”這一話題帶來分享。作為一個極具爭議的概念,新聞客觀性一直是學界討論的重點。徐笛副教授以拉圖爾的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為切入點,對數據新聞時代的客觀性進行了新的闡釋。在傳統媒體時代,新聞學領域的研究者只將技術作為一個輔助性的角色(supporting actor),但在數據媒介技術的視域下,學界日益轉變看法,轉而將信息技術定義為一個有力的行動者,行動者網絡理論對這一學界認識上的轉變功不可沒。徐笛副教授認為,當前湧現出的數據新聞和自動生成新聞,正是技術在新聞業中作為積極行動者的具體表現。而當數據被越來越多地用來代替人的陳述、機器代替人成為新聞生產主體時,傳統的新聞客觀性可能也正在轉向一種拉圖爾所說的機械客觀性(mechanical objects)。

“數字媒介技術視域下的中國特色新聞理論”研討會於清華大學舉辦

徐笛


“數字媒介技術視域下的中國特色新聞理論”研討會於清華大學舉辦

劉雙慶


“數字媒介技術視域下的中國特色新聞理論”研討會於清華大學舉辦

孫萍


延續了前面對行動者網絡理論的討論,來自中國政法大學的劉雙慶博士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的孫萍博士則分享了目前在“大數據”和“算法”技術研究上取得的進展。在行動者網絡理論的基礎之上,他們將算法視為一個新的行動者,審視算法與其他行動者之間的關係,觀察其他行動者產生在與算法產生關聯時所採取的手段和策略。通過對十位來自傳統主流媒體的新聞編輯和算法技術人員的訪談,他們發現,算法不僅改變了新聞生產的流程,而且會加劇情緒化內容的傳播,衍生出信息繭房和群體極化等問題。

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的王斌教授則為大家帶來了有關“數字時代新聞研究的語境化”的分享,以及對如何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學的思考。王斌教授認為,當前國內的新聞學研究存在“語境抽離”的問題。從國外引入到國內的新聞學知識以規範性知識為主,但國內卻一直對這些規範性知識背後的社會思潮、學術思想吸收不足。在數字化時代下,我們依然要去思考這一問題,梳理新聞背後的歷史語境、技術語境和社會語境,探討到新聞的本體論層次,才能明確我們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學的認知。

“數字媒介技術視域下的中國特色新聞理論”研討會於清華大學舉辦

王斌

會議討論環節,來自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助理教授章戈浩引出關於媒介物質性的討論。從傳統的報紙到現代的電子媒介,媒介的載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默多克教授提醒眾人“不能把每一項技術都視為一種進步”。在技術面前,我們應當秉持一種批判的態度,去審視其背後的缺陷。隨後,與會學者又就數字化時代背景下的新聞客觀性議題展開討論。面臨非中立的算法、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挑戰,傳統的客觀性原則已很難維續。默多克教授和王海燕教授認為,當下的媒體應當尋找一種可被公眾、社會所理解的報道方式;或者探索出一種新的報道範式,以替代當下面臨重重挑戰的客觀性原則。


“數字媒介技術視域下的中國特色新聞理論”研討會於清華大學舉辦

吳璟薇


最後,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助理教授吳璟薇對此次會議進行了總結。作為新聞業場域中不可忽視的“行動者”,技術始終在新聞學理論研究和業界實踐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作為傳播學研究者,我們必須深思技術在新聞業發展所扮演的角色,將理論研究與中國新聞業實踐緊密結合,才能在未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學研究上尋得突破。


業界前沿論壇:數字化背景下中國新聞業的探索

“數字媒介技術視域下的中國特色新聞理論”研討會於清華大學舉辦

與會嘉賓合影


10月25日上午的“業界前沿論壇”開始時,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胡鈺首先發表致辭並對到場嘉賓表示歡迎。他指出,當前新聞傳播面臨技術化與個人化帶來的挑戰,機構媒體既要保持專業性,也要持續發展,尤其要關注技術對人類社會的負面影響。清華新聞與傳播學院一直關注技術性與物質性對新聞理論的影響,也希望吳璟薇老師搭建學界與業界合作的橋樑,共同推進具有主體性、內生性與實踐性的中國特色新聞理論的長足發展。


“數字媒介技術視域下的中國特色新聞理論”研討會於清華大學舉辦

宋樂永


隨後,首位報告的光明網副總經理宋樂永將目光聚焦在目前學界和業界都非常關注的建設性新聞的實踐與探索上。他首先以自己在20年內所經歷的環保報道變化為案例,強調機構媒體應推動民眾的溝通與對話。並通過分析智媒時代的PGC、UGC與MGC的典型特徵,指出新聞價值的選擇應從個性化推送到個性化製作,從而滿足讀者的個性化新聞需求。最後,宋樂永總結了做好建設性新聞的四點舉措,分別是堅持正確價值觀、喚醒積極心理、跟上技術變化趨勢與深挖用戶需求。

財新傳媒副總裁、財新網COO康偉平分享了財新付費訂閱的轉型與思考。她首先介紹了財新“公信力、全媒體、世界觀”的價值理念,並對財新的整體架構、收入情況、用戶畫像、產品系列等進行了梳理。其次,她系統回顧了財新付費訂閱的轉型背景與改革重點。最後,她為傳統機構媒體進行數字轉型提出了三點建議:要有自己的平臺、用戶與數據;合作要更加開放、更多跨界、更新打法;要應對來自內容端、技術端與管理端的多方挑戰。

“數字媒介技術視域下的中國特色新聞理論”研討會於清華大學舉辦

康偉平


“數字媒介技術視域下的中國特色新聞理論”研討會於清華大學舉辦

李鵬


四川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編輯、四川日報總編輯兼川觀新聞總編輯李鵬圍繞“智媒體:新物種進化論”進行前沿分享。他以“川觀新聞”與“封面新聞”為案例,介紹了人工智能、物聯網、5G等技術對智媒體發展的重要影響。並提出構建“智能+智慧+智庫”三位一體的智媒體格局。

數可視CEO黃志敏對新聞傳播專業學生如何應對媒體的變化給出了相關建議。他以數可視的人才需求與工作要求為案例,認為新聞學子應努力打造優質作品、結合自身興趣針對性掌握一門專長、以問題需求為導向學習相關編程軟件、學習中長視頻製作技能。最後,他指出不要過高評估新技術帶來的短期影響,也不要過低評估新技術的長期影響。

“數字媒介技術視域下的中國特色新聞理論”研討會於清華大學舉辦

黃志敏


“數字媒介技術視域下的中國特色新聞理論”研討會於清華大學舉辦

笪豔


門頭溝區委網信辦主任、區委宣傳部副部長笪豔聚焦門頭溝的區級媒體融合實踐,探討其融合模式。她總結出七點舉措,分別是運用5G技術進行環境搭建、構建“一核多平臺多集群”全媒矩陣、重塑組織架構、完善配套制度、以“中央廚房”理念再造工作流程、不斷創新宣傳形式,突出服務功能、利用宣傳陣地,強化輿論引導功能。


最後,會議主持人吳璟薇助理教授對此次會議進行總結。她表示,本次業界前沿論壇從傳統的央媒到專業的財新,從數據新聞再到地方和區縣融媒體的代表,從各方面展示了中國特色新聞在新技術、新模式推進方面的成果,這對未來中國特色新聞理論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綜合編輯:王紫 來源:李雨浛、袁雨晴)

我們將為您帶來更多資訊

感謝您關注海淀融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