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裡的自由反抗——王小波這樣"反烏托邦",西方作家又是怎樣?

序 言

烏托邦文學的出現試圖將人們描繪的理想世界付諸於實踐,然而由於社會的黑暗以及惡劣的環境使它在實現的過程中受到了重重阻礙。作為中國文學史上的文壇高手王小波,他生活在中國歷史上最為黑暗的時期——文化大革命時期,這一時期的社會環境和社會制度使他深刻的認識到烏托邦式的美夢終將無法實現。

而英國作家威廉·戈爾丁同樣經歷了黑暗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他們對當時的社會現狀感受深刻,並且清醒的認識到,他們描繪的那個理想社會已經破滅,但是他們都沒有放棄希望,創作了一系列反烏托邦小說對那個黑暗社會進行反抗。

因此,反烏托邦小說便應運而生。本文將通過分析王小波和威廉·戈爾丁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種種阻礙,來對他們的反烏托邦小說進行比較,從而挖掘出作品的現實意義。

黑暗裡的自由反抗——王小波這樣

超越表象的"反烏托邦式"文學之美

  • 理想世界——烏托邦

烏托邦一詞出自托馬斯·莫爾的小說《烏托邦》,在這裡烏托邦是理想社會的代名詞,這部作品的出現對反烏托邦文學的產生具有重要的影響。然而反烏托邦並不是以反對烏托邦的形式而存在,更不是烏托邦的對立面。

雖然從表面看,反烏托邦描繪的黑暗世界與烏托邦所描繪的理想世界呈現對立狀態,但是,反烏托邦並不是對社會政治和一切先進思想的一種否定,而是擔心他們描繪的那個理想世界付諸於實踐之後所產生的負面影響以及帶給人們的失落感,體現了他們對社會和人的關切。

  • 黑暗世界——反烏托邦

反烏托邦文學是伴隨著社會背景而出現的,莫爾的《烏托邦》中為我們描繪了一個美好的理想社會。然而,社會發展進入20世紀以後,資本主義經濟的下滑以及世界大戰的爆發給人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人們看不到那個理想社會的存在,甚至對現實世界感到絕望和悲觀。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人們開始對那個烏托邦式的理想世界產生懷疑,因此,反烏托邦文學便應運而生。

20世紀出現了許多反烏托邦文學作品,例如《我們》、《美麗新世界》、《1984》等。《我們》中描繪了一個沒有自由且暴力的現實世界,社會所有的一切都被殘暴的統治階級掌控著;而《美麗新世界》看似是要為讀者呈現一個美好的理想世界。

但事實並非如此,這部小說為讀者展現了一個並不美麗的現實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人們沒有獨立的思想和行動,所有的一切都要靠機器來完成,人們每天生活在一個被科學技術掌控的世界裡。與《美麗新世界》不同,喬治奧威爾的《1984》所探討的是拋開一切科學技術的精神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人們的思想完全被控制,沒有一切自由和隱私。

在喬治·奧威爾的反烏托邦文學背景之下,中國文壇上出現了一位以反烏托邦為敘事特徵的作家——王小波,代表作就是《白銀時代》系列,在《白銀時代》中,人們沒有自由,每天生活在權力機構的監視下,甚至連夫妻生活都要被監視,沒有一點隱私。

黑暗裡的自由反抗——王小波這樣

王小波以他獨特的創作風格,創作了一系列反烏托邦式的小說,表現了他對自由個性的追求以及對當時時代背景之下人們生活狀態的關切。

反烏托邦世界中艱難險阻的成長之路

王小波小說中的主人公"王二"是一位思想成熟的知識分子,在極權主義的控制之下,他進行了種種的反抗,但是,他終究沒有逃過統治階級的魔爪。那麼西方的戈爾丁筆下的人物在成長道路上遭遇了哪些困難呢?

戈爾丁筆下的懵懂少年在面對人性的時候,他們選擇了沉默,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勇氣去挑戰權威,儘管他們做過一些反抗,但是在當時的社會大環境之下,這些都只是他們成長道路上的冰山一角。無論是王二還是那些懵懂少年,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都遭遇了重重阻礙,但是他們也在憑藉自己的努力與現實進行對抗,讓讀者看到了他們的成長。

  • 成熟少年的成長之路

王小波生活在文化大革命的黑暗時期,他對當時的社會充滿了憤怒和不滿,但是卻心有餘而力不足,他的成長經歷讓他對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漸漸失去希望,因此,他把對現實社會的反思融入到他的作品中,將自己對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真實感受表現在作品中,創作了一系列反烏托邦的小說。

這些小說展現了當時知識青年對待社會壓迫的一種反抗精神,儘管在反抗的過程中遇到了種種困難,但是他們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和勇氣卻帶給了讀者無限希望。

王小波筆下的知識分子儘管身份各異,但是他們所處的社會時代以及展現出來的反抗精神卻是相同的。例如在《白銀時代》中,小說的主人公是一位作家,但是他小說的創作內容卻不能自己來定,而是由公司領導決定,而且他的小說內容不能脫離生活,充分展現了"公司"這個統治階級對於員工的壓迫。

在王小波的反烏托邦世界裡,他規劃了人們的生活,規劃了一個確定的人類世界,人們必須在規定中生活和工作,人們沒有自由和隱私可言,但是王小波並沒有給讀者展現一個壓抑黑暗的世界,而是通過知識青年的理智與反抗帶給讀者希望。

這些人努力的追求著自己想要的生活,憑藉自己的智慧堅守著自己的理想,儘管結果並不是很理想,但是他們的這種反抗意識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是一種勝利。

  • 懵懂少年的成長之路

在威廉·戈爾丁的反烏托邦小說中,他並沒有像王小波一樣選擇有獨立思考能力的知識青年作為反抗主體,而是選擇了一些懵懂無知的兒童,通過兒童視角來展現人性的惡。

小說描寫了在一次飛機事故中,幾個英國男孩流落荒島,沒有了家庭的管制和文明的薰陶,他們很快變成了一群野人,剛開始他們還保持理性,始終堅信只要有火就能獲救,但是在一次次的希望破滅之後,他們逐漸失去理性,開始相互殺戮,人類惡的本性暴露無疑。

他們上了島之後也分為了兩派,一派是理性和文明的代表,一派是邪惡和野蠻的代表。小說最後,這些孩子被海軍軍官帶回了一個所謂的文明世界,其實他們回到的只是另一個充滿戰爭的黑暗世界。

黑暗裡的自由反抗——王小波這樣

戈爾丁之所以選擇兒童作為展現人性的主人公,有哪些原因呢?

首先是與他過去的職業相關,他過去做過老師,因此對孩子十分了解,他十分清楚孩子在沒有家長和學校的管制之下會完全暴露其本性,做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其次他想通過天真善良的孩子與人性的惡形成巨大的反差,這種反差對於展現人性、表現主題更具有現實意義。

他們不像王小波筆下那些思想成熟的知識分子,在面對黑暗勢力時仍然能保持自己的理性,他們只是一群在沒有食物沒有火的環境中而暴露本性的無知的孩子,戈爾丁的創作一方面表達了他對於現實社會以及人類生存環境的擔憂,另一方面他要告訴讀者,在面對惡劣的社會環境時要時刻保持理智。

反烏托邦式樂極生悲的幽默敘事

  • 王小波式的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是世界文學史上的一股清流,這種文學創作手法主要是在展現喜劇風格的同時表現悲劇內容,這種樂極生悲的敘事模式目的是為了展現對當下社會生活的不滿以及對人類生活的憂慮。因此,在王小波的作品中,這種黑色幽默是主要的敘事手法,他常常以一種幽默的敘事口吻來展現社會現實,引人思考。

黑暗裡的自由反抗——王小波這樣

王小波在美國讀書期間深受西方文學的影響,特別是深受西方黑色幽默風格作品的影響,因此在他創作的過程中,黑色幽默便成了必不可少的因素。王小波自己也認為黑色幽默就是他小說的風格,他對這種風格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並且把這種見解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中去,形成了王小波式的黑色幽默。

王小波在反烏托邦的小說創作中,他借用了黑色幽默的敘事手法,立足於現實世界,通過對未來世界的描繪來展現當下社會的殘酷和黑暗,表現了他對現實世界的深刻反思以及對個性自由的追求。

同時,王小波的作品中還塑造了很多反烏托邦式的英雄人物,"王二"就是其中代表,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一群受現實壓迫,不得不放棄人生理想的人物。

在《2015》中,王二是一位熱愛畫畫的畫家,但是他必須擁有執照才可以出售自己的畫作,由於他的堅持和熱愛,他依然在沒有執照的情況下出售自己的畫作,最終結果就是一次次的出入警局。

後來,由於他一直堅持賣畫,因此還被送去改造,勞教。從王二身上,我們看到了那個時代的小人物為了堅持自己的理想而不斷與現實進行反抗的精神,從他反抗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現實社會帶給人民的壓迫。

黑暗裡的自由反抗——王小波這樣

  • 戈爾丁式的滑稽模仿

滑稽模仿是以一種幽默的表現手法對嚴肅作品進行模仿的藝術創作手法。戈爾丁的作品中就充分展現了這種創作手法。在小說《繩王》中,孩子們被困的那個小島就是對《聖經》伊甸園的模仿,它展現了作者所描繪的理想社會,那是一個充滿美好的烏托邦世界。

在那座孤島上,孩子們為了生存開始學習原始人採集野果,打獵,這些行為都是對原始社會的繼承與模仿。此外,在《繩王》中還有對神話故事的模仿。

戈爾丁通過對孩子們言行舉止的描寫表現了具有戈爾丁特點的幽默,作者通過孩子們披著的文明外衣來展現他們在變成野人以後的野蠻,形成了一種對比的諷刺式幽默,帶給讀者一種荒誕感。

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這種滑稽的模仿是無力的,甚至是發人深省的,戈爾丁通過對人物的描寫來展現現實與理想的差距,讓讀者在感受作品幽默、戲謔的同時還體會到了作品強烈的諷刺意味。

戈爾丁幽默的背後是對人類社會的關注和對現實的思考,在揭露人性惡的同時,帶給讀者以歡快的閱讀體驗。

黑暗裡的自由反抗——王小波這樣

結 語

王小波和戈爾丁都生活在最黑暗的歷史時期,在那個極權主義籠罩的社會之下,人們的生存狀態令人深思,他們想要反抗卻又無力反抗,在這種極端的社會背景之下,他們創作了一系列的反烏托邦的文學作品。

王小波在他的文學作品中,通過黑色幽默的展現手法,表達了他對人類社會的極大關注以及對現實的揭露與反抗,他把自己對於自由個性的追求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引人深思。

而戈爾丁的創作是對人性的探索,他把戰爭中體現出來的人性惡的本質在作品中展現的淋漓盡致,引發了讀者對戰爭中人們的真實生活狀態的反思。無論是王小波還是戈爾丁,他們在展現人類真實的社會生存狀態的同時還讓讀者看到了故事背後人們對於個性自由的嚮往和追求以及對未來的希望。

參考文獻

《永恆的追求與探索——英國烏托邦文學的嬗變》

《泯滅的童心,泯滅的人性——讀戈爾丁的《蠅王》

《比較文學視域中的王小波:中西資源與態度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