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探源:冷及冷姓

作者:萬慶濤 王鴻傑

  冷,形聲兼會意字,讀作lěng。甲骨文、金文字形尚未發現。篆文左右結構,左為冫,右為令。異體字,規範為冷。本義按神的指示結冰。

漢字探源:冷及冷姓

  冷由冫和令構成。冫,本義為冰;令,甲骨文字形上下結構,上為向下的口,下為跪坐的人。本義下達指示。什麼人可以下達結冰的指示?當然是天神。原始人對大自然的各種現象沒有科學的解釋,無論是寒來暑往四季變換,還是洪災蝗災,以為這都是天神掌管。而什麼時候有什麼天氣,什麼時候什麼植物生長,都是天神控制。因此,水結冰也是由天神下達了某種指示之後,大地才進入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冬季。

  隨著人們對大自然規律的不斷認識,冷由神管控的本義逐漸淡化乃至消失,只剩下引申義。《說文解字》認為冷是形聲字,“冷,寒也。從仌,令聲”。在許慎看來,令在冷字中沒有意義,只作聲旁。其實不是這樣。令是有意義的,而且是冷字的核心部件,它告訴人們冷的原因是天神下達了指令,讓天氣進入寒冷的季節。

  由於冷的本義消失,現在冷字的所有義項都是引申義:

  1.溫度低,寒涼,與“熱”相對。白居易《長恨歌》: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鴛鴦瓦上霜花重生,冰冷的翡翠被裡誰與君王同眠)?如,冷天,冷藏,冷凍,冷噤,冷颼颼。

  2.借指人的情緒不熱情。南北朝顏之推《顏氏家訓》:墨翟之徒,世謂熱腹,楊朱之侶,世謂冷腸。腸不可冷,腹不可熱,當以仁義為節文爾(像墨子那樣的,就叫做熱腹,太過熱心;像楊朱那樣的,就叫做冷腸,又太過無情。冷腸和熱腹,都是走極端,都不得其中,正確的做法,是“腸不可冷,腹不可熱”,一切以仁義為標準)。如,冷遇,冷酷,冷淡,冷峻,冷漠,冷臉,冷嘲熱諷,冷若冰霜。

  3.引申為參與、注意的人不多,場面寂靜,不熱鬧。白居易《琵琶行》:門前冷落鞍馬稀。如,冷落,冷寂,冷靜,冷清,冷戰。

  4.春夏秋冬,只有冬天是寒冷的,佔一年的四分之一,而河水結冰所佔的時間更短,引申為少有,少見,生僻,不暢銷。如,冷門,冷僻,冷貨,冷字。

  5.秋冬季節,冷空氣往往在很短時間降臨,猝不及防,引申為意外,突然。如,冷槍,冷箭,冷不防。

  6.氣味有揮發性,會隨溫度高低呈現出濃淡變化,溫度高則濃,溫度低則淡。如,冷香。

  7.引申為清涼。如,冷泉,冷翠。

  8.引申為溫度逐漸變低。如,冷卻。

  冷字的起源可能和冷水河有關。冷水河在今陝西白河縣。據《清一統志·興安府一》記載:冷水河“源出五條嶺,北流去縣六十里入漢。亦曰大冷水。又小冷水河,在縣西九十里。源出長岡嶺,西流入冷水河”。白河縣,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6℃,極端最高氣溫42.6℃(1962年),極端最低氣溫零下10.3℃(1977年),年平均無霜期264天。

漢字探源:冷及冷姓

陝西省漢中市白河縣冷水河花灣段

  受地形影響,匯入漢江的冷水河一般情況下不會冰封。因此,遠古人看到,冬天的河水冰涼但不會結冰。偶爾的極端天氣會使河水結冰。遠古人琢磨,誰能讓正常年景冰涼但不結冰的河水突然結冰?只有天神有這個能力。於是,遠古人就根據自己的想象,創造了冷這個字。換句話說,冷字有可能出自冷水。

  另外,貴州省畢節市金沙縣也有一條河叫冷水河,但其遠離中原,河名當是後起。

  據文獻記載,冷姓來源有:

  1.出自姬姓。(1)西周初,武庚叛亂平定後,周成王把原商朝的土地封給康叔,建立衛國。春秋時期,康叔的後代有被封於冷水的,他們用封地作為姓氏,稱為冷氏。(2)西周周景王(前544-前520)時,有樂官名叫泠州鳩。其後裔子孫以先祖名字為姓氏,稱泠州氏,後分化為單姓泠氏、州氏,其中泠氏後代有稱冷氏的。

  2.出自少數民族。羌族、苗族、土家族、彝族、滿族、蒙古族、回族等民族均有冷姓。

  冷姓如今人口約57萬,按照人口數量排名第208位。

詩曰:

冷指冬季河結冰,

是因天神發指令。

冷槍暗箭最難防,

門可羅雀太冷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