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長城》第四十七篇:太行山、燕山在這分界

北京京北沿線長城,從東向西,由古北口,經慕田峪,到達位於昌平區內的居庸關。居庸關地勢險要,有“天下九塞”之稱。現存城牆4142米,呈環形,一條溪谷從中間穿過,溪谷南北相對,各建一座城樓,構成了一個“中”字形狀。北城樓左右與兩山相連,也成為了太行山、燕山分界的地理標誌。

《行走長城》第四十七篇:太行山、燕山在這分界

居庸關 蜿蜒攬秋 由居庸關長城管理處供圖

站在居庸關,左手一指是太行,右手一指是燕山。居庸關長城管理處講解班班長週一昆:燕山是右邊,太行山是左邊。這條溝是一個斷裂帶。

《行走長城》第四十七篇:太行山、燕山在這分界

左手一指是太行 右手一指是燕山 白雪峰拍攝

這條溪谷的正式名稱叫關溝,是一條長達20公里的峽谷地帶,北起八達嶺長城,南至南口城。自古以來,就是華北平原與蒙古草原之間的交通要道。明朝自北向南依次設立了岔道城、八達嶺長城、上關城、居庸關、南口城五道防線。

《行走長城》第四十七篇:太行山、燕山在這分界

居庸關全景 由居庸關長城管理處供圖

原十三陵帝陵研究會會長鬍漢生:

岔道城和八達嶺長城相當於前哨陣地,那麼居庸關是指揮中心,南口城是後援部分,防止敵人迂迴過來攻打居庸關城。居庸關在明代的時候建設是非常完備的,是中國所有關城裡邊,縱深防禦體系最長、最深遠地一個關城。

《行走長城》第四十七篇:太行山、燕山在這分界

人字長城 由居庸關長城管理處供圖

現存的居庸關關城是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大將軍徐達、常遇春督建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抵禦和抗擊北元勢力,在當時也實實在在地發揮了重要的軍事作用。然而,在明末,李自成的一支部隊竟然是從居庸關突破,攻進了北京城。

胡漢生:如果這個地方丟失了,北京城很快就會被攻破了,你比如說,崇禎皇帝,北京失守,崇禎皇帝自縊煤山,就是因為李自成的軍隊把居庸關拿下了。

居庸關見證了明朝的興旺,也見證了明朝的滅亡。歷史竟是這樣的巧合,讓人唏噓。到了清代,長城基本失去了軍事作用。居庸關清流縈繞、翠峰重疊,由軍事設施演變成為一處著名景觀,被列為燕京八景之一,清朝乾隆皇帝還題寫了“居庸疊翠”,並立碑於此。

《行走長城》第四十七篇:太行山、燕山在這分界

居庸秋色 由居庸關長城管理處供圖

歷史一次次的證明,磚石長城只有和血肉長城連在一起,才能真正發揮禦敵的作用。1937年,抗日戰爭著名的南口戰役在居庸關打響,曾一戰殲滅日寇630多人,居庸關再一次發揮了軍事作用,從那時起,“築成我們民族新的長城!”等抗戰口號,深入人心,傳遍祖國大地。

居庸關何以稱為居庸呢?讓我們把時間的指針撥回到2千多年前,相傳,當年秦始皇修築長城時,將囚犯、士卒和強徵來的民夫徙居於此,取"徙居庸徒"之意,從那個時候起,就有了居庸關。如果我們能夠掀開一塊長城磚石,一層一層的挖下去,你會發現,居庸關長城和其他長城一樣,都留下了歷朝歷代的印痕。從這個意義上講,它也是中華民族歷史的一個縮影。在今天的居庸關景區內,依然矗立著一座元代遺存,這就是雲臺。

《行走長城》第四十七篇:太行山、燕山在這分界

雲臺 由居庸關長城管理處供圖

《行走長城》第四十七篇:太行山、燕山在這分界

雲臺上的精美浮雕 由居庸關長城管理處供圖

居庸關長城管理處講解班班長週一昆:這是比較古老的建築,元代建築,677年了。它的名字叫雲臺,它的原名叫過街塔,元朝的皇帝從內蒙古多倫每年夏天都要避暑,晚上要住在居庸關。

《行走長城》第四十七篇:太行山、燕山在這分界

記者採訪居庸關長城管理處講解班班長週一昆

確切的講,我們現在看到的居庸關,是1993年,按照明長城的風格和規制復建的,在復建過程中,收到了社會各界的大量捐款,每一筆捐款的背後,都飽含著中華兒女對長城的厚意,凝聚著對祖國的深情。這是這個時代我們留給居庸關新的印記,它正彰顯著現實的文化價值和時代光芒。

外國I would tell my frients我會告訴我的朋友,如果來到中國,你必須去長城看一看,因為這裡太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