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行業發力智能製造2020全球鋼鐵企業創新指數今發佈

——2020(首屆)鋼鐵工業智能製造標準與技術論壇暨第八屆中國鋼鐵工業

信息高峰論壇順利召開、2020全球鋼鐵企業創新(專利)指數盛大發布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大背景下,智能製造已成為引領製造業發展的重要舉措,為充分發揮標準在鋼鐵工業智能化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更好地推動鋼鐵工業把握新一代信息技術帶來的發展良機,10月15日,由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主辦、南京鋼鐵聯合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首屆)鋼鐵行業智能製造標準與技術論壇在南京順利召開。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高校、企業、科研院所等100餘家單位的200餘名代表參加了本次論壇。

中國鋼鐵行業發力智能製造2020全球鋼鐵企業創新指數今發佈

會議現場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棟,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傳堯,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主任彭以祺,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標準處處長甘小斌,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姜維,南京鋼鐵聯合有限公司總裁祝瑞榮,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張龍強,北京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張勇軍,南京鋼鐵聯合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王芳等領導和專家出席了本次會議。本次會議由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院長助理王曉虎、戴強主持。

中國鋼鐵行業發力智能製造2020全球鋼鐵企業創新指數今發佈

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院長助理、冶金信息研究所所長王曉虎主持上午會議


中國鋼鐵行業發力智能製造2020全球鋼鐵企業創新指數今發佈

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院長助理、冶金標準化研究所副所長戴強主持下午會議

甘小斌在致辭中指出, “十三五”期間,我國智能製造標準化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一是建立國家智能製造標準化工作體系,成立了國家智能製造標準化協調推進組、專家諮詢組和總體組,匯聚產業鏈力量推進智能製造相關標準的制定與實施。二是積極推進智能製造標準體系的總體規劃,圍繞建設智能製造標準體系這項重點任務,相繼修訂發佈了《國家智能製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15年版和2018年版,同時針對鋼鐵、船舶等一些重要行業制定分行業的智能製造標準體系的建設指南。我國智能製造標準體系的框架基本形成。他還表示,未來,工信部將繼續優化智能製造標準體系的整體佈局,努力推動5G、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新技術應用標準的研製,更加註重國家標準與行業標準、政府制定標準與團體標準的協同發展,並積極支持行業開展細分領域的標準制定。

彭以祺在致辭中提到,科技文獻信息是非常寶貴的資源。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有強大的資源保障和服務的能力,致力於為企業和用戶提供優質服務。當前,國際環境日趨複雜,涉及國防、軍工和未來發展的高新技術等方面的文獻、信息、出版物經常受到制約和限制,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正在探索智能服務、知識服務、關聯服務等新方法,以滿足國內技術發展與進步的需求、滿足行業和企業的需求,繼續做好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的保障和服務。

祝瑞榮在致辭中介紹了南鋼在智能製造方面取得的成績,包括已經構建起基於智能製造和工業互聯網的JIT+C2M的生產新模式,建成了江蘇冶金首個5G+工業互聯網智能工廠,一體化智慧中心項目也進入建設階段。他表示,智能製造已經成為鋼鐵行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更關係到市場競爭的主動權和價值分配的話語權,亟需制定鋼鐵工業智能製造標準規範,加快推進優秀智能製造技術在鋼鐵行業的廣泛應用。南鋼將積極支持和參與行業智能製造標準體系的建設,致力於行業智能製造關鍵裝備與工業軟件的自主創新與研發,為鋼鐵行業提供成熟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

中國鋼鐵行業發力智能製造2020全球鋼鐵企業創新指數今發佈

南京鋼鐵聯合有限公司總裁祝瑞榮致辭

會上,王國棟院士作了題為《信息物理系統是實現鋼鐵工業智能製造的關鍵技術》的報告。他指出,信息物理系統是深度融合智能感知、計算、通信和控制技術,構建物理空間與信息空間中人、機、物、環境、信息等要素相互映射、實時交互、高效協同、閉環賦能的複雜系統,是實現鋼鐵工業智能化的關鍵技術。目前,鋼鐵工業全流程各工序均為“黑箱”操作;各工序內部多相、多場、多變量,牽一髮而動全身;局部性、單點式的傳統自動控制系統遭遇瓶頸;硬件、軟件、數據和網絡,異構並存,通信不暢,對智能化有強烈需求。根據鋼鐵行業的特點,以工業互聯網為載體的鋼鐵工業智能製造平臺,必須採用 “雲端智能層”和 “本地決策層”為特色的雙層架構,將系統工作的重點置於為底層生產線服務的基點。自主打造以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數字孿生等為特色的工業軟件,將5G和光纖通信系統相結合,發揮其低時延、大帶寬、海量物聯三大特點,以現代網絡通信技術支撐和保證互聯網系統的可靠運行。在現代信息通訊技術的支撐下,信息物理系統將發揮其三大優勢和六個特徵,助力鋼鐵行業解決面臨的關鍵、共性、核心問題,在提高產品質量、穩定生產過程、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消除產品缺陷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最後王院士強調,要以最高的質量,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建設鋼鐵行業基於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信息物理系統,實現鋼鐵工業的智能製造,促進行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姜維書記在《冶金行業智能製造信息支撐與智能製造標準體系建設》主題報告中提到,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是企業盈利能力提升的關鍵,智能製造在推動鋼鐵行業勞動生產率提升方面成效顯著,已經成為企業提升競爭力的迫切需要。世界各國先後提出了應對鋼鐵行業挑戰的智能製造戰略。以創新驅動為核心,以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智能製造-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攻方向的“中國製造2025”戰略明確提出“智能製造、標準先行”,標準化工作是實現智能製造的重要技術基礎等重大戰略抉擇,要加強智能製造標準體系建設,在智能製造等重點領域開展綜合標準化工作。智能製造代表著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方向,為產業轉型升級和持續發展提供了基礎和可能。但在鋼鐵行業智能化發展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行業兩化融合水平不均衡,企業水平參差不齊,智能製造基礎薄弱,鋼鐵行業在互聯網信息和物理系統的開發、管理、集成方面的創新能力仍然較弱。報告最後,姜維指出下一步的重點工作是針對鋼鐵行業技術發展現狀、未來趨勢及應用需求,分階段建立鋼鐵行業智能製造標準體系。他還表示,智能製造標準化工作組將發揮行業標準化組織的積極作用,打造具有行業影響力和認可度的高質量標準,孵化培育能夠代表中國智能製造能力的國際標準,積極推進鋼鐵行業智能製造標準體系建設相關的各項工作。

中國鋼鐵行業發力智能製造2020全球鋼鐵企業創新指數今發佈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姜維作報告

張勇軍在題為《板帶生產過程智能製造關鍵技術及標準化》的主題報告中介紹了板帶生產過程中的智能製造需求,在供給側改革以及互聯網、大數據時代下,通過智能製造實現提質增效、減員增效、節能減排、轉型升級、增強競爭力是行業及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要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裝備升級、管控升級,打造智慧型工廠,降低運營成本、產品不良率,縮短研製週期,提高能源利用率。此外,他還針對智能製造相關支撐技術,從智能化賦能、系統架構、平臺建設、數字研發、智能質量、智能運維、智能物流、集中管控、智能檢測等方面進行具體闡述,並介紹了在關鍵技術標準化方面的設想。

王芳在題為《工業互聯網助力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實踐》的報告中提到,全球加速進入大國間的數字經濟競爭時代,世界正經歷一場更大範圍、更深層次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數字化技術賦能的工業互聯網風口已經來臨。然而,工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挑戰與機遇並存,要積極轉變觀念、戰略、戰術和方法實現變革管理、業務轉型、組織轉型以及技術轉型,從單一流程化的傳統制造模式轉變成為高度協調、高度智能的自感知、自決策、自執行的智能製造模式,打通三大工業價值鏈脈絡,催生工業互聯網領導者。她還介紹了南鋼工業互聯網數字化轉型實踐。“產業深度+複合人才優勢+開放融合創新”是南鋼數字化轉型的稟賦。南鋼以數字化轉型開啟第二成長曲線,加速工業互聯網建設落地,實現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基石的生態構建。展望未來,南鋼將繼續做大做強產業,形成“1+N”產業生態,基於智能工廠的大工業生態、無邊界協同、大數據決策,專注前沿技術研究創新中心匯聚全球英才,打造綠色、智慧、高科技的生態工廠。

在下午的會議上,全國鋼標委冶金智能製造標準化工作組秘書長劉斕冰作了題為《智能製造,標準先行” ——鋼鐵領域智能製造標準化工作》的報告,分析了智能製造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並且介紹了智能製造標準化工作組織及鋼鐵行業智能製造標準體系建設工作。隨後,多家優秀智能製造方案與技術供應商代表作了精彩報告。

中國鋼鐵行業發力智能製造2020全球鋼鐵企業創新指數今發佈

全國鋼標委冶金智能製造標準化工作組秘書長劉斕冰作報告

中國鋼鐵行業發力智能製造2020全球鋼鐵企業創新指數今發佈

上海寶信軟件股份有限公司陳良作“集控中心——智能工廠建設的實踐探索”報告

本次會議同期舉辦的還有中國知識產權發展聯盟冶金專業委員會工作會議、冶金資源採集與利用專家委員研討會、中國金屬學會情報分會第七屆第四次工作會議。

在2020(首屆)鋼鐵工業智能製造標準與技術論壇上,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張龍強作了題為《2020鋼鐵企業專利創新指數研究》的報告,並正式發佈2020全球鋼鐵企業創新(專利)指數。指數的發佈對於全面掌握和評價鋼鐵企業專利創新情況,推動鋼鐵企業專利創新工作持續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鋼鐵行業發力智能製造2020全球鋼鐵企業創新指數今發佈

發佈會現場

張龍強從研究背景、專利創新指數體系構建、鋼鐵企業專利創新指數分析等方面介紹了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在鋼鐵企業專利創新指數方面的相關工作。他指出,這項研究由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和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出版社共同完成,自2018年開始發佈中國鋼鐵企業專利創新指數,獲得鋼鐵行業、各級地方知識產權管理部門以及媒體的廣泛關注。今年,參評企業由原來的151家擴大至220家,並延伸至部分國外主要鋼鐵企業。這項研究構建了一套中國鋼鐵企業專利創新能力的評價指標體系,包含三個層次的評價。第一個層次是專利創新指數本身,能夠反映鋼鐵企業創新能力的總體發展情況;第二個層次是能夠反映鋼鐵企業在專利創造、專利運用和專利保護三個方面的發展情況;第三個層次是通過專利申請量、專利授權量、發明專利量、發明人次等12個具體指標反映出構成專利創新能力的各個方面的具體發展情況。

隨後,張龍強正式公佈了2020年中國鋼鐵企業專利創新指數研究結果,寶鋼、首鋼、攀鋼和鞍鋼4家企業評分超過了80分,是最具創新力企業;山東鋼鐵、馬鋼、中冶南方、中國鋼研集團、包鋼、中冶賽迪等83家企業評分在60-80分之間,為較強創新力企業;60分以下企業有133家,包括59家零分企業。在今年首次發佈的全球鋼鐵企業專利創新指數評價結果中,排名前30的企業中,中國企業有14家,佔比接近50%,表明我國鋼鐵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已經顯著增強。

中國鋼鐵行業發力智能製造2020全球鋼鐵企業創新指數今發佈

張龍強作2020鋼鐵企業專利創新指數發佈並和媒體進行了深入交流

在鋼鐵企業專利創新指數分析部分,張龍強對個別鋼鐵企業、鋼鐵生產技術以及海內外專利分佈情況進行了分析,並深度解析了目前行業關注的熱點——智能製造領域的專利情況。他指出,從鋼鐵領域智能製造專利生命週期來看,2013年之前處於萌芽期,專利數量和專利申請人都較少;2013年後進入發展期,具體表現為市場擴大,介入的企業增多,相關專利數量和專利申請人激增。目前,鋼鐵行業智能製造領域尚未出現進入成熟期或者淘汰期的特徵,仍然處於快速發展之中,具有良好的市場發展潛力。

此次報告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在報告後的現場提問環節,張龍強院長與來自人民日報海外網、中國經濟導報、科技日報、中國知識產權報、中華建築報以及世界金屬導報等媒體的記者就專利創新指數評價指標體系、評價的專業性和權威性,以及鋼鐵行業知識產權工作情況等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